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市海曙区段塘派出所里来了一位带着两个小孩的年轻人,请民警帮助孩子寻找在宁波打工的母亲。可令人费解的是,当民警与小孩父母、亲戚取得联系后,所有人都不愿意来接他俩回家。
这位年轻人是一个裁缝,是这两个小孩母亲的徒弟。他介绍,这两个孩子,姐姐叫小晴,今年13岁,弟弟小杰,只有8岁,家住义乌市苏溪镇翁界村。他们的母亲离家出走已经快半年了,前不久父亲也去安徽打工,姐弟俩就一直由他照顾。但时间一长,他也无力来承担照顾小孩的费用,就萌生了带他俩找母亲的念头。他发现孩子母亲留下的手机号码是宁波的,于是辗转到了宁波,却怎么也找不到孩子的母亲。
民警好不容易拨通了孩子母亲的手机,在电话里,这个母亲说自己“在很远的地方”,不能过来,无论民警怎么劝说,她就是不松口,之后干脆关了手机。民警又与孩子远在安徽打工的父亲联系,希望他把小孩接走,但孩子父亲也说不来。民警再次联系义乌老家的亲戚,要求他们来人将小孩接回去,但没一个亲友答应。
这名徒弟说,不知什么原因,孩子母亲离家出走,他们的父亲花了很大时间和精力找她,却没有消息。为此,亲戚们意见很大,并迁怒孩子,不肯接他们回去。无奈之下,民警通过民政部门,将孩子暂时送到恩美福利院安顿。
没想到第二天上午,这个母亲突然打电话到派出所,向民警询问小孩的情况。当被告知姐弟俩现在安顿在儿童福利院时,她立刻挂断了电话。此后几天,民警又多次与她联系,希望她一切为孩子考虑,早日接孩子回去。但是这个母亲一直强调“有难处”,迟迟不来。
民警表示,下一步他们还将继续联系孩子的父母,并通过义乌当地派出所和民政部门,请小孩的亲属早日来接孩子回去。目前,姐弟俩身体情况良好,精神状态也比较稳定。福利院院长说,福利院只能是暂时托管,还是希望他们的家人能尽快地将孩子领回去。
这两个孩子的命运如何,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
编后:一个多月前,我们编发过一篇重庆少年桐乡千里寻母却被拒之门外的稿子,今天,我们编发这篇稿子时,心情复杂。
为什么母亲不认亲生儿女?也许这些母亲有自己的难处,但无论碰到了什么事,孩子是无辜的,为人父母者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父母养育自己的孩子义不容辞。像这样把孩子推向社会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们也希望妇联、法律等部门能关注农村家庭类似的情况,少一点同类新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