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钱塘人物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大学生在嘉善当“羊倌”
www.zjol.com.cn  2004年06月01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在嘉善县惠民镇曙光村,史剑锋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2001年大学毕业的他,放弃了专业对口、待遇优厚的工作,来这里承包了曙光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当起了“大学生羊倌”。今年,他被评为嘉善县首届“十佳青年创业先锋”。
    
  史剑锋戴着眼镜,一股书生气,但脸上的皮肤被晒得黑黝黝的,双手满是老茧。他刚从地里割草回来,乐呵呵地说:“现在羊多,一天要吃2000公斤草。”他的名片上,写着“曙光种羊场场长”。他指着一个羊舍说:“这是我去年新建的,现在里面都是羊羔,共有三四百只。”
    
  当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专业的他,已成了地道的“羊倌”了。当初决定在这里创业时,家人无不反对:“你疯了?你大学不是白读了?”但他坚持自己的想法。母亲被儿子感动,跟着他从老家嵊州来到嘉善,陪儿子圆创业梦。
    
  万事开头难,没有工作经验更没有创业的启动资金,他多方筹措资金,并与村签订了承包合同。经过努力,他最终得到了宝贵的启动资金,并立即用于羊舍改建及种羊引进,建立曙光村残疾人扶贫基地。
    
  “你看我这双手,就知道养羊的艰辛。”史剑锋的双手长满了厚厚的茧,左右大拇指还被纱布缠着。他笑着说:“天天在外面割草,有时候不小心手被划破了。”站在一旁的母亲说:“刚大学毕业时,他很白的,现在都晒黑了,真成了农民。”
    
  史剑锋的扶贫基地从小到大,到去年底羊舍面积已达480平方米,存栏羊300多头,年创利5万多元,计划在今年底达到存栏羊800头的规模。
    
  “我要带动周围的残疾人一起养羊。”扶贫基地于去年5月向惠民镇的10户残疾人家庭赠送了10对种羊,并进行跟踪服务和疾病防治服务。今年3月,他又向当地8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赠送优质带胎母羊,承诺负责技术和销售等。史剑锋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即使富了,也不能忘了当地的残疾人群体。”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嘉兴日报记者姜鹏飞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