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来自杭州首届宏志班的财富报告 揭晓高分的秘密
www.zjol.com.cn  2004年07月12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之一:宏志班高分背后的富矿

  “我想对我的学生说:自己就是自己的‘上帝’;我想对家长说:不要轻言放弃,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我还想对社会说:只要给孩子一缕阳光,他们必定会还你一片灿烂;我要对自己说:选择‘教育’,我今生无悔。”这是长河高中校长陈立群为《宏志》一书写的前言。

  的确,首届宏志班的成功是一笔财富!对于学生自己,有了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对于每一位家长,有了育儿励志的榜样;对于每一位教师,有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坚定;对于全社会,有一种叫“关爱”的美好情感在悄然生长。

  2001年进校,首届宏志班的中考平均成绩为457分,比市内最好的一级重高最低投档线低4分。三年一转眼,宏志班的高考重点率达到84.3%,全班平均分达到602分!

  “有一个余杭孩子考了602分,按照她平时的水平应该在630分左右。一天遇到他的初中老师,那位老师不敢相信,初中与这个孩子同等水平的同学,如今比他整整要差一大截。”校长陈立群说:“最近总有人问我,宏志班的高分从何而来?和他们是穷孩子有必然联系吗?老师在教学上又有什么得法的招数?我们计划再出一本书,挖出宏志班成绩背后的富矿。解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内在规律,是我们办班的初衷之一。”

  昨天,与宏志班几位老师聊聊议议,记者有幸对这笔富矿先睹为快。

  教育财富:一套有宏志班特色的栽培法

  秦慈田,宏志班班主任,被大家称作“又当爹又当妈的人”。这两天,他一直在为这群孩子的大学学费而奔波忙碌。问他这三年使了什么“招”,他匆匆回答了四个字:用一颗心。只有中午吃饭那会儿,才抽了点时间想到就说。学校老师们“用一颗心”创出的有宏志班特色的栽培法,在记者眼前渐渐明晰。

  “学生的成长,成绩只是一小步。这三年来,我说得最少的就是成绩。”秦慈田说,带宏志班的老师有一个共识,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心理素质、身体素质、道德品质、举止修养、眼界学识,各方面都上去了,成绩自然也跟着上去了。集思广益的宏志班教学方案,秦慈田将其总结为“三大工程”。

  强智工程:“可持续”地学习

  强智工程,用秦慈田的话来说,其实就是培养宏志班孩子“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从宏观上来说,高中三年每年的教学都有不同的重点:高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科学思维的方式;高二,建设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让每一个孩子为自己种一棵“知识树”;高三,在高一高二的基础上强化训练。这一细化目标使宏志班相当受益,“这批学生,高一进来就狠命用功,很多人都担心他们没有后劲,事实上,到了高三他们的成绩进步最大”,秦慈田说,高考成绩比最后一次模拟考还要理想。

  从微观上来说,就有很多见精神的细微之处了。

  每个星期五中午,宏志班都有一堂读报课,由班干部负责读媒体上的国际国内大事,全班来评。宏志班教室里有一个书架,语文老师从家里搬来20多本世界名著供同学们随取随看,还有学校为他们订的杂志书刊。因为生活条件受限,农村孩子阅读面不广,这些课外的教学方法,正是为了拓展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文化底蕴。高考语文总分150分,宏志班平均分达到111分,考取班级最高分的刘仲明甚至拿到130分的高分。

  进校时,这群农村的孩子英语基础普遍不好,是学习弱项。每个星期三中午,宏志班的教室就变成了“英语角”,每一位同学都必须用英语对话。英语老师把传统的你讲我听的英语课变成了七嘴八舌的讨论课,硬是把孩子们的弱项变成了高考中的强项,150分的总分,全班平均分也达到了114分。

  “今天你问了吗?”秦慈田对学生有一个要求,每天起码要问三个问题,提高他们的主动思考能力。“辅导时间,任课老师只要踏进宏志班就别想走出去,孩子们有问不完的问题,对任课老师来说简直就像面临随堂考。”对于“最会问的一个班”的评价,秦慈田很满足。

  能力培养的果实是甜的。秦慈田留意到一个现象,宏志班高一的时候最用功,晚上在厕所点灯看书,下课也坐在位置上苦读,这些都是高一的事,到了高三,已经掌握学习能力的他们自己也意识到,这样做没有必要。

  爱心工程:展现你的爱

  爱心工程,其实就是宏志班自己的帮扶工程,大家手拉着手携手共进。在宏志班流行着一句广告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学习上,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结对子,好学生自愿报名,晚自修前半个小时,每天都有15对“师生”在教室里你教我学。这份辅导名单还是机动的,成绩好的同学是随叫随应。

  生活上更不用说了,各个寝室里最醒目的标语就是“我们是一家”。叶晓波同学在《相亲相爱》一文中透露了发生在寝室里的一个小插曲:记得那次国庆放假,小朱的家在淳安,太远了,她便一个人留在了学校,而我们七个人却赶着回家。走之前那个晚上,我们七个人商量后各自写下了一封信藏在寝室里,然后七个人轮流每天打一个电话给她,暗示她藏信的地点。为的是帮她排遣寂寞,带给她安慰。给她打电话时,我觉得很幸福很开心。

  刘仲明在《宏志》一书的文章中为这个集体总结了八个字:“敬业、乐群、自信、关爱!”

  健体工程:焕发青春活力

  当年高一新生军训,部队的官兵都会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班的学生特别矮。与同龄的孩子排在一起,宏志班的学生肤色偏黑,个子矮小。他们太需要营养,太需要阳光。

  高一,宏志班就有了一项健体工程,学校既关心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也关心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除了要求孩子们持之以恒地锻炼,学校还提供了免费的营养保证和医疗保证。

  心理健康就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工程。病、残、灾的家庭让这群孩子自卑压抑,封闭的生活环境让这群孩子孤僻自闭,农村的生活背景让这群孩子有一些欠缺的生活习惯。心理健康课通过个别辅导、讲授、讨论、小品表演、主题班会、集体生日等集体活动,灌输、引导孩子们一步步走出心理阴影,并使孩子们在待人接物、举止修养、生活习惯上有了彻底改观,一位学生还曾风趣地对秦慈田说:“老师,好像我们也被‘城市化’了。”

  精神财富:精神力量是最大的发展潜质

  “一个人的精神力量究竟有多大?贫穷,究竟与成绩有没有内在联系?”宏志班取得这个成绩,校长陈立群一直在自问自答:“一个人的精神力量不可限量啊!贫穷,的确是这群孩子的内在动因。知识改变命运———对于他们来说是生活的最高目标,读书成了他们改变命运的内在需要,在这种需要的激励下,他们自发地学,主动地学。无论前面的路有多么艰辛,只要给了他们机会,他们会一往无前。”

  副校长黄银尧,首届宏志班三年的物理老师。在教学中他最大的感受是:别班的孩子吃东西不会嚼,你只有嚼碎了喂;而宏志班的孩子,你只要把东西给他,他自己会嚼。上宏志班的课经常会有长时间的自修空间,只要提炼一些关键知识,其他的他们自己会学;作业试卷只要挑几道难题批批,其他的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早就自己消化了;物理实验课索性从来不讲,孩子们自己预习,自己动手,只有遇到瓶颈黄银尧才“出马”;别看孩子们吃的能省就省,但参考书买得绝不比别班的少,几乎每堂课都能递上来挺有点难度的题,做老师的非得下一番功夫才能解答,自从教了宏志班,自己的业务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好的学生也能培养好的老师”。黄银尧由衷地感叹,“我要学”的主观意识,调动出来的进步潜力无可限量!

  社会财富:无私的爱让你我变得富有

  长河高中宏志班2001年诞生,就读宏志班的学生多是来自单亲家庭和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家庭,还有孤儿。浙江华业控股集团、浙江万利集团出资资助了宏志班学生的全部学费与生活费;市教育局把宏志班当作实事工程,一直关注这些孩子的成长,每年拨专款补足孩子的生活所需;市教育局领导每年都参加宏志班的开班夏令营活动。“不要总是带着感激去生活,我们不求回报”,多位不知名的社会人士在汇款单上留下简短一句话,温暖了百余名苦孩子的心。

  是社会无私的爱给了这个集体生命,给了这些孩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可能。宏志班的存在,是一种励志,是一座丰碑,是我们这个社会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千里之外的牵挂

  刘敏,内蒙古海拉尔市呼伦贝尔人民医院的一名年轻女医生。昨天之前,还被校长陈立群误认为是学生文章中所称的“叔叔”。三年来,“他”孜孜不倦地从遥远的内蒙给孩子们寄信,寄心理辅导材料,还有汇款。材料在班主任秦慈田手中快有《辞海》那么厚。

  宏志班毕业前后,刘敏好不容易登上长河高中的网站,并邂逅了陈校长。因为共同的牵挂,两位素不相识的人如同故友。

  记者昨天从网上摘录了几段刘敏的留言:

  “通过电视新闻结识宏志班的学生已经近三年,在这些孩子身上我学到了一种精神,那就是坚持的力量。今天是我政治生活新的开始,我成了一名预备党员,我想在人生的又一次转折中寻求新的目标。

  “今天是同学们的毕业典礼,我多么想去,只想看一看这些为改变命运而拼搏的孩子,还有辛勤的老师。

  “我已决定,不久的未来,我将只身一人来杭州创业,凭自己较强的技术在医院找一份工作,然后为宏志班的孩子专门开设一个心理辅导室。宏志班学生的心理辅导问题我包了。”

  一份感人的遗嘱

  浙江医科大学退休教师任奶奶在广播中听到宏志班学生的故事后,毅然决定停止治疗自己的绝症,并主动与街道、司法部门联系,立下遗嘱,表示过世后要将自己的房子卖了捐给宏志班,“让每人每天都能吃到两个鸡蛋,增加营养”。随即又风趣地说,自己第一次立遗嘱,没经验,决定让校长支配这笔钱。

  在给任奶奶的信中,陈水珠哭着写道:“言有穷而情无终,亲爱的任奶奶,我希望那两个鸡蛋永远为您保留着,我们永远都不吃。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刻苦学习,好好做人,勇敢面对挫折,因为我们坚信世界充满爱!”

  得知宏志班的每一个孩子都在为学费发愁,许多好心人纷纷来电,要求资助他们上大学。目前已有19名孩子的大学学费有了着落,这些好心人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只求帮助他们踏实地走上高等教育的路。而孩子们反复说着一句话:“滴水之恩,我们会涌泉相报!”记者临走时,浙江师范大学外语学院16名大学生走进长河高中,他们自愿为宏志班的农村孩子进行英语辅导。

  校长陈立群希望通过杭州日报向每一位关怀爱护宏志班的人致意:因为你的一颗善心,社会又多了栋梁之才!

  之二:一个穷孩子的光荣与梦想

  “生命本是个礼物。一个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也难于避免不可抗拒的不幸,却可以决定自己的路怎样走。”这是建德市一名普通的农家娃刘仲明最钟爱的一句话。也正是这个在苦水里泡大的穷孩子,在今年夏天,给所有关爱他的人们回馈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今年高考总分692分,以全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杭州长河高中首届宏志班光荣毕业。

  如果一切顺利,他将背起行囊到心仪已久的清华园继续求学,向自己的梦想之路坚挺前行。

  7月10日,杭州日报记者专程赶到建德市航头镇航头村的刘仲明老家,追寻刘仲明的成长足迹,咀嚼刘仲明的成长故事。

  全村人的骄傲

  这是一个烈日当空的午后。

  在航头村刘仲明的家里,已坐了一圈人,他们中有刘仲明母校的老师,还有村里的干部。他们是专门向刘仲明道喜来的。

  航头镇航头初中的外语老师吴洁军评价刘仲明是“至今最引以为豪的学生”;而社会科目老师叶志娟印象中的刘仲明“功课一直是全班第一名,每次考试跟第二名相差20多分。”

  在座的人里,最得意的莫过于村主任王利民,“仲明的分数比我们建德市的最高分还要高十多分咧。这是我们村的头等喜事”。

  也就在刘仲明查到分数后的第三天,村里专门在建德市电视台点歌节目里给刘仲明点了一个小时的歌以示庆贺。村里还准备在他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为他摆一摆庆功宴。

  面对众人的褒奖,坐在中间的刘仲明却显得有些平静。这是个身材瘦削的男生,今年20岁,1米72的个头却只有51公斤。他指着身后长桌上一盘中午吃剩的红烧肉打趣道:“以前在家很少吃肉,这两天吃的红烧肉,算是对自己的一种犒劳吧。”

  记者打量了一下刘仲明的家:这是个没有完工的二层楼房,听说还是10年前盖的。砌墙的红砖头裸露在外。楼上没有建好,成了堆放木头等杂物的仓库。家里仅有的家具也是父母亲20多年前结婚时打的。在刘仲明的屋里,只有一台迷你电风扇和一台去年刚买的长虹彩电,这也是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在他床上摆着上下册的《基度山伯爵》。刘仲明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说:“我这些天,抓紧时间,多看几本世界名著,给自己充实点东西。”

  一路走来不容易

  采访当天,刘仲明的妈妈、姐姐并不在家,而是到建德市一家美容店打工去了。刘仲明带着我们找到了妈妈和姐姐打工的地方。

  在摄影记者的帮助下,刘仲明和妈妈、姐姐照了唯一的一张全家福。“我这辈子最遗憾的是没跟爸爸合过影。”刘仲明眼角湿润。

  刘仲明父亲的去世,一直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隐痛。

  那是1999年的一天,凌晨三点多钟,父亲跟往常一样,准备把地里摘的菜拿到街上去卖,却突然“哎呀”叫了一声,昏倒在地。睡梦中的刘仲明被哭喊的母亲弄醒。几十分钟后,从医院里传出父亲去世的噩耗。刘仲明回忆:当时站在从医院抬出的父亲遗体旁边,很长时间才哭出声来。

  那一年,刘仲明还正在航头初中上初一。让老师、同学想不到的是,刘仲明在父亲去世的第二天,又背着书包进了课堂。只是一向不爱说笑的他比以前更沉默了。也就是那一天,他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写下这样的一句话:“什么是成功的人?就是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慈悲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的人。”并以此为座右铭。

  此后,他一头扎进了书本里,从知识里找到了力量。跟同龄人喜欢玩电脑、看动画片相比,刘仲明最大的爱好只是看书。在长河宏志班求学的空隙,他时常会溜达到书店里泡上一天。他说,自己最喜欢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励志小说,从主人公保尔身上学到了很多。

  而刘仲明并非是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在他家里,记者看到了10多本奖状、证书。既有参加征文比赛,又有参与社会实践的成果鼓励。

  而刘仲明的母亲王志香———一位只有小学文化的农家妇女———对儿子的评价,除了读书不让人操心外,还很懂事。

  自从刘仲明父亲去世后,他们家的日子过得更加清苦。王志香在农田里忙里忙外,后来为了能多贴补一点家用,干脆进城打工。而学习一直优秀的姐姐,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在上完高二后也辍学打工去了。王志香说:“每年给在宏志班求学的儿子寄去500元钱,可到学期末,儿子总要揣着200多元钱回家。”

  榜样的力量

  填报志愿时,刘仲明报考了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去清华园读书一直是他的一个心愿。刘仲明说,上大学每年的学费要5000多元,再加上住宿费、生活费,一年少说要1万多元。

  所幸的是,刘仲明的学费现在已有着落。村主任王利民说,村里从1998年就出台了奖励政策,考上全国重点有2000元以上的奖励;一般重点500元,以次类推。刘仲明在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将有机会领到村里的最高奖励———5000元。

  还不仅如此。王利民借助自己的关系,为刘仲明筹齐了1万多元钱。“仲明只要好好读书,为村里人争光,学费的事情有我们呢。”王利民拍着胸脯说。

  而刘仲明,这个从穷山村里飞出来的“土凤凰”,这个从宏志班里走出去的高才生,已经成了村里人学习教育后辈的活生生的榜样。在航头村,村民们无论是在街口树阴下纳凉,还是在老年活动中心聊天,“刘仲明”都成了口头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在这里,我们也祝愿刘仲明在以后的路上越走越好!

  学生档案链接
  葛晓岚

  家庭经历:葛晓岚从未见到过爷爷奶奶。上幼儿园和小学时,母亲和父亲相继去世。就读宏志班不久,外婆也去世了。如果还可以算有个“家”的话,只剩下80高龄的外公和她。

  高考成绩:理科649分

  励志格言:倘若一个人处于黑暗的阴影中无法自拔时,那么他需要的只是一线光明,哪怕只是微弱的一点,也能指引他走出黑暗,朝着那一点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这一点光是爱,别人对他的爱,亲人的爱,友人的爱。

  更是他对别人的爱,对世界的爱,对人生的爱!

  董永军

  家庭经历:父母离异,董永军判给了父亲。父亲嗜赌如命,本来就穷的家更困难了。最后作为一个“家”唯一象征的房子也倒塌了,父亲随即出走,董永军成了一个没有家的孩子。

  高考成绩:理科526分

  励志格言:在一只装满沙子的碗里还能倒入一碗水,这是因为具有流动性与渗透的物质在前进过程中不断地发现空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也是一样,也要不时地去发现其中的漏洞并加以填埋。我认为,时代的进步也是因为这样。

  张芳菊

  家庭经历:1998年,家里的顶梁柱父亲走了,数万元的债务压垮了这个家,过度的操劳让母亲的脸上刻下与年龄极不相符的皱纹。而张芳菊的刻苦却是村里出了名的。

  高考成绩:文科579分

  励志格言:我听过了,我忘记了;我看过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领会了;我思考了,我超越了。

  蒋慧娣

  家庭经历:家住偏僻的小山村,一个从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学校只是从前的小庙,隔壁一间供着菩萨,观音寿诞的日子学校格外热闹。小学里,蒋慧娣的成绩从未超过60分。

  高考成绩:文科633分(全省267名)

  励志格言:不能试验,你只有两个选择:做,或不做。

  进了宏志班,我也开始为我的理想而战,抱着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积极进取。所以我也做到了,成全了我的理想和家长、老师的期待。

  陈水珠

  家庭经历:亲生父母是谁,陈水珠至今不知道。养父母家境穷困,父亲更有重疾。刻苦努力认真尽职的陈水珠被同学们推选为首届宏志班班长,省级三好学生。

  高考成绩:理科632分

  励志格言:我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父母为我穿衣,社会为我打扮,我要尽一切力量贡献社会,然后赤裸裸地离开。

  抢占生命的制高点,让生命大放异彩,将是我不渝的追求。

  image


来源: 杭州日报  作者: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