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余姚市泗门镇谢家路村,只见道路整洁、花木扶疏。几年来,该村先后投资1200多万元,为村民办了42件实事,村里还有农民公园、农民铜管乐队和村容管理大队……
谢家路村的变化,关键是有一个能发挥核心作用的好班子,班子有一个好的“带头人”,他就是该村党委书记钱建康。最近,钱建康荣获省“为民好书记”称号。
“不能带领群众致富,就不是一个称职的书记”。1998年当选村党委书记的钱建康,一上任就下决心要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那时的谢家路村是个农业村,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不足9万元。经过反复调研,村里提出了以市场兴村、以工业强村的发展思路。
万事开头难。一些村民认为钱建康是以办市场为名给自己捞钱,纷纷反对,集体资金筹措不足。钱建康以个人名义贷款5万元建起了小型农贸市场。由于位置优越、经营得法,农贸市场迅速发展。村民看到实惠,也纷纷参与,陆续投入400多万元,建起了综合性市场、农产品集散市场和商贸一条街。
集体经济稍有积累,村班子又制定了工业强村的规划。2001年9月,钱建康听说宁波一家锁具公司想投资2000万元扩产,当即前去联系,却吃了“闭门羹”。当钱建康冒着大雨第六次赶到这家公司时,总经理被感动了:“有你们这样认真负责的村干部,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当即表示把项目放到谢家路村。
如今,全村有企业80多家,其中年销售500万元以上规模的企业32家,700多名村民走出田头成了工人。去年,谢家路村人均年收入提高到10058元,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增至853.58万元。
近年来,谢家路村建立党员首议制、党员提案制、党务公开制等一系列制度,较好地落实了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员家庭活动点”负责人之一宣来潮说:“现在村里的工作和决策可以通过活动点的党员及时传递给村民,村民的意见也能及时反馈到村里。”
带领群众致富,又发扬民主、尊重民意,赢得了村民对村干部的信赖和支持。在2000年1月的村民代表大会上,一张张空白纸条发到了65个村民代表手上,由他们来决定村干部应该拿多少工资。让所有村干部意外的是,65位村民代表一致提议给村干部加薪,村民们说:“村干部为村里做了这么多事,现在大家富裕了,村干部的工资也应该提高!”
担任村党委书记6年,钱建康付出了很多:2002年5月,谢家路村完成4村合并,土地整理、道路硬化等一系列工作亟需落实,钱建康忙得血压升高晕倒在田头,却坚持把“病房”安在办公室里,边打吊针边坚持工作;2003年6月,钱建康的母亲去杭州住院20多天,他把母亲送到医院后就再也没去探望过;儿子中考要请个家教,钱建康却把这事忘到了九霄云外。最后,儿子没能考上高中,只能去职校就读。为这,夫妻俩第一次红脸。“我怪他不顾家,他说‘百姓的事比天大’。”钱建康的妻子说。
钱建康是村里的能人,20岁就办起了榨菜加工厂,1997年又组建了一支建筑工程队,效益可观。担任村党委书记后,钱建康再也没有时间和精力经营企业。2001年,他亲手创建的榨菜加工厂息业了,建筑工程队也解散了。而当年在工程队里打工的年轻人,如今已有不少人成了富翁。对此,钱建康淡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