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的浙洽会,一家生产自行车的企业———浙江力霸皇集团,从一位日本客商手里拿到了第一份外贸订单。
与此同时,3200名外国商人光顾了会场。一位美国商人在绍兴开办了一家小纺织厂,出厂的化纤面料很快有了市场。
今非昔比,如今的浙洽会外资动辄上亿美元,偏往汽车行业挤;采购方屡下大单,还在扩张网络;本土企业急着要吃掉对方。
企业胃口变大背后,是浙江产业变迁的轨迹,而浙洽会、消博会则浓缩了这些产业变迁。
制造业收购引来美国州长
投资是双向的,境外投资商寻找落户浙江的机会,而浙江企业同样迫切希望释放投资欲望。资源紧张、市场开拓使资本输出的节奏逐渐加快,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制造业成为浙江企业的最大优势。
本次浙洽会上,美国弗吉尼亚州州长马克·沃纳率领庞大的商贸代表团前来探访浙江市场,而起因就是浙江一家民营企业收购了美国阿肖德康特公司,浙江企业蕴藏的能量令马克·沃纳州长眼睛一亮。
收购方宁波长青工艺品公司,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主要生产文具和工艺礼品,较早涉足美国市场,而美国阿肖德康特公司还是行业内的佼佼者,以经营工艺装饰品和家纺为主,产品主要供应沃尔玛等大型连锁超市。
时至今日,全球贸易比较优势已经非常清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大部分制造业生存困难、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产业资本正在逐渐退出。制造业最为注重专业化分工协作,企业通过收购可以走捷径,获得制造平台与市场准入,而且能够拓展产业链,从而调整产业结构。
采购巨鳄签约数亿
参展的中小企业花钱买展位,谁都想和国际买家洽谈接单,获得实在收效。本届消博会上,麦德龙、乐购、家乐福等18家国际采购集团,占据了一百多个展位。乐购打算在2008年把国内连锁采购中心扩大到150家,覆盖国内60%以上的地区,采购品种超过25000种。在采购商的大胃口前,国内有2556个企业成为常驻供应商。
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主办方还为好又多、欧尚等跨国集团设置了在线信息发布,包括客户留言、供求配对功能。网上3万多条采购信息,有14000多条找到了合作伙伴,价值超过4.6亿美元,而开幕当天现场就成交了7263万美元。
当然,衡量一个会展成果,成交收获固然重要,关键在于客户资源和质量。这些手里握有庞大资源的高质量客户,不仅能产生订单,还有后续效应,大量投资项目会在浙洽会、消博会后酝酿、萌芽,并最终达成意向。
从零件供应到整车制造
回溯一年多来的浙江汽车行业,浙江民营资本造车的个例不断,新昌万丰、永康铁牛、宁波华翔、波导和奥克斯借国有企业的“壳”,纷纷主攻非主流的商务车、特种车、皮卡,而外资的涌入更是加剧了这股资金洪流。
一业内人士表示:“在浙江新的产业规划中,汽车和零部件是浙江的核心产业,更多技术资金密集产品将被打上‘浙江制造’的标记”,而浙江正从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生产向整车制造延伸。
去年,国外汽车配件生产商纷纷涌入浙江,寻求合作生产机会。宁波车灯模具有限公司与美国合作生产汽车外壳模具,慈溪创新燃具仪表有限公司与日本三国株式会社合资投产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在今年浙洽会的签约项目中,整车制造、零配件和汽车装饰项目多达7项,美国、法国和英国等外商加大了单项投资力度,总投资接近3亿美元,仅仅英国拓普制动系统项目,外商首笔投资就高达8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