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钱塘人物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残疾人党员史胜荣三年义务办社区简报
www.zjol.com.cn  2004年06月30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一米五的个头,黑白条纹的老头汗衫,旧方框眼镜,残疾的右腿———乍一见面,谁也不会把59岁的史胜荣与杭州市江干区小有名气的“社区总编”联系在一起。

    不过,社区党员史胜荣编辑的社区刊物《景芳时讯》走到今天,从浆糊剪刀干活到套红油印,从每次出版就上社区宣传栏到现在1500多户居民每户一份,3年时间不仅成为社区居民和社区党组织联系的平台,还成了凯旋街道景芳社区对外宣传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一个健全人都不一定做得好的事,更何况一个残疾人,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说起3年办报历史,史胜荣打开了话匣子。

    “这是对社区的回报。”史胜荣4年前搬到景芳社区时,正面临困境:企业改制,夫妻双双下岗。女儿考上了大学,高额学费让原本拮据的家境雪上添霜。这时,景芳社区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聘用史胜荣在社区非正规就业,搞搞文字资料处理等工作。

    生活安定了,老史也动开了脑筋,他要做些实事回报社区。何不结合自己的文字功底,为社区办一份报?这个点子得到了社区党委的大力支持,2001年7月1日,第一期《景芳时讯》与社区居民见面了。

    刚开始印发的《景芳时讯》,稿子少,内容比较单一,还是复印的,居民不爱看,有的居民拿到报纸就顺手扔到了垃圾箱;有人更是断言:撑不过3个月。在社区党组织的支持下,老史和社区其他编委,硬是克服各项困难,坚持了下来。稿子少,他组织起通讯员队伍;报纸居民不爱看,他经常和居民聊天,了解他们关心点啥;电脑水平不行,他挤出时间补课;家里条件不好,他把缝纫机一摊平,就当书桌用……就这样,《景芳时讯》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道路。

    社区报纸尽可说说社区居民自己的事。现在,《景芳时讯》每月一期,一期四版,一、二版以社区新闻、好人好事为主,倡导社区新风尚;三、四版以健康养生、花卉养护、旅游人文知识等居多,给居民提供信息服务。老史的手头,有一件“法宝”,就是一本年历。每期刊发前,他就已经有针对性地约稿、编稿,保证不疏漏重大日子、重大新闻的同时,服务于民。如今的《景芳时讯》,早已不像刚开始办报时,闹“稿荒”了。现在,老史正全心计划着8月的那一期,为邓小平100周年诞辰纪念准备稿子。

    在一份份《景芳时讯》里,有许多绘制精美的漫画,这些笔触生动的漫画,都署名S.L.N,作者正是老史的宝贝女儿———在浙江理工大学就读艺术设计专业的史丽娜。原来,老史鼓励女儿利用绘画特长,为社区宣传服务。这不,南肖埠小区那一排廉政教育漫画,也是出于小史之手,还受到中纪委领导的赞许呢。在父亲的影响下,小史不但也积极参与社区公益宣传,更向学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参加了党校培训———共产党员的优良风范,还要在史家流传下去。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见习记者 高丽敏 记者 金波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