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社会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男童坠楼致死引发安全大讨论
www.zjol.com.cn  2004年05月31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5月19日,一名两岁男童从银泰百货7楼自动扶梯缝隙处跌落,5月26日男童离我们而去。

这一事件引起大家对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关注与讨论,呼吁公共场所要彻查并杜绝安全隐患、讨论哪些办法能增强孩子的安全系数……

2003年六一前夕,都市快报专门就儿童意外伤害做了一组特别报道《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急救手册》,今天,我们重新刊发《手册》中公共场所儿童意外伤害急救预防方面的内容。

对孩子来说,大型商场、开架超市、游乐场的危险点分别在哪?父母相应的预防术又有哪些?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发生意外,父母必须牢记的急救对策又是哪些?

银泰男童不幸坠楼引发网上大讨论

    5月19日,一名两岁男童从银泰百货7楼自动扶梯缝隙处跌落至地下室,被急送至杭州市中医院抢救,虽经全力救治,5月26日下午,男童还是离我们而去。

这一事件引起大家对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关注与讨论,近段时间,杭州网BBS、19楼、住在杭州等杭州几个人气较旺的网上论坛有很多网民就此展开了讨论,有的呼吁公共场所要彻查并杜绝安全隐患,也有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交流育儿经验,讨论哪些办法能增强孩子的安全系数,让他们身边的危险尽可能降低……

重视公共场所安全检查(“住在杭州”网友一壶):公共场所首先要注意安全检查,特别是节假日,商场自动电梯旁应有人看管。我在外地看到过,有家商场每层楼梯空当都用网兜扎起来,这样安全性大大增加。

我带孩子去商场买东西,尽量不让他靠近电梯两边。我观察过各家商场,发现商场自动电梯有个问题:孩子在电梯外侧扶住电梯,有可能被电梯扶手带下缝隙,掉下去。

滚烫的面食和粥不放在他边上(“住在杭州”网友SAIWAI66):有不安全因素存在的地方,我不会放手让孩子自己玩。带孩子在外面吃饭,我眼睛会时刻盯牢他,让他坐在我对面,滚烫的面食和粥不放在他边上,不让他的手伸过去。

吃完如果要下楼,我会让他自己走,我紧紧跟在他后面,防止他跑得太快,冲到楼梯来不及拉;在离楼梯口一定距离时,我会拉着他的手,防止人群把我们分开。

安全教育从小教起(“杭州网”网友无边汪洋):从孩子两周岁开始,我就逐步教他认识和防备危险。

在家里,要知道什么东西可以拿,什么东西不能碰,比如电器插头、厨房物品、高温高压容器这些就不能碰;告诉他过马路一定不要闯红灯,乘自动扶梯,不要把手放在接合处,也不要在接合处玩耍。

坐高速大巴,就告诉他一定要系上安全带,以及这样做的理由……我觉得,安全教育一定要从小教起,这些知识是生活中一点一点积累的,不可能几天就全部掌握。

识别能力应变能力很重要(“杭州网”网友小乖妈妈):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识别能力、应变能力。我的孩子3岁多了,一个字还不认识,可他知道玻璃不能碰,要远离啤酒瓶,喝奶茶时要小心地把珍珠吸进嘴里,东西不能塞进鼻子眼睛耳朵里,家里有人敲门要大人去开,走在路上不要踩窨井盖,过马路时要走人行道,要拉着大人的手……

就近上学有好处(“住在杭州”网友小草妈妈):我孩子上幼儿园时,我没和大多数同事一样,选名牌学校,我选了离家最近的,从交通安全考虑,尽量减少他过马路、路口的次数。


    公共场所儿童意外伤害急救预防

    2003年六一前夕,都市快报专门就儿童意外伤害做了一组特别报道《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急救手册》(详见2003年5月30日第3-5版)。

一年之后,面对这样一场巨大的不幸,我们决定重新刊发《手册》中公共场所儿童意外伤害急救预防方面的内容。

1.大型商场

危险点:运转不息的自动扶梯以及孩子可以攀爬的护栏,有可能成为导致孩子高空坠落的“隐形杀手”。

光滑的地板以及锐利的柜台边角,可能导致孩子跌伤或者撞伤;拥挤的人流,可能导致孩子被挤伤或者与父母失散。

父母预防术:告诉孩子不要爬自动扶梯和护栏;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如果孩子走路不很利索,父母可以把孩子抱在手中;人多拥挤时,紧拉住他的手;如果孩子与您失散了,立即求助商场工作人员帮助寻找。

2.开架超市

危险点:孩子可能会把他拿得到的东西吃下去,引起窒息、梗塞、中毒等意外伤害;在人流量大的超市内,孩子可能被来来往往的购物手推车撞倒撞伤;堆货架上堆着的商品,如果被不小心碰倒,很容易压伤或者撞伤孩子。

购物中心内的家电柜台、玻璃器皿柜台,内有重物和易碎品,喜欢东摸西碰的孩子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压伤、撞伤或者割伤;购物中心的玩具区也是一个“雷区”,因为这里有种类繁多的玩具,孩子很可能因为操作不当而受到伤害。

父母预防术:购物前,先和孩子“约法三章”,不要乱跑、不要乱动商品、不要把拿到的东西放到嘴巴里;如果孩子的体重在规定重量内,就让他坐在购物车里,否则就抱着孩子或者拉着孩子走。

先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减少孩子购物时的兴奋度;留意孩子的一举一动,不要让孩子独自等在原地,自己去购物;告诉孩子如果和爸爸妈妈分开了,要找保安叔叔和营业员,不要跟陌生人走;即使是在玩具区,也不要放松警惕,不要让孩子单独去拿或者玩那些陈列在柜台上的玩具。

3.游乐场

危险点:没有检验合格证的小型游乐设施;一些刺激而高速运转的游乐设施可能会导致意外,如高空坠落、摔伤或者轧伤;一些水上游乐设施可能会让孩子在游玩时因戏水而落水。

那些比较慢、看似安全的游乐设施,也可能因为孩子的好动好玩,而成为意外伤害的“隐患”,如孩子因为在小火车上爬上爬下而被轮子轧了脚。父母预防术:到游乐设施的控制室去看一下有没有专门机构颁发的“安全检验合格证”;在游玩前,注意看一看游乐设施的“游客须知”,并严格遵守;密切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如果要求家长陪同游玩的,您一定要陪在孩子身边。

在玩那些需要佩戴安全保护装置的游乐项目时,一定要帮孩子系好安全带或者戴好安全头盔等安全保护装置;不要让孩子去玩那些不适合他的年龄、身高、体质的游乐项目;服从工作人员的指挥。

4.动物园

危险点:放养的动物;凶猛动物的笼前;假山;湖边。

父母预防术:不要让孩子靠近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动物;不要伸手逗玩笼里的动物;不要让孩子单独走近湖边或攀登假山……


    公共场所意外伤害急救对策

    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发生了意外,血流不止或者昏迷不醒,父母要立即采取措施:拨打120急救系统;在急救人员到来前,尽量不要变动孩子的体位。

如果必须移动孩子,那么移动时,头和身体应该作为一个整体,一起被抬起和翻转,同时必须牢固地支撑头和颈部;如果孩子有大量的外周出血,应立即寻找出血的部位,然后在伤口上直接压迫止血。

尽量用当时认为最清洁的布包扎,减少伤口的污染;如果孩子有肢体的畸形,应考虑是否发生骨折。此时,请不要过多地搬动患肢,并应立即用树枝、木棍等把患肢固定起来。

如果患肢肿胀剧烈,家长也可以剪开孩子的衣袖或者裤管。如果骨折端已经戳出皮肤,不要试图立即让它复位,避免把污染物带到伤口深处。

立即寻找商场、游乐场等公共场所负责人,这涉及到事后的赔偿以及责任问题。

通知120急救时,家长应提供完备信息,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可供联络的电话号码;发生的事件;伤者的人数;孩子的情况。

必须注意,重创发生后,即使孩子的外表看起来很正常,也应该送到医院进行观察。因为车祸、高空坠落等引起的创伤都是属于全身性损伤,颅内出血、心脏损伤、血胸、气胸、肝脾破裂等危重并发症往往潜伏在平静的表面下。


    五户免费安装家庭确定6月1日起上门装防护网

   小孩在家攀高怎么防?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有年幼孩子的家长(详见5月25日第5版《新建高楼老人小孩慎防失足》)。5月28日的《帮办新闻》里,我们向大家介绍了一种新产品———智能隐形防护网,并征集五户家庭免费安装。

显然有很多家长在关心这一问题,报名电话一刻没停,仅规定的一小时里,就有21位家长打进电话。

翠苑佳居的张文新第一个打进来。他家临马路,女儿才一岁多,“她比男孩还顽皮,听到外面汽车喇叭声,特别兴奋,一定要跑到阳台上去看热闹。

“虽说平时有外婆看着,可小家伙精力太旺盛,外婆哪管得过来。一不留神,小家伙就溜出去了。”

陆黎明住在白马公寓,她孙女今年三岁。女伢儿也是个顽皮的主,爬上跳下一刻不安耽,一大爱好是跑到阳台上看运河里的轮船。

“我贴着阳台栏杆往下看,头都发晕,她倒满不在乎。每次想起她一个人跑到阳台上,我就头皮发麻,真想买张排球网把阳台包起来。”

姜华住在大学路新村,儿子刚满三岁,一直是夫妻俩带。“我有时要加班,老婆又要出门买菜,只能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

“虽然出门前我们会很仔细地把门窗关上,可孩子大起来了,自己会搬个凳子爬到窗台上开窗了。每次出门我们总提心吊胆。”

综合考虑地域分布、楼层差异等因素,我们确定了五户免费安装家庭名单(附后),6月1日开始,杭州佳适美贸易有限公司将上门,为五户家庭免费安装一套智能隐形防护网。

免费安装家庭名单

翠苑佳居7幢3楼住户张先生、府苑新村36幢6楼住户章女士、白马公寓7幢17楼住户吴先生、山水人家诗家谷7幢11楼住户程女士、大学路新村44幢7楼住户姜先生。


    儿童意外伤害

    “儿童意外伤害”是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对儿童健康和生命造成的损害,它包括窒息、溺水、车祸、中毒、烧伤、烫伤等。

儿童意外伤害是中国14岁以下儿童主要的死亡和残疾原因。我国儿童死亡中意外伤害引起的高达26.1%,也就是说儿童死亡中每4人就有1人是因意外伤害事故造成的,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上升。

平均每年我国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因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等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50多个学生因意外事故而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意外伤害也是世界各国0-14岁少年儿童的第一“杀手”,超过了因传染病、营养性疾病和儿童恶性肿瘤所造成的死亡率。

现在的中国城市家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极易致伤、致残甚至致死的意外事故,会给孩子生理和心理、家庭乃至社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

导致儿童意外伤害而死亡的前五大原因:溺水、交通事故、中毒、跌落和窒息,儿童意外伤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差异和年龄特征。

南方儿童意外伤害前三位死因:溺水、窒息、车祸;北方儿童:窒息、中毒和车祸。城市儿童首位意外死因:车祸。农村:溺水。1岁以内婴儿首位死因:窒息死亡;1-4岁:溺水;5-14岁儿童:车祸。


来源: 都市快报  作者: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