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洞的入口就是宝石山的山脚,从山脚的草坪、凉亭一直到山上的各个“洞口”,一直都是最市民化的晨练去处。空气清新,景色堪称优美,所以不少人都喜欢早起到此处爬山锻炼,舞拳、练剑、跳操、练书法等种种有益身心的活动都得以在此处亮相,山脚的凉亭还是一大帮子越剧票友们切磋唱功的常驻地点。而现在,在这一大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中,出现了一群专攻美声和民族唱法的中老年队伍,他们都是多年的声乐爱好者,离退休之后在此处找到了发挥的“舞台”——早起练嗓子,定期组织演出,不但拥有了每次都来看他们演出的拥趸,其中几位资深的发烧级人物旗下更是追随者众,每日清晨在宝石山上的各个“洞口”相互唱和。
寻访 7月9日上午7:00
早晨七点的宝石山脚,已经是一派热闹景象了,黄龙洞门口两岸咖啡那些露天的、讲究情调的桌椅都被晨练的人群所盘踞着,边上的一间杂货店则在出售豆腐干、拌面等等,散发着深深的市井气息。
为了寻访传说中的民间歌手,我们决定爬山。在上山的口子上,空气显露出清冽怡人的特性来,有一阵我们要寻找的歌声适时地出现了。
在下山的人群中,我们看到一位身着黑色T恤,40多岁年纪的男子步履稳健地大步而下,旁若无人地放声高唱,歌词就听出了“大地啊母亲……”这么个大概,但是歌声堪称雄厚嘹亮,气派十足地在这条下山的小路上回荡着——果然就是一位练美声的,这位看来是已经结束今天功课下山来了,不过还未尽兴,所以边走边唱。
不过这对于早晨的宝石山来说,还只是歌声的开始,再往上行进十分钟左右,我们听到了又一阵“仙乐飘飘”,这次唱的是我们熟悉的曲目,《青藏高原》,可以听出是一个高亢投入的女声和一个较为沉着的男声,俨然成了这山谷中的主旋律。循声而去,在栖霞洞,我们找到了这支由一男一女组成的合唱小分队。等到一曲唱毕,又有两位有些年纪的女士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于是歌声又再度响起。看得出来他们相互熟络,领唱的中年男子被称做“王工”,他字正腔圆地唱着,时而有节奏地晃动手中的折扇,正是这个合唱小分队的领军人物。正当我们打算上前与他攀谈的时候,王工唱完了,心满意足地合起折扇,“上班了!”,顾自拎包走了。
赵歌:美丽的环境和好心情让我想唱歌
这时候,其他角落里的歌声又渐次响起,在山谷中互相唱和。在《青藏高原》之后,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是草原民谣。随着民谣出现的是一个高大的身影,此人的歌声听上去特别专业,出场也比较独特,是独自一人悠然自得地在山路上往上踱步的,和他的歌声一样不紧不慢,周围的人跟他打招呼,管他叫“赵老师”。
这位赵老师名叫赵歌,退休前是沈阳军区文工团的男中音歌唱演员,称得上是这群美声爱好者里的专业级选手。早起练嗓子的赵歌穿着蓝色宽身T恤和肥大的青色裤子,显露出与他56岁的年龄不符合的哈韩作风来,但是配合他高大的身型和一派艺术工作者风范,倒也是恰到好处。
因为女儿女婿在杭州工作的缘故,退休以后,赵歌也就移居杭州,因为就住在宝石山脚下,所以每天都上山来散散步,练练嗓子,怡然自得。作为专业演员,赵歌说唱歌这件事是很讲究环境和心情的,“孩子过得好,我们老人也就没什么愁事了”,赵歌说,“而且我去过很多地方,觉得再也没有哪里能像杭州这么美了,美丽的环境加上好的心情,自然就让我想唱歌”。
赵歌告诉我们,这座山上经常在唱的有20来人,都是离退休的中老年人,有纯粹爱好唱歌的,也有像他这样有专业背景的,当然,这是他筛选过的可以领军的人物,“再加上一些跟着瞎唱唱的,就更多了”。其中有一位“陈老师”很是资深,在宝石山和孤山还带了差不多四五十个学生,教他们发声、唱法什么的,这山上就老有人等着陈老师。
演出
7月10日下午2:00
在前一天的采访里虽然没有等到传说中的高手“陈老师”,但是我们打探到,这些高手们会在每个星期六、星期天的下午在山脚下的亭子里聚会、演出。
7月10日,星期六下午一点,我们到达黄龙洞的时候,这个亭子里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越剧“票友会”,结果一打听,我们居然发现越剧票友阵营里也混杂着等着听美声的,他们说,“每个星期都有演出的,要两点左右来”。
身在曹营心在汉地听了一阵越剧以后,两点钟,越剧迷们曲终人散,我们在前一天见过的“美声派”人物们渐次出现。王工来了,原来他是一位在职的工程师,赵歌也出现了,他今天的打扮正式多了,王工旗下跟着学唱歌的几位也都到场。我们还碰到一对特意找过来的老夫妻,“原来你们今天在这里活动,刚才我们还上山去找了”,那位大爷说。因为经常到这里爬山而知道了有这个演出以后,他们每次都赶来看。一个温州文成过来打工的吴先生看他们表演已经一个月了,有经验地抢占了最好的位子,他说:“我每个周末都过来看他们演出,他们唱得很好,而我也能在这里过得很开心。”
姜之敏:我们的合唱团叫“青春年华”
听说有记者到场采访,负责出面介绍情况的是这个合唱团里最活跃的文艺骨干姜之敏。“我们给这个合唱团起了个名字,叫青春年华”,姜之敏说,“因为我们都还有着年轻的心,每次演出开场,先要唱的就是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这个合唱团的十几名成员大部分是退休的教师、文员、工程师等等,最初是个人零散地在宝石山上发声唱歌。直到今年,他们聚在一起成立了“青春年华”合唱团,把周三、周六、周日的下午定为活动时间,于是宝石山脚的凉亭成了他们朝花夕拾的舞台。
退休前是一名财会人员的姜之敏是演出的主持人,每次开场她都爱说的话是,“岁月抹去了我们的容颜,但抹不去我们年轻的心”。看得出来,为了演出,她是精心打扮过的,鲜艳的碎花连衣裙加上一件紫色的薄纱开衫,中跟黑皮鞋,棕色墨镜,还化了淡妆,看上去比她56岁的实际年龄年轻多了。“老了就喜欢穿得鲜艳些,给西湖山水增添点光彩,也给自己好心情。年轻时没这个条件,那时候都只能穿一些蓝色、黑色的衣服”,姜之敏说。唱歌是她从小的爱好,至今回忆起上学时参加各种文艺演出活动时的情景她还是一脸迷醉,那时流行的《我的祖国》、《英雄赞歌》还是她的最爱。她说现在参加了老年大学学习唱歌、书法和绘画,可合唱团的活动是她最期待的,“我喜欢在这里唱歌,周围观众说好,就兴奋地唱得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