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京杭大运河具备世遗基本要素
www.zjol.com.cn  2004年07月04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宽广的河面视野开阔,两岸粉墙黛瓦的建筑错落有致,河面点缀着三五艘古色古香的游船……当苏州为世界遗产盛会举城欢动时,大运河一如往日静谧。经历沧桑巨变的大运河正在等待命运的又一次转机。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也是中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它和长城一样是中国古代的两大工程奇迹。”出席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如是评价。

单霁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鉴于大运河遗产的重要性和独特的文化价值,“中国将对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能性和工作方案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论证,并在评估结果出来后,正式启动申报工作。”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最新一版《行动指南》中,遗存运河和文化线路作为新的世界遗产种类已经赫然在列。《行动指南》将其特点归结为,“它们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这些滋养长期以来通过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不断得到体现。”

从1997年开始就致力于运河遗产廊道研究的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认为,大运河完全具备了这些基本要素,因为它具有毋庸置疑的突出普遍价值,是标志着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遗产。

北起通州,南至杭州,贯通于1292年的京杭大运河连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大运河长期以来是中国封建政权赖以生存的南粮北运的大动脉,为漕运传统提供了核心物证。以漕粮为主兼及其它商品的水路运输,使运河地区发展成一条巨大的经济带,”俞孔坚说。

“船舶往来,商旅辐辏”。运河畅通后,一直是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许多古城因此而兴起。在明清两朝,运河沿岸地区更是市场发达、经济繁荣。

俞孔坚指出,运河还是南北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纽带,与众多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信仰、思潮、重要文学艺术作品、民俗传统有着直接而具体的联系。

古运河研究学者夏刚草这样形容:“运河沿岸的古墩、古庙、古塔、古桥、老街、老店、老厂、老窑以及街市的繁华景象、市民的生活习俗,犹如《清明上河图》的长幅画卷展示在人们面前。”

然而,城市化进程也给大运河带来了威胁。选择大运河为研究课题的北京大学博士李伟指出,运河部分区段因为历史原因而断流,目前正遭到新城区和农田蚕食;与之密切关联的地方戏曲、民间传说和民俗等地方文化也在日益消失。

单霁翔认为,这是因为一些地方对大运河保护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各地保护现状和管理方式不一,缺乏保护的整体性和统一规划。

同时,他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古代运河故道整修后调水,这对运河及其两岸的文物保护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大规模的调水和治污不仅为断流和生态功能瘫痪区域进行系统修复带来机会,而且也使大运河的整体性保护规划成为可能。”

目前,江苏、山东等地已对大运河沿岸文物古迹和沿线文物埋藏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勘探,对其中一些已着手制订和实施保护方案,部分地段配合南水北调工程正在进行必要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大运河及其相关自然和文化遗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使古运河获得新生,”单霁翔说。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