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是我们感悟先进、碰撞激情的日子。每年此时,总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走进我们的视野,引领我们前进。
今天,在宣传学习新的先进典型的同时,广大读者十分记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4年以来省委先后号召党员群众学习的刘玲英、杨东海、陈金水、范匡夫、马健、张祖安、李友星等一批老典型。他们的感人事迹震撼过千千万万浙江儿女的心,他们的高尚情操融入了浙江大地,化作了浙江精神。
近日,本报组织记者和通讯员走访了健在的老典型,以下是关于他们近况的报道。
刘玲英:努力工作回报党恩
人物简介:1993年12月22日,为保护信用社财产,以年轻女性的娇弱之躯与劫匪殊死搏斗,身中31刀。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农村金融卫士”和省劳动模范称号,被团中央授予“见义勇为青年英雄”称号,并被命名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1994年4月8日,省委作出关于开展向刘玲英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案头,堆放着一大叠职工代表提案;门口,还有10多位团员、青年等着请她去主持团员骨干会议。尽管忙得不亦乐乎,可刘玲英却是一脸快意。看得出来,她对现在这份农行丽水支行女工委主任和团支部书记的工作非常热爱。
今年开职代会时,许多职工要求提高原来每年150元的保育费。针对这个提案,刘玲英到其他4家商业银行取经,把了解来的情况和处理意见反馈给领导,使职工子女的保育费得到了实报实销。年初以来,她还组织了七八次职工文化娱乐活动,如“三八”节组织女职工到杭州、上海等地旅游,选拔部分女职工参加市妇联举办的趣味运动会等。在刘玲英的主持下,单位里的团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到畲乡景宁县开展业务联谊、帮扶活动,参加财经系统英语比赛,等等。最近,为了给行里的大龄青年创造对外联谊的机会,刘玲英主动和“联通”、“纳爱斯”等单位联系,安排青年联欢会,拓宽大龄青年的交友渠道。
由于曾经遭受重创,刘玲英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在省、市、县领导的直接关心下,她从云和乡下调到农行丽水支行工作,丈夫也调到了丽水市莲都区旅游局,以便相互照顾。
人物心声:“荣誉属于过去,我要加倍努力工作,来回报党的恩情。”
陈金水:永不退休的“高原赤子”
人物简介:三进西藏,从事高原气象工作33年,曾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气象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1996年5月7日,省委作出关于开展向“党的好干部”陈金水学习活动的决定。
领导创建了世界海拔最高的西藏安多县气象站,在西藏高原默默奉献33载的“高原赤子”陈金水,如今住在临安市锦城镇一座安静的小楼内。虽然已经于1996年退休,但他时刻提醒自己:“优秀共产党员”是一个永不退休的“职务”。他四处奔忙宣讲党的方针、政策,还管过很多“闲事”。
一些企业打算聘请陈金水担任名誉职工,都被他一一谢绝;只有一种聘任老陈非常乐意接受,那就是校外辅导员。2003年11月,临安成立了青少年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宣讲团,聘请陈金水为团长,到全市百余所学校宣讲道德和法制教育课。他克服由于长期高原工作而常会出现的轻微头晕等症状,为孩子们讲好每一堂课。今年4月3日,陈金水扭伤了脚,医生嘱咐其静养3个月,不然要变“陈伤”。4月10日,接到离城20公里外的横塘、对石两所学校的邀请电话,老陈却不顾医生的劝说,就答应下来。第二天一早,当陈金水一拐一拐地出现在学校讲台上时,台下师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人物心声:“虽然在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但‘改行’当起了党的业余宣传员,人生更加充实了。”
范匡夫:依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人物简介:入伍数十年来秉公办事、廉洁自律、敢于较真碰硬,是党员干部“干净干事”的楷模,曾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00年11月3日,省委举行范匡夫先进事迹报告会,号召各级干部要以范匡夫为榜样,争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
记者来到范匡夫的家中,只见除了几千册图书和一台横卧在地板上的彩电,别无其他值钱的东西。2002年7月担任省军区副政委的范匡夫,依然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范匡夫在省军区分管民兵、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下基层,人武部同志很热心,但范匡夫还是老规矩:不收礼,不吃请。范匡夫的妻子在省工商局工作,上下班都是骑自行车。碰到雨天,部队司机想顺便送一下,范匡夫也不同意。
今年2月,范匡夫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有些企业邀请他担任顾问,年薪高的开出10万元,但范匡夫婉言相拒。他给自己开出了《资本论》、《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等一批读书目录,订了10多份报纸、杂志。最近,又撰写了一篇5000多字、题为《学习郑培民,脚踏实地改造世界观》的论文。4月,他被省“效能办”聘为监督员,先后到台州市、县(市、区)机关暗访,回来后在省“效能办”召开的汇报会上针对机关作风涣散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人物心声:“职位有年限,思想进取永无止境。”
马健:脾气不改的“老黄牛”
人物简介:在教育工作岗位上一身清廉、兢兢业业,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当选党的十六大代表。2000年11月3日,省委举行马健先进事迹报告会,号召各级干部要以马健为榜样,争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
去年6月,嘉兴市教育局局长马健离开了从事20多年的教育工作岗位,担任嘉兴市政协副主席兼市委统战部部长。
有人劝他:“这下可以享享清福了。”可马健“干净干事”的“老黄牛”脾气一点也没变:工作更忙了。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完成角色转换,他熬夜学习统战工作的理论、方针和政策,系统地掌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还挤时间钻研经济理论知识,以便更好地与工商界人士交流。
一年中,马健有近半时间深入基层调研,倾听群众对党的统战工作的建议。去年除夕,他深夜到嘉兴精严寺等场所了解情况,和有关人士促膝交谈到新年钟声响起。他给统战干部、民主党派和宗教界人士开设了8场理论讲座,还主持开展了《民族凝聚力与统一战线》理论课题研究。
人物心声:“统战干部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渊博的知识和创新的开拓精神。不学习理论,不深入调查研究,是做不好工作的。”
张祖安:像钟摆一样忙个不停
人物简介:从1997年至今,宁波市扶贫办主任张祖安先后数十次奔赴贵州黔东南、黔西南两个自治州开展对口扶贫工作,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以忘我的工作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年10月,省委作出关于开展向扶贫帮困模范干部张祖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扶贫工作一桩连着一桩,宁波市扶贫办主任张祖安像钟摆一样没有停过。6月24日上午,当记者找到老张时,他正准备出发到革命老区余姚市梁弄镇商量下山移民的事情。
今年上半年,被贵州群众亲切地称为“苗家大哥”的张祖安又接连到贵州黔东南、黔西南两州去了3趟,帮助落实了89个扶持项目、2139万元资金。在他和同事们的牵线下,黔东南、黔西南州60多名共青团和妇联干部最近在宁波进行了10天培训。为落实宁波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张祖安陪市领导多次深入库区,最近已与对口地区商定了一批扶持项目。
下山移民是宁波市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市里在17个乡镇39个村确定了49个扶贫项目。他又在为下山移民工作奔波,促使这些项目早日见效,为贫困地区群众造福。
人物心声:“我即将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但在位一日,就一定认真完成党交给的每一项任务,站好最后一班岗。”
李
友星: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
人物简介:从事党的纪检监察工作16年,树立了一身正气、敢于碰硬、秉公执纪的公仆形象,是我省纪检监察战线的杰出代表,曾获“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03年8月,省委作出关于开展学习李友星同志活动的决定。
6月25日上午,当我们踏进台州市黄岩区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友星的办公室时,他正在认真阅读群众举报信。“组织上的要求更严了,群众的期望更高了,反腐败的工作量更大了。”谈起近期工作,李友星这样表示。
自从在全国和省里受表彰后,李友星工作加倍努力。今年2月,黄岩某公司10多名职工署真实姓名向纪委举报:企业转制后,国家巨额财产大量流失。当时,该公司总经理是个“大红人”,有一定的背景,不少人劝李友星不要管这件事。
面对群众强烈的反腐败愿望,黄岩区纪委在李友星的领导下,顶住接连不断的干扰和罪恶势力的恐吓,调查这起由中纪委督办的大案。李友星说:“放过腐败分子将是我的失职。腐败分子不进监狱,我就进监狱!我们一定要查清此案,决不能让国有资产落入不法分子的私囊!”随着调查的深入,此案又牵出了一批严重的经济案,几个涉案的领导干部“落马”。
人物心声:“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6位优秀共产党员在实践着这样的人生志趣。他们不改先锋本色,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有的人退休了还热心奉献。他们的事迹依然“平凡”,但这不正是说明“三个代表”是很具体、很实在,是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可以践行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