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先生来电:“昨天我们‘老顽童’划船队一行十几个老人队员在西湖划船时遇上小孩溺水,捞上来的时候呼吸、心跳都停了,62岁的队员张小平居然把他救活了。有一手急救的功夫真是太重要了!”
少年茅家埠不慎落水 6月12日下午3点左右,杭州茅家埠商业圈西湖水域……
“你看,脸都灰白了,眼神也散了,呼吸心跳都没了,八成没救了!”西湖码头上,一大群人围着一名刚从水里拖上来的孩子,一筹莫展。
男孩大约十四五岁,落水前一直和同伴在水深1米2左右的浅水区嬉戏,结果不慎滑入近两米深的水坑中,不谙水性的他立刻消失在水中,同伴跑开了,有两个绿化工人吓得大叫“救人”。岸上的人七手八脚将孩子救了上来,可是孩子已经没有任何反应了。
“老顽童”救了“小顽童” “我来!”路过此地的“老顽童”———划船队62岁的张小平师傅拨开人群,把孩子平放在地面上,给他做起心脏按摩,动作十分专业。“要保持呼吸道畅通,把头扶正些。”一旁,赶来的另一名“老顽童”沈鹰师傅也提了些建议,“我给110和120打电话。”
1分钟过去,2分钟过去……5分钟过去,小孩依然没什么反应。“不行了……”“是啊,等不到120急救车了。”旁人悄悄叹息。
“一定要想办法把水吐出来。”老人们一边说,一边单膝跪地,众人帮忙,让小孩子伏在老人膝上。
催吐、按摩、再催吐、再按摩……若干个循环之后,小孩终于“哇”出了好大一口水,迷蒙的眼睛里有了些许神采。“不要告诉我爸爸妈妈。”小孩微弱地吐了一句话,神情恍惚。
110来了,120来了,孩子的母亲也来了。悲喜交加的母亲一边训着神情恍惚的儿子,一边坐上了120急救车。
溺水救生关键要快 原来负责急救的张小平与拨急救电话的沈鹰师傅都是60年代的游泳教练兼救生员!“这是我救生员的责任,见死就要救的!”张师傅乐呵呵的。而沈师傅表示,幸亏绿化工人及时呼救———溺水营救的时间是十分宝贵的。要知道,在憋气的状态下,小孩溺水超过2分钟就会有因为大脑缺氧而导致脑死亡的危险,即使获救了,也要成植物人。”
溺水急救后应立即送医院 游泳一定要选择有保护措施和救护人员的游泳场所。当溺水发生时,随行同伴如不具备救护能力,应大声呼救或想法运用周边设施营救。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如其已经没了反应,应保持其呼吸道畅通,方法是将溺水者下巴上抬,头部后仰。清理口腔内污秽堵塞物,疏通呼吸道,参照张师傅使用的方法使溺水者吐出积水。
值得一提的是,急救后溺水者会有一个暂时清醒期,并不表明他已经脱离危险,而是应该将溺水者送至附近医院做相关检查,防止肺部感染与肠胃感染。
“多一个会游泳的,就少一个溺水的。”张师傅感叹,“小朋友趁着放假,赶快学游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