4月30日,杭州市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文件,经审议和公示,特聘请丁兴等302人为杭州市政府采购咨询专家,聘期从2004年5月1日起至2005年12月31日止。作为杭州市首批政府采购咨询专家,他们将为市政府采购制度建设,为政府采购项目的最优化选择,为最佳投标单位人选的确定,发挥重要作用。快一个月了,这些政府“高参”工作得怎么样?他们面临怎样的考验?在各种干扰问题面前,他们的态度又是如何?记者进行了一番采访。
庆春路155号,中财发展大厦5楼,杭州市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政府采购中心在此办公。日前,记者到访时,一次采购项目评标会正在举行。来自在杭高校、省市有关部门的7位专家正在商讨评标标准。
市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卓安军介绍说,“像这样的评标会,每个月都要开几次。而专家们的任务,主要就是确定投标单位的最佳人选。”
政府采购工程被称为“阳光下的交易”。据了解,2003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达到1659亿元,比上年增长64.4%,节约预算资金197亿元,资金节约率为10.6%。
据了解,杭州市实行政府采购方式已经历时7年,去年各类采购总额超过6亿元,今年的采购规模还将继续扩大。怎样让政府花出去的钱更加“公平、公正、公开”,有关部门想到了聘请采购咨询专家的办法。
卓安军介绍说,聘请采购咨询专家参与政府采购,可以有效地节约财政支出,提高商品(服务)质量,促进廉政建设。“初步测算,仅仅节约财政支出一项,一年就可达到数千万元。政府采购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与众多专家的忠于职守、认真把关密不可分。”卓主任说,“可以说,政府采购请专家,使得阳光工程更阳光了。”
采购专家哪里来?杭州市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永强介绍说,要想成为政府采购的咨询专家,“门槛”很高,具有高级职称不说,还要在相关领域工作满8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一般说来,这些专家,都是该领域的佼佼者。
据了解,前几年杭州市政府采购咨询专家的选拔,大多以各相关单位推荐、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审核后聘任。近年来,随着政府采购项目的不断深入,原有的专家库亟待充实。因此,从今年年初开始,有关部门决定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
入选的标准很高,但还是有众多热心的专家踊跃报名。短短一个多月,就有数百名专家报了名。为保证入选的公正性,市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将入围专家放在“杭州市政府网站”、“杭州政府采购网站”上进行公示,寻求公众监督。
4月30日,杭州市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宣布,聘请丁兴等302人为杭州市政府采购咨询专家。这300余名专家将按照各自的熟悉领域分成汽车、空调、计算机设备等九个组,陆续投入政府采购的工作中。专家的社会责任心比业务能力更重要
为了更深入了解政府采购咨询专家,记者走访了一些资深专家,听他们谈谈参与咨询工作的体会。
陈庆章是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1998年前后,他就开始参与政府采购工作,当时他是浙江工业大学向省政府推荐的两名专家之一。
陈教授认为,专家参与政府采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真正从技术的角度,评判一名供应商能否完成某一项目。就某些重大项目来说,决定因素往往不是价格,而是方案的先进性,供应商的技术、实力等。二是专家参与后,用户也好,供应商也罢,他们采用最先进技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第三,专家参与后,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合理低价的目标。第四,专家参与政府采购,也可以尽量减少一些负面影响。
陈教授说,作为一名政府采购咨询专家,我觉得在许多时候,责任心比业务能力更重要。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要敢于说“不”。尤其是在某些具体特殊项目的评审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不少矛盾,要处理好各种关系,有时还会受到一些不应出现的干扰、影响。在这样一种环境中,要做到独立思考、秉公直言,不人云亦云,表现出高尚的独立人格和真实的学识水平,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敬重,也才能真正实现一名专家的独特价值。这是我做专家的最深体会。
张力是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大约在1998、1999年,萧山机场、黄龙体育中心等大型基础设施开始建设,他被选入参与这些项目的设计,当时主要任务是技术把关。1999年后,浙江省成立了省重大工程项目招标办公室,他成了专家库的一员。随后,各地市也相继成立了财政系统的专家库,他也成了工程设备方面的专家参与许多重大项目的招投标工作。
张力认为,请专家参与政府采购,主要的好处有两点:其一,在财政支出上,可以获得有效的资金节约。其二,帮助设立了技术“门槛”,让更好的技术、更好的品牌准入;换言之,就是花同样的钱,买到了技术(服务)最好的商品。
张力说,作为一名专家,我们参与各种咨询服务,只是按照相关规定领取有限的津贴,也就是说,我们参与政府采购,更多的是体现一名专家为社会尽力的责任感。
王兆旭是杭州市经济信息中心的总工程师。大约4年以前,他被选聘为市政府采购咨询专家。
王兆旭介绍说,当时,政府采购项目比较简单,一般都在前一天,采购办公室通知我们到某一地点,对某一项目进行评标。
这些年,政府采购项目逐渐深入,我们的工作难度也增加了。比如市政府门户网站的系统采购,就先后进行了三轮评标。专家参与政府采购,可以有效地保证政府采购的公正、公平、公开。政府采购,用的是纳税人的钱。作为一个普通百姓,一个纳税人,我也有义务让这些钱尽可能地花得更值得、更有效。另外,也可以缓解单位采购工作的压力。在问题关系面前看专家如何说“不”
其一,敢于说“不”。在采访中,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在政府采购项目中,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矛盾和问题,这也是考验一名专家能否独立思考、秉公直言的关键。一次,我省某市实行一项政府采购项目,当专家们从各地赶到评审现场时,发现该项目的供应商仅有一家,也就是所谓的单源性采购。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目并不符合单源性采购条件,此次评审活动应该终止,建议用户应该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进行。但用户执意要求进行单源性采购。在专家们的坚持下,该次评审会不欢而散。
其二,善于说“不”。一次,杭州某单位要上一个软件系统,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只能由某公司提供。在进行谈判性采购中,该公司的报价近400万元,用户反映价格过高,但公司的代表坚持:“即使不做也不降价!”
在这种情况下,专家不仅要理性地与对方进行成本核算,还要与该公司的代表进行了一番斗智斗勇。让公司既得到眼前的基本利益,又要考虑进入该行业的长远效益。经过一番反复论证和分析,最后该网络公司答应将该项目的价格降至190万元,比原来的价格整整降了一半!
其三,坚持原则。某单位组织一次项目采购,参与投标的供应商达到10多家。但是,当陈庆章教授等5名专家对这10多家单位的标书进行审查时,发现仅有一家企业能完成该项目,而这家企业恰恰是报价最高的。专家认为,从项目的完成能力来说,只有把这一项目交给这家企业。正在现场的其他同志立即提出反对意见,“不允许最高价中标!”专家们认为,政府采购的原则是合理、低价,但并不意味着盲目地选择低价。经过投票,依然决定由报价最高者中标。后来,业主单位的领导还专门打电话给陈教授,说幸亏当时采纳了专家的意见,使得该项目得以圆满完成。“在重大原则性问题上,作为专家,我们一定会坚持原则。”陈教授说。随机抽取全程保密最大限度保证公正由于专家在政府采购过程中的特殊性,保密工作显得特别重要。杭州市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卓安军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制订了一套完整的方案,保证最公平合适的专家参与到某项具体的工作中。首先,按照项目的要求,有关专家人选由计算机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定。其次,对重大的采购项目,一般经过两轮评审,最大限度地保证科学性、公正性。
浙江工业大学陈庆章教授认为,杭州市政府采购工作在全省是领先的,工作比较规范。尤其是对一些重要的标书全部采取隐去单位名称的办法,这就显得更规范、更有创意。
市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永强认为,专家参与政府采购,杭州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在舞台灯光、摄影摄像等方面,杭州的专家很稀缺。咨询专家的日常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据了解,有关部门已经建立了杭州市政府采购咨询专家信息反馈制度,对咨询专家参加评标和咨询活动的情况进行登记,对有关单位的意见、反映进行记录和核实。咨询专家如有故意损害采购机构、用户单位和供应商正当权益的,或私下接触参与竞争的供应商或收受有关业务单位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等行为的,将取消其杭州市政府采购咨询专家资格,收回所发的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