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温州市委书记李强:理性看待温州资本走出去
www.zjol.com.cn  2004年07月08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温州是一个出故事的地方。20多年里,温州经受了风风雨雨的考验,经过了褒贬争论的历程,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艰难曲折,但温州人坚信“发展是硬道理”、“致富没有错”,他们始终坚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条主线上奋斗、拼搏,凭着温州人的精神和对市场经济的执着追求,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取得了“先发优势”,走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

    进入新世纪,温州又发生了不少新的故事,再次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历经20多年发展的温州,在新一轮发展中能否保持优势,如何寻求制度创新,怎样做到可持续发展,如何进行产业升级并建设生态型城市?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共温州市委书记李强。谈起温州,谈起温州人,谈起温州人精神,这位年富力强、性格直爽的市委书记如数家珍。对于褒,他呵呵一笑;对于贬,他亦不回避。看得出来,这位温州土生土长的市委书记,对温州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对温州的发展也有着独到的认识和深刻的思考。

    记者:近年来,国内不少专家学者以及一些媒体,对温州关注比较多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温州人“走出去”包括温州民间资本走出去的情况,另一个是温州目前的发展态势。请问,温州人“走出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其背后有哪些深层原因?

    李强:从温州20多年发展历程来看,“走出去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也是一个很独特的现象。温州人“走出去”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以“人力资本”即劳动力的形态走出去;后来,以制造实物形态的商品走出去;再后来,随着民间资本积累的日益雄厚,又以资本形态走出去;现在,开始出现品牌输出的现象,包括温州人品牌、企业品牌在外逐步打响。目前,温州人在全国各地约有175万人,投资达1760多亿元;创办的工业企业有18000多家。去年,在外温州人创办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所创造的GDP达800多亿,相当于温州本地GDP的70%左右。

    温州人“走出去比较多,各类生产要素大范围、大跨度、大规模流动,这是温州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结果。从深层次分析,温州人“走出去除了一些共性因素,也有个性因素。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资本逐利本性所致。温州充裕的民间资本需要向外投资寻求增值,这是经济规律,是必然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次,是宏观经济拉动。

    近几年来,中央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激活了温州人外出投资的欲望。第三,是独特的“文化基因”在起作用。温州独特的重商文化、山地文化、海洋文化和移民文化培育了温州人务实创新、不怕吃苦、勇于冒险和团结互助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温州人“走出去”的内源动力。

    记者:现在,引起外界争论的是,温州民间资本大量外流,有人称之为“资本外逃”。我们认为,“外逃”一词并不合适。资本有逐利的本性,哪里有利可图,资本就会向哪里流动。我们在媒体上看到您提出“温州资本是外扩”的观点,您能否详细阐述一下您的观点。

    李强:有些人把到国外投资叫跨国战略,把在国内投资叫做“外逃,我认为这是认识上的误区。中央几年前就提出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而有些人往往把“走出去,简单地理解为走到国外去。走到国外去肯定没错,但中国市场是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国内市场这一大块丢掉,那是非常可惜的。像温州这样资源比较贫乏、原来基础条件比较差的地方,现在民间资本比较丰厚的地方,民间商人比较活跃的地方,走出去包括资本走出去是一种必然。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区域之间经济关系更加紧密,竞争也更加激烈的情况下,发展的一个主要着眼点,就是要在更大范围内占用资源、占领市场。谁能够先行一步,占有更多的资源和市场份额,谁就能赢得主动、赢得胜利。现在,温州的一些企业和温州人到全国一些地方收购企业、参与开发,总体上看是一件好事,不仅温州企业和温州人自己挣到了钱,还为温州今后的发展积蓄潜能,促进了温州经济与各地的互动。应该说,“走出去”是温州企业、民间资本的经济扩张行为。今后,我们还要更多更好地“走出去”,包括资本“走出去”,更多地享用全国和世界的资源和市场。

    记者:您认为温州资本外扩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那么如何带动?要素的流动必然导致当地资源的紧缺。从经济发展实际结果看,您是否有数据来支持您的观点?

    李强:从现实情况看,走出去,有利有弊,但总体上是利大于弊。从有利方面分析,起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效应:

    一是企业扩张效应。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必定要注重内涵提升和外延扩张。这几年,温州有不少民营企业成长很快,有的企业到外地收购、兼并企业,有的在外建立生产基地,有的在外建立研发中心、营销网络,也有的在大城市学习和汲取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科学管理经验。通过这些途径,企业实现了低成本的扩张,进一步做大做强。可以说,凡是做得比较好的、成长比较快的企业,都有“走出去的因素;同时,凡是主动走出去的企业,一般都做得比较好、成长比较快。

    二是市场扩容效应。温州企业和温州人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络,这对温州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外温州人经销温州产品的年营业额达980亿元,占在外温州人贸易业销售额的1/3左右。

    三是财富积聚效应。温州人“走出去”,大多数都赚了钱,实现了财富积累。去年,温州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35元,明显高于周边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548元,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许多指标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走出去”。据统计,今年春节前10天,在外温州人从全国各地跨行汇到温州各银行个人账户的钱就有300多亿元。这些资金反哺温州,其作用是很大的。

    四是资源配置效应。温州的资源特别是土地、人才等要素资源缺乏,如果单纯利用本土资源,不可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走出去,就可以充分利用市内市外两种资源,以弥补自身资源的缺陷。目前,为温州服务的各类人才,温州所需的技术,企业所需的劳动力,很大一部分都是依靠市外。

    五是就业叠加效应。温州是浙江省第一人口大市,农村有大量的富裕劳动力。175万人走出去,他们绝大部分来自农村,接近温州农村人口的三分之一,这对缓解温州的就业压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且,这些人在外经商办企业,还可以为所在地创造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这对流出地和流入地来讲,达到了双赢的结果。

    六是良性竞争效应。温州传统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由于进入门槛低,极易形成过度竞争,部分中小企业由于无法承受日益增长的生产成本而往外迁移,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改善产业内部过度竞争格局,从而给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当然,“走出去多了,必定会影响本地GDP的增长、影响财政收入,也影响领导的“显性政绩。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如果出去能够发展得更好,赚更多的钱,使更多的群众富起来,这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要比GDP增长、财政收入增加更有意义。

    记者:在您看来,温州人利用两种资源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温州引进的内资不多,外资更少。这是否意味着温州的对外开放还不够,您如何看待外资问题?

    李强:从目前来看,温州引进外资确实做得不够。但是,对于外资,我们持这样一种态度:欢迎外资,但是引进外资必须能够提升我们当地的产业水平,能够带动当地向更高层次发展,并不是只要是外资,不管它有没有帮助,不管它有没有污染,我们都引进。我们引进外资并不是单纯引进资金,更重要的是引进项目、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观念。因此,我们既在努力“引资,更在慎重“选资。

    从政府层面来讲,我们要努力促进“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良性互动。既要积极鼓励温州人“走出去”,充分发挥温州人善闯市场的优势,更好地利用国内外、市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同时也要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实现在外的“温州人经济”与本土经济的互动发展。

  image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