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网络书市震动地面书店
www.zjol.com.cn  2004年07月02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在贝塔斯曼正为杭州文一路上的书友会会员中心敲敲打打时,杭州民营书店枫林晚的老板朱生华已经多次有意“路过”。

    过了几年相对风平浪静的生活,这家称将在7月初正式开门迎客的“网上书店”的落地,让朱生华顿感“来者不善”。与当年多数依傍在民营书店身边的5元书店相比,如今从虚拟网络上传递出的实实在在的竞争,在朱生华看来更具威胁。“一个晚上销售额达到10万元”,这是朱生华听来的有关“当当”的“传说”。无论这个数字是否可靠,朱生华表示,由电子商务提供的服务、消费观念已经在改变一些人的购书习惯。
    
  网上书店看上二线城市
    
    “比(网上)市场最低价再优惠10%。”从上周起,当当网便打出了价格战的口号,到昨天为止,在当当网上6816种门类的图书进入了1折的“疯狂折扣”中。即使是不参加活动的热辣新品,标明于今年上半年出版的《与玄奘同行:央视记者重走玄奘路》、《精灵宝钻》、《我们都是丑小鸭》等书也以六七折的价位在出售。而这样的折扣在传统书店里,即使是磨破嘴皮,也难以获取。

    尽管,有人将当当的这种行动与卓越本周爆出的“总裁雷军、执行副总裁陈年等高层,悄然赴天津、武汉、济南、福州等地进行考察,准备发展地面连锁店”的消息,归结为电子商务间激烈竞争的升级版,然而对进入夏季淡季的传统书店来说,这些消息同样具有火药味。用鼠标一点,就可以舒舒服服地等着货物上门,这种方式在燥热的夏天,对那些既不愿出门汗流浃背地淘物,又不愿对购买不作为的人来说,是再好不过了。

    事实上,在夏日来临前,卓越、当当等几大网站已经在杭州市场,尝到了凭借电子商务的竞争优势带来的甜头。今年年初,卓越网在杭州开通了送货上门的服务,杭州的消费者在48小时内可以收到在卓越网上订的书,并且能货到付款,而按照网站的要求,只有在某地的定单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开设出这种送货服务。面对记者“如何评价杭州市场”的问题,卓越网市场公关部王丹很“职业”地用了“杭州人素质高,有较大的精神文化需求”,来规避敏感的销售数据。不过记者还是辗转打听到了一些:自卓越网杭州办事处设立后,卓越在杭州的日订单比原来翻了近三番,其经济效益显而易见。虽然王丹表示,目前卓越对在杭州开设落地店没有明确说法,但不排除今后有所作为。

    据了解,正因为看到这种实在的竞争实力,卓越网已经悄然将五年销售业绩预期目标从10亿调高到40亿元人民币。
    而去年销售额8000万元的当当,尽管还未“落地”,但也已与杭州当地一家快递公司合作,进行配送,而对杭州市场,该网站市场部的李动竟然给出了与卓越几乎一致的评价:我们非常看好杭州市场,因为那里的文化氛围很浓。

    虚拟的世界,早些年人们对网络的归纳,在卓越、当当等这些交易网站突飞猛进的业绩面前,开始渐渐显现出一个个现实竞争对手的面容。虽然在采访中,已经落地及正打算落地的网站均“谦虚”地解释,自己将挑战牌直接竖在传统店面前,并非想和他们抢夺客人。这样做更多的是出于以店代库,同时通过开设门店增加一些消费者对网上购物的信任感。“目的都是为推动网上业务,目标仍然是所有网民”。

    但种种迹象表明,网上书店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地后,已逐步向杭州等二线城市铺开战场。
    
  网上下来的对手能量有多大
    
    从网络上走下来的竞争对手,到底带来多大挑战?

    对于这个话题,不少杭州传统书店的老板们并不像当时谈“保卫三联事件”那么“放在心上”。多数人觉得那种“狼来了”的心态还为时过早,甚至有经营者打出了“买书不是买青菜,哪儿便宜就往哪里钻”的比喻。不过对于网络对手竞争地位的改变,这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送书上门、低折扣,面对这些网络对手的撒手锏,传统店的经营者表示,自己也有着网络对手所难以具备的舒适环境、随心翻阅等条件。

    在浙大西溪校区旁的文史书店里,窄窄的楼梯尽头依旧是一副世外桃源状,我们看到几个消费者正在书架前专心翻阅书籍,踩上去没有声响的地毯,似乎一切都不会破坏这里的平静。这家被外界评为最以人为本的书店,老板王海松很有自信地表示,贝塔斯曼在杭州的落户或者接下来网上书店的进入都不会对他的书店造成影响。

    而他的依据和后来记者采访到的晓风、江郎等书店老板的说法一样:两者在消费群上并不冲突。这些书店表示自己有针对性较强的客户定位,这些大多属于学术书店一派的民营书店,认为自己经营的经济、哲学、政治、人文等专业书,和网络上大多以畅销、休闲时尚书籍为主的定位,存在错位经营的空间。

    王海松甚至对网络书店落地后能存活多久表示质疑,“前几年杭州也开过一家网上书店,一下还开了两家,可是没过多久就关门了。他们不了解杭州,杭州的房价有多高!维持下去肯定有问题。”

    然而就在这些民营书店侃侃而谈自己的经营如何区别于网上侧重流行、畅销书时,记者从书店的显眼处发现,摆放在那里三分之一以上的书却属于目前各大图书排行榜上的畅销书。而书店老板们所谓的全是“畅销、休闲时尚书籍”的网上书店,事实上也将经济、哲学、政治、人文等专业书的销售放在了重要位置。

    不够专与全,已经是杭州几家学术书店公认的通病。因此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网络书店不像当年的5元书店那样以库存书起家,眼下依旧以库存书做主打,网络书店在书籍进货速度上,不见得比传统书店慢多少。一些出版社和发行商在尝了几年网上卖书的“甜头”后,发现在网络上的销售量有时甚至超过了大型地面书店。

    因此对于“蛋糕就这么点大”的市场来说,业内人士表示肯定会有影响。而这种影响,随着电子商务的深入人心,将不仅仅体现在落地的网络书店上,一些正处于淘汰期的传统店,很可能会因为规模小、少有特色而出局,而对本身具有一批固定客户的特色店来说,受到的冲击将小些。
    
  消费者在网上大把砸钱
    
    曾一度以凭着自己的脸便能享受晓风书店8折优惠而引以为豪的王丹,从去年下半年,无意间接触到网络书店后,明显减少了逛“晓风”的次数。

    进入王丹在当当网上的其中一个账户(他拥有两个账户),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份购书单:

    订购日期订购金额
    2004-6-30   ¥106.16元
    2004-6-21   ¥54.8元
    2004-6-14   ¥49.41元
    2004-5-31   ¥95元
    2004-5-19   ¥97.04元
    2004-5-10   ¥136元
    2004-5-8    ¥96元
    2004-4-28   ¥107元
    2004-4-20   ¥138元
    2004-4-6    ¥114元

    从这张单子可以看出,王丹光顾网上书店的频率至少为一周一次,大大高于他以前去传统地面书店的次数。且每次购书的金额虽不大,但送来的书却总是满满当当的一袋子,而且品质也让他感到比较满意。一来二去尝到了甜头,专门负责当当送货的送货员也和王丹混了个脸熟。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和王丹一样,开始成为网络书店的拥护者并非个别现象,他们在网络上除了购书外,还将目光随带瞥向其他生活小用品。

    将网上购物的乐趣公开了之后,王丹的姐夫也因此“入网”,头两次购书和碟片的总额便超过了500元,此后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一家IT公司上班的冯先生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电脑,他说像自己这样的人没什么购物乐趣,虽然偶尔也喜欢看书,不过双休日大都在睡觉,上书店早已是大学时代的事了,他喜欢在网上买书就因为网上书店可以送书上门而不用自己去费心。尽管无法统计网络书店已经“笼络”的消费者究竟有多少,但网上购物已显示出势不可挡的态势。

    事实上,在记者开始此次调查前一个多月,新华书店已开起了其在网上的大规模书店——新新书店,并且打出了“品种最多的网上书市,20万种廉价新书”这样的标语,矛头直指“当当”、“卓越”等网上商城。

    可见,传统书店并不是没有意识到网上书店的竞争压力。像新华书店这样的“大佬”都通过传统书店和电子商务企业联营的全新模式,抓起网上业务,谁还能对目前网上书市的闹猛视而不见呢?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本期调查执行通讯员 褚瑶 刘婷婷 记者 朱平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