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也是个拖累,我还不如就这么死了。”周清(化名)的语气在电话里充满了颓丧,“我连累母亲、连累父亲、连累老婆、连累孩子,长痛不如短痛,大家都是解脱。”
他们都曾痛不欲生
4个月前,32岁的周清不慎从家中3楼阳台跌落——双腿粉碎性骨折,脊椎也伤了,以后很可能就拄着拐杖过日子,做人还有什么意思!
更不幸的是,为了照顾周清而心力憔悴的老母亲,一个月前由于登楼时不慎摔下楼梯。“我妈送到医院时已经不行了,她都是为我累的,唉……她都是照顾我累的呀!”
接二连三的打击,周清的老父亲几乎是一夜白头,而就在这个时候,周清的孩子又降生了,望着默默无闻、老实巴交的妻子,周清更觉得内疚。“真不如死了!”周清每天都在自责,“活着只能是个拖累!”
其实,早报接到过不少类似周清情况的倾诉电话,尤其是在夜阑人静之时,常有啜泣沙哑的声音在电话那头清晰地传来。四川的打工仔小陈半夜1点打来热线,劈头第一句话就是:“我不想活了。3年前我一心闯世界,和我相依为命的父亲为了给我凑400块钱的路费,挑了100多担的谷子去卖啊。我却从来没给他一个音讯,他最后在老家累出病,死了。我不孝,活着也没意思……”
再想到昨天那位在6楼因为孩子一时好动而失手,让孩子跌下楼的年轻妈妈,她一定也痛不欲生。
逝者已去生者何从
“他们都在呼救!”省同德医院心理专家陈敏医生肯定地告诉记者,“当一个人懂得向外界倾诉时,就说明他还有企求摆脱危机的欲望,他在向社会求助。”
陈医生表示,因遭受“负罪感”折磨而无法生活、求助心理医生的人不在少数。“人的一生难免遭遇重大不幸,这时,当事人需要的是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如朋友、社会服务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而最大的帮助来自于亲朋好友。”
自身遭遇不幸者,对于旁人的关心可能会表现得很“不耐烦”。一方面,他们因为自身不能发展而气馁,亲人可能成为发泄对象;另一方面,亲人又是不幸者的惟一精神依靠,“如果家人在这个时候出意外或者逝世,不幸者又会有‘负罪感’,于是内疚、伤感、噩梦都随之而来。”“不幸者既要懂得利用外界环境来疏导自己,也要学会自立,因为‘总有一天,你只能自己活着。’”
“当你身边的人遭遇不幸时,劝解的作用不大,因为他心里明白,多陪陪他就行。这时要解决的是睡眠问题,睡眠可以让人冷静,可以缓解不幸者的情感冲动状态。”
而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家林融老师表示:人在遭遇不幸后出现“沮丧期”是正常现象,关键是周边社会机构要尽量做好不幸者情绪的疏导工作,多提供一些“诉求”途径,如媒体热线、心理咨询等。“同时,应当把挫折当成人生的一部分,学会在逆境中站起来。”
夕照社区的大学生戴春晓是社区的义工:“居民最普遍的求助莫过于医疗费用问题,一般在上门慰问的同时,我们也尽量替病人去相关部门争取部分医疗费。”戴春晓说:“但有时候人的伤痛未必来源于物质,比如家庭变故、亲人亡故等,让一个遭受深度心灵创伤的人立刻摆脱心理阴影并不现实,社区只能耐心地做些疏导工作,请他们参加一些社区活动,转换生活方式,重新站立起来。在心情低落之时,社区的温馨可以说是一种心灵上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