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如果光阴真能倒转,唐代诗人白居易有幸再度漫步西子湖畔,这位开发西湖的第一功臣,当惊诧于西子千年后姿容的嬗变。
嬗变,始于三年前。
雷峰塔,一座坍塌了79年的古塔再次矗立夕照山上;杨公堤,一条湮没了300年的古堤重又静卧碧波中。一项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绘就了一幅“一湖二塔三岛三堤”西湖全景图,更成就了杭州人寻觅千百度的世纪之梦。
这是一次加法,将5.6平方公里的西湖扩大到了6.3平方公里,素以西湖为支柱的杭州旅游业,从此获得了一片比原有湖面大12%的新天地;这更是一次激活,静寂多时的西湖旅游,在挖掘整合了数十处历史人文景观后,重新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国平曾说,西湖是杭州的根与魂,是杭州打造现代化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金字招牌”。以经营城市的高度,悉心经营西湖。伴随着这种经营,杭州的城市竞争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在西湖的强劲推动中,走过近一千个日子,我们已看见了收获。最早感触到这抹金色的,是杭州旅游业。新西湖激活旅游注意力
西湖成为焦点。
2004年春季,杭州接连贵客盈门:联合国改革高级别名人小组成员、近20个国家的前任政要、世界休闲组织成员、国际美学专家、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先后泛舟西湖。在这些国际知名人士眼中,西湖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班德林先生原本在苏州考察,他特意抽了半天时间,专程赶到杭州,为的就是看一眼西湖。他告诉记者,这两三年间,杭州西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攀升极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知道了西湖的名字。
事实上,早在雷峰塔的重建;西湖南线整治工程的启动;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动工,西湖就在世人心中掀起了一阵波澜。杭州,因为这几处大手笔,一跃而成为全国旅游热点城市,注意力经济效益凸现。
杭州人一定记得:2002年10月1日,经历了7个多月“美容”的西湖南线重新掀起盖头时,在全城引起的轰动。当天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是:西湖南线人流量逾30万。
杭州人也一定记得:2003年国庆,备受关注的新西湖崭新亮相,杨公堤、新湖滨、梅家坞景区给世人带来了强烈震撼。市统计局城调队曾在当年10月1日对游客进行了一次抽查,结果显示有90%以上的游客被新西湖倾倒。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的数据显示:2002年借西湖南线开放之势,杭州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758万人次,同比增长了6.4%,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数首次超过100万人次。2003年尽管受非典影响,但由于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将西湖全景重现世人面前,当年“十一”黄金周杭州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创下了历史纪录,507万游客慕名来杭,仅西湖风景区接待游客330万人次,同比增长35%。刚刚过去的2004年“五一”黄金周内,杭州旅游又大把赚金,实现旅游收入12.28亿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了20.99%。据统计,7天内有18.1万人次坐船游览西湖。
对杭州旅游这条逐年上扬的曲线体会最深的,当数西湖风景区内各个停车场的管理员。他们告诉记者,新西湖开放后工作量与日俱增,尤其是双休日和黄金周,简直要连轴转。而且他们发现,外地牌照的汽车越来越多。
“旅游经济是注意力经济。作为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杭州大手笔恢复西湖历史风貌,挖掘人文内涵,仅这些工程本身就受到高度关注,客观上成为宣传西湖的一种最好形式。由此,西湖再一次紧紧抓住了人们的视线,更抓住了发展机遇。”杭州市旅委副主任崔凤军说。景致内涵在保护中延展
在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张建庭看来,无论是西湖南线整治,还是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这三年来对西子美女的“梳妆”,核心在于两个字:保护。他向记者罗列了一组数据:
每天约45万吨经过处理后透明度达1.2米的钱塘江水,被引入西湖,使已经2000岁高龄的西湖,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
一大批淹没在沧桑变迁中的历史文化遗迹,重现人间,并得到了精心呵护。风荷御酒坊、环碧湖舍、于谦祠等36处历史文化景观整治、重建或恢复。
通过拆除违法建筑、截污纳管等一系列措施,环湖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至今环湖新种植乔木3万多株,水生植物66个品种共一百多万株。
……
保护,在另一个层面是对西湖旅游资源的一次丰富。可选择的旅游产品多了,杭州旅行社的底气自然足了。杭州大厦旅行社策划部经理沈向科回忆起一年前“杭州人游杭州”活动的场景,至今有不少感慨。“那几天,我们每天都要发出几十辆大客车。只能用两个字形容:井喷。”这其中除了市民因非典而被压制了多时的出游愿望,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新建成的杨公堤、新湖滨、梅家坞三大景区的强大吸引力。杭州各大旅行社纷纷调整了新线路,不少旅行社在游览线路中增添了“步行西湖南线”等内容。
一家旅行社老总认为,西湖南线以及三大景区彻底改变了西湖“老三景”的一日游线路图。过去杭州旅行社接外地团,一般都只去三个景点:灵隐、湖中三岛和岳庙。“因为西湖别的风景大多一望便知,缺乏细细品味的价值。”而如今,外地游客在杭州的逗留时间大大延长,许多导游经常听到游客这样夸奖:西湖比以前有“看头”了。
据市假日办对近几个黄金周的统计,来杭旅游的散客数量逐年递增,这一群体中不乏曾经跟团到过西湖后,再次自行来西湖游玩的“回头客”。
5月22日,首届中日友好徒步游西湖活动在杭州举行。来自日本东京、大阪两座城市的80余位境外游客,在杭州市旅委的组织下,以徒步走方式环西湖游览。据业内人士分析,当新西湖敞开大门,环湖8大公园全部免费开放,成为长三角惟一打破门票制的著名风景区,不仅极大地提升了西湖景区在游客中的美誉度,缩短了人与景之间的距离,客观上也降低了环湖游产品的成本,增强了杭州旅行社与国内同行较量的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环湖景点的免费开放,为开发大量深度游产品提供了可能。徒步游西湖就是杭州旅游业新近开发的一项新产品,据说在日本市场非常受欢迎。今年秋天,还会有一场更大规模的活动在西湖边举行。清山秀水处处蕴涵商机
新西湖的围墙刚刚打开时,有不少人担心损失了门票收入,增加了管理成本,经营西湖的钱从何而来?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曾测算,新西湖免费开放后一年至少有100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然而,杭州市委市政府看到的却是一笔长远的账。
旅游业是关联度很高、带动性很强的综合产业。有旅游专家认为,旅游业直接增加1个人就业,可以带动相关行业1个人就业;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钱,就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增加7元钱收入。新西湖究竟能给杭州旅游业带来多少收益?专家给出了量化估算,按《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提供的每人125平方米的游人密度、人均3天在杭逗留天数和年可旅游日30天计算,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后,西湖每年可多接待外地游客22万人次,按1201元每人次的消费标准,杭州一年可望增加2.64亿元的旅游收入。但据有关部门近几年的统计,西湖实际接待的游客量远远超出估算。
市委书记王国平曾说:要把西湖打造成世界级旅游风景区和杭州人的“摇钱树”,让西湖真正成为人民的西湖。经过近三年时间的积淀,新西湖聚集的财气正日益浓厚。
去年10月4日,杭州名店楼外楼创下了开店155年来单店历史最高营业额纪录———73万元,比平时增长1倍以上。
今年“五一”黄金周,知味观杨公堤湖畔酒家成为杭城首家落户杨公堤的餐馆。东傍苏堤,南连花港,西倚杨公堤,北接刘庄,湖畔酒家依仗着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五一”黄金周天天高朋满座,包厢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半个月时间营业额达60万元。
六通宾馆、浙江宾馆、花家山庄、金溪山庄……从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中获益匪浅。用一句旅游界人士的话来讲,它们“都从山里走到了湖边。”拿金溪山庄来说,由于原本处于幽静的西山路,无法吸引太多客源,因此宾馆一直主打培训、会议等利润较低的接待业务,宾馆的销售人员还必须四处“拉生意”。杨公堤景区开放后,金溪山庄门前成了一块旅游旺地,现今光是散客就能基本满足宾馆的客源需求了。
就在不久前,50多名驻沪的海内外知名商贸企业代表及国外驻沪机构人士专程到西湖风景区“淘宝”。在实地考察了杨公堤景区的招商网点后,上海商界代表频频点头称赞,新西湖是自然、人文、商业三者结合最完美的地方,他们非常看好这里的前景。据了解,目前杨公堤景区已有6处约11500平方米的商业网点新近招商签约完毕。
“西湖是杭州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这句话已得到了强有力的佐证。2004年,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综合保护工程正全面铺开,西湖保护将进行到底。有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北山街保护的完成,环西湖一周的环境品质将跃上一个崭新层面,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西湖游热潮,而杭州旅游业将依托西湖,迎来一个腾飞的新起点。
编者按
2004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将在6月4日正式拉开帷幕,这是中国旅游业在非典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聚会,也是杭州迄今为止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专业性展览项目。
旅游业界有句话:旅交会开到哪里,旅游热到哪里。在众多申办城市中,杭州成为了“幸运儿”。旅交会为什么选择杭州?为了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界宾客展示杭州旅游的成果,从今天起,杭州日报将推出系列报道“写在2004国内旅交会开幕前夕”,从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带来的新一轮旅游注意力热潮,到杭州旅游业态转型,全面系统回顾近年来杭州旅游业的发展道路,深度剖析旅游业腾飞对杭州城市带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