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恶意投诉严重影响我省执法环境 无奈民警生去意
www.zjol.com.cn  2004年06月07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有没有想过警察也会受冤屈?有没有看到过民警拿到一份《督察正名通知书》时,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场面。
   
  6月20日将是《公安机关督察条例》颁布7周年的日子。警察的执法环境如何,在这次调查中记者发现,警察公正执法环境不容乐观。
    
    投诉民警   大半失实
   
  1997年,公安部出台了《公安机关督察条例》,公安队伍中也就从此出现了管警察的警察。“110”增设投诉功能3年来,“投诉警察”情况时有发生。
   
  投诉是否真能有效地监督民警的执法?没人可以推断。只有数据能说话。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近几年来对于民警的投诉几乎有一大半都不符合事实的真相。2003年,浙
江省公安机关“110”接到的投诉中竟然有70%以上是不实或是恶意投诉,甚至是剩下的30%也有相当一部分根本无法查实。
   
  这样的投诉状况最后得到的结果不是提高警察的执法质量,反而大量地浪费公安机关的人力资源,牵扯了本已不足的警力,也严重地挫伤了民警的执法积极性。
   
  温州鹿城区一名民警告诉记者:一次,鹿城分局110突然接到了一名男子投诉说某某派出所民警在办案时动手打人。督察队立即赶过去调查此事。由于事发时的目击者几乎找不到,所以调查进行得异常艰难。被调查的民警也因此背负了很大的思想压力。谁知道一个多月后,警方找到投诉人时,他竟然很爽快地承认自己在说谎。他的理由让人哭笑不得:这个民警正在办理一件涉及到他的案件,为了让警方能重视这个案子,这个男子竟然想到了投诉民警这种办法。
   
  萌生去意  脱下警服
   
  日益突出的恶意投诉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困境、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害怕被恶意投诉的精神压力,个别民警萌生了另谋职业的想法。
   
  在温岭市公安局,记者了解到,仅去年一年就有八九位民警提出辞职离开公安队伍。对此,他们的同事都表示理解。
   
  “在我们温州、台州这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民警的收入与普通人相比本来就不高,工作量和压力却是数一数二。和平年代还有比警察更辛苦更危险的工作吗?派出所民警一个星期能休息一个白天就已经是天大的福气,平时通宵加班是家常便饭。现在还要整天提心吊胆怕被人投诉,这份职业的自豪感呢?我不知道在那里。”一位警察告诉我们。
   
  “我们正在变得束手束脚!”这位警察的同事对记者说:“本来我们可以立即将他制服。为什么不?就是怕投诉,怕说不清楚。”
   
  “怕说不清楚”是现在许多民警最大的心结。因为基层民警在事发现场进行工作。在一片混乱中,万一当事人出于各种自己的目的进行无理投诉,就会有一大堆麻烦等着民警。等到督察来调查此事时,当时情况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正名”制度  缓解压力
   
    2004年,我省公安机关不得不推出一项为民警“洗刷冤屈”的制度——正名制度。这一工作也就由督察部门着手负责。
   
  当督察部门查实民警受到的投诉不实或是当事人恶意投诉时,警方内部正式发文给该民警证明事实真相,称之为“正名书”。 去年,我省有141名民警收到了这份《督察
正名通知书》。还有643名被投诉的民警也陆续得到警方督察部门澄清事实和消除误会的帮助。
   
  “正名”制度的施行有效地缓解了民警的压力,但它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正名”制度是公安机关的一项内部措施,它对进行恶意投诉的一方并没有惩戒作用。
   
  一名公安机关督察民警对记者坦言:“关键还是在于如何避免大量恶意投诉的出现、减少对民警群体的公众形象的损害。”
   
    恶意投诉   无法根治?
   
  记者请教了有关法律界人士,得到的答案是:对民警的恶意投诉,要用法律来惩戒或者抑制,目前还很难做到。
   
  如何确定恶意投诉的定义?难。比如台州一名民警在处理一起寻衅滋事案件中,当事人一口咬定民警喝了酒,违反了“五条禁令”。这如属实,可是要将一个民警的前程毁掉。结果督察部门到现场对民警进行酒精测试后,发现根本没这回事。投诉的那名男子一定要说他闻到了酒气才投诉的。
   
  那件事情的结果是:那名本来要被处理的犯罪嫌疑人得意洋洋地看着民警被调查了一回又延误了办案。
   
  对此警方也无可奈何:有没有闻到酒气只是投诉者的个人感觉,根本无法取证他是否有意诬陷民警。
   
  浙元律师事务所的张轶群律师告诉记者,对于“诬告”这一罪名的确认更有难度。恶意投诉虽然是投诉人出于报复或是其他个人目的采取的行为,哪怕是严重影响民警和公安机关的工作,但要定上一条“诬告”的罪名还是很难。
   
  我国《刑法》中明确规定:诬告是指捏造事实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然而绝大多数恶意投诉的后果都是使民警有可能受到内部处分,还上升不到受刑法处罚的高。
   
  目前公安机关对于恶意投诉方通常只是进行批评教育,即使要以妨害公务罪进行治安处罚也做达不到。妨害公务罪的前提是要以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显然,除非民警先要受皮肉之苦,才有可能变成“妨害公务罪”。

  image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