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钱塘人物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一个藏族男孩和志愿者的情缘
www.zjol.com.cn  2004年07月19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image
郎加足(左)和巫雪峰

 
   K351次列车带着100多名浙江大学生志愿者,从杭州奔赴成都。在这支队伍中,有一位随行的17岁藏族男孩,叫郎加足。郎加足穿着T恤衫、旅游鞋,背着大大的背包从衢州站上车,他要回家过暑假。要不是随行老师介绍,我们根本看不出他是藏族人,更不知道他和浙江的大学生志愿者有一段不解的缘分。

    郎加足出生在四川阿坝洲松潘县川主寺镇一个藏族人家,父母是牧民。小学毕业后,郎加足就辍学了,一辍就是5年。去年秋季,郎加足享受到当地福田中学对特困生每月50元的资助,重新背起书包走进了学堂。“我特别想念书。”凭着这股劲儿,郎加足说服了家人,成为他所在寨子里第一个上初中的人。

    “一上学就遇到了巫老师,他就像我的亲哥哥。”郎加足说的巫老师,就是去年第一批赴四川的浙江籍大学生志愿者巫雪峰,他在福田中学教数学和历史。“巫老师对我们要求格外严格,时常督促我好好念书。”郎加足说,5年的牧牛几乎让他忘记了小学时学到的所有知识,是巫老师的严格教育让他把学业一点点补上来。学期结束时,他的成绩已在班里名列前茅。

    “和巫老师一起来松潘的还有3个志愿者,他们成立了松潘志愿者助学会,他们去村民家里调查家庭情况,给贫困学生募集助学金,我的学费就是巫老师他们帮我交的。”他说,巫老师给他们讲历史故事,也讲现在的故事,讲外面的世界,讲老家浙江。

    “去年底,巫老师联系了他的母校衢州石梁中学,资助我们藏族孩子去浙江学习,我很幸运被选中了。”寒假到来的时候,郎加足在巫雪峰的带领下和另外两个女生一起来到了衢州市石梁中学。“这是我第一次离开松潘,大年夜,石梁中学的校长和巫老师带着我们去了衢州最好的饭馆,我们还去了普陀山,第一次看到了大海。”描述起这些,郎加足高兴得手舞足蹈。“刚到衢州的时候,我穿的都是藏袍,后来学校送了新衣服、鞋子,每月还给我150元的生活补助,免了学费。一个学期过得很快,我学了很多东西。”郎加足拿出一个信封,里头有他刚来时身着藏袍、脸带高原红的留影,有他和新同学的合影,有他喜欢的卡通图像,还有一份成绩单,上面写着班级排名17位,他说他要把它带给巫老师看。

    在列车上,健康开朗的郎加足为志愿者唱起了藏语歌曲《敬酒歌》,“扎西德勒”的歌声回荡在整节车厢,郎加足说他要祝这里的哥哥姐姐“吉祥如意”。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沈宇翔通讯员李强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