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杭州西泠印社绽放新面孔
www.zjol.com.cn  2004年07月01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西泠印社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杭州地域特色文化的“金字招牌”。这一个百岁高龄的社团,如何充分利用积淀百年的文化能量,努力发展成国际品牌的文化产业?在沿着“建立国际印学中心”和“建设当代篆刻学科体系”两个方向前进的同时,西泠印社也作为全市7家试点单位中唯一的综合性试点,尝到了文化产业改革的“甜头”。

  2002年,西泠印社曾经面临着“掌门人缺位”、社团法人登记受阻、印泥商标纠纷、出版社停业整顿、主要经营场地杭州书画社拆迁、经济效益亏损等一系列生存危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调整西泠印社管理体制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有效遏制了社团、事业、产业下滑的势头。同时,以百年社庆为契机,提出了“光大品牌,做大产业”的要求,为新百年发展指明了方向。

  按照西泠印社老社员的说法,现在的西泠印社有两条腿,一条走市场经营道路,一条走丰富活动、繁荣创作研究之路。如果说,走市场是充分挖掘西泠印社这块牌子的价值,那么服务社会的公益性事业就是给这块百年金字招牌添金。如果只捧着金字招牌在象牙塔里孤芳自赏,“西泠印社”永远属于历史;只有走出去与时代同步,服务社会,“西泠印社”才会属于现在。

  树立起社团的核心地位

  体制改革一年多来,西泠印社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巨大的变化。去年成功举行的百年社庆系列活动,展示了百年名社新百年创建“天下之社、名家之社、博雅之社”的气魄与风采;吴昌硕自用田黄鉴赏会、甲申春季雅集等文化活动亮点迭出;大型社刊《西泠印社》成为展示学术研究、艺术创作成果的阵地……

  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西泠印社完善自身所下的功夫。毫无疑问,西泠印社首先是个学术团体,通过在国家民政部进行登记、召开第11次社员大会,修改印社《章程》等举措,西泠印社在社团自主运作上有了制度、人员、物质等各方面的保障。全新组建的社委会,成为西泠印社各项具体事务的管理、协调、服务机构,成为下属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成为市一级国有资产出资人。

  要与时俱进,西泠印社就必须建立起与市场经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运作机制。篆刻、书法、国画、鉴定收藏、社史及印学等五个专业研究室已经建立起来。建立研究室的目的,就是要举办与西泠印社地位与形象相称的各种学术、创作活动,并以此为平台,主动吸纳社会知名学者、艺术名家,逐步建立起一支艺术结构、年龄结构、地域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提高西泠印社学术影响力、艺术创作力、社团凝聚力、品牌辐射力是检验改革的标准。“国字号”的中国印学博物馆,在明确其公益性定位、调整职能配置、取消门票免费开放后,让我们看到了显著的变化。立足印学特色又跳出印学,印博“引进来、走出去”,先后举办了中国圣旨珍品及科举史料展、彭城印社藏暨捐赠西泠印社汉画像精拓展等,展览结构的调整吸引了众多市民及爱好者,预计今年参观人数将比上年增长10倍。昔日冷清的展览厅还成了课堂,日本客人、复旦的EMBA学员都慕名赶来拜师学艺。

  让公益性与经营性互动

  西泠印社文化艺术公司不久前成立的教育培训中心,以“热爱传统、享受快乐”为理念,与上城区教育局合办了少儿书画园,进入课堂讲授传统文化,并且在上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设立传统艺术新苗培训点,其中首期培训将在暑期开班,面对全市中小学生,针对不同层次与能力设置书法、国画、篆刻以及古诗词鉴赏等课程。据说,“这不仅是对艺术培训这一产业的开掘,也意在培养西泠印社未来的消费群体”。

  西泠印社文化艺术公司只是印社整个文化产业改革的一部分。“百年老店”要重新焕发光彩,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两者必须良性互动。以杭州书画社的承包经营作为突破口,印社整体实现了原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西泠印社(办公室)的转企,职工身份从“事业人”转为“企业人”,进而变为“社会人”,促使他们观念上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激发应对市场的发展活力。

  如今,在社委会的主管层面下,西泠印社已经构建了公益性的中国印学博物馆、企业化管理的西泠印社出版社、国有独资的杭州西泠印社有限公司、国有控股的西泠印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四个主体。按照“公司化定位、品牌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国际化合作”的产业发展战略,目前已完成注册登记并进入运作的有杭州西泠印社印石文化、文化用品、展览有限公司,正在洽谈、计划后续组建的还有杭州书画社、宣传广告、图书发行三个合资项目。

  按照稳步推进、规范操作的原则,西泠印社把人员稳定、国有资产最大化、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同步提高作为改制的检验标准。通过招商引资,创新合作模式,吸收社会资本,分立式组建产权多元化的子企业。西泠印社正在千方百计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两大难题,努力实现从学术品牌向经营品牌的延伸,这仍是一条探索之路。


来源: 杭州日报  作者: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