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未成年人从后门进 暑期网吧大玩“狸猫换太子”
www.zjol.com.cn  2004年07月21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网吧不能接纳未成年人,这些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应当在入口处的显著位置悬挂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并要对上网消费者的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进行核对、登记;网吧的每日营业时间限于8时至午夜12时;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院)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暑假到了,这些网吧的情况又会如何呢?为此,本报记者对杭城的网吧分别进行了暗访。
    
  怪事
    
  未成年人上网从后门进
  
  时间:7月17日13时至15时
  
  地点:杭州中河中路某网吧
  
  7月17日13时,记者来到了位于杭州中河中路临街门面二楼的某网吧。炎热的天气似乎丝毫没有影响网迷上网的热情,通过狭长的楼梯,幽暗的大厅里人声嘈杂、座无虚席。一眼望去多是一群在“专心致志”打游戏的年轻人,他们带着耳机,懒散地靠在椅子上,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样子。
  
  网吧的柜台是在一条长十米左右走廊的尽头,透过窗帘微微射进来的阳光,记者猛然发现,在这群打游戏的网迷中,居然杂夹着四个看上去十四五岁模样的少年。他们个个聚精会神地坐在屏幕前,其中一个身边还围了几个同学,显然是他的“智囊团”了,娴熟的键盘操作,足以证明他已经是CS游戏中的高手。
  
  记者来到柜台前登记时,老板娘很严肃地让记者拿出身份证,她指指放在旁边的“民警警告”牌。记者拿出身份证,在老板娘给记者登记的时候,记者随口问了句:“是不是每个人都要身份证?”
  
  “是的,这还用问!”老板娘的口气很不友善。但话虽如此,那些学生模样的孩子是怎么进来的呢?记者带着疑问打算一探究竟。
  
  记者找了个靠近门口的位置坐下,这里可以观察进出的人。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可是这群初中生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他们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还不时和身边的同伴交流着经验。
  
  一小时之后,记者起身走动,发现在网吧里离柜台较近的地方,又多了几个少年,甚至还有两个小学生模样的人,大概也就十二三岁的样子。一个戴着黑边眼镜,理着小平头的学生坐在电脑前,快速地敲着键盘,屏幕里出现的是CS中血腥的场面。另一个看上去更小的学生坐在旁边,胸前还抱着书包,他不断用手指着屏幕,“这里,这里!”指导着同伴该怎么开枪。
  
  他们是怎么进来的?怎么刚才记者在门口没有看见?正在记者疑惑的时候,柜台旁边的布帘被人掀起了,又进来几个少年,他们只和老板娘打了声招呼,就很熟络地坐到了角落的位置上。
  
  这一幕终于让记者明白了为什么无缘无故地多出了这么些人。原来这些所谓的“老顾客”都是从后门进来的,所以即使记者再怎么一眼不眨地盯着前门还是没有用。两小时后,三个初中生开始起身离开,记者也马上下网跟着他们。
  
  “今天这么早?”老板娘问他们。看样子老板娘和他们很熟。一个背着书包的初中生笑着回答:“等一下还要上课,没时间了。”老板娘没有说多少钱,他们很自觉地给了20块钱,掀起帘子走了。记者也正想跟着他们下去,老板娘却警惕地拦住了记者,“你们干什么?”
  
  “下楼啊,他们不是往这里走的吗?”记者说。
  
  “前面前面,这里不是的。”老板娘不由分说地把记者支开了。在记者离开的时候,网吧里至少还有四五名未成年人在上网。
  
  记者绕到后门查看。在荒废的房屋边,模糊不清的“网吧”两字被钉在墙上,旁边的红色铁门半掩着。记者在后门守了半小时,在这条人迹稀少的小巷没有一个人下来。
    
  忧虑
    
  网吧开在了学校两百米之内
    
  时间:7月15日晚7点和7月16日9点
  
  地点:杭州德苑路某网吧
    
  7月15日晚上7点,记者来到位于杭州德苑路的某网吧。形形色色的网络游戏宣传画一直从楼梯口贴到网吧门口。而“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却在拐角的一侧被“传奇人物”的宣传画包围得密不透风。
  
  晚上上网的人很多,管理员娴熟地拿着顾客递过来的身份证在电脑上登记,而当记者将借来的身份证递给她时,管理员竟然根本没有抬头确认人和身份证是否吻合,就很快地将其登记上去。
  
  网吧里面的格局是左右两大块,中间留一条小道供上网的人出入。在此上网的人以男性居多,不时听到有人玩游戏时发出的呵斥和咒骂声。再往里走,记者发现三台相邻的电脑前面坐着三个吸烟的青年男子,其中一个还将腿悠闲地搁在了电脑桌上。记者在他们身边挑了个位置坐下后,没过多久身边就开始“云雾缭绕”起来,记者见状便与吸烟者攀谈起来:
  
  “你不知道网吧里不许吸烟的吗?”
  
  “又没关系的,周围不是有很多人在吸(烟)嘛!”(记者环顾四周发现果然有很多“瘾君子”,而不远处的管理员却对这些熟视无睹)
  
  “万一着火怎么办呢?”
  
  “怎么会着火呢?只要自己小心一点就可以了嘛。”吸烟者顿了顿,继续说道,“着火肯定是自己不小心造成的,我是肯定不会这么不小心的。”
  
  正说话间,一名中年男子走过来询问我们是否需要吃点什么,他很热情地指指后面的拐角处表示网吧里可以提供食物,并“现炒现卖”。
  
  当记者打开浏览器开始上网时,发现屏幕上设定为主页的是一个电影网站。记者随手打开其中的“言情剧”单元,发现其中只有三部电影,片名分别是《芳心的放纵》、《十七岁初体验》和《新郎上错床》。
  
  半个小时后,记者便离开了这个生意兴隆的网吧。
  
  记者发现这家网吧所处的街道直通到德胜小区的南面4号门,沿着街道徒步往前不到两百米就看到了德胜小学(位于德苑路96号)。时值暑假,学校里虽然没有了平时学生们熙熙攘攘的身影,但仍有三三两两的孩子在附近走动。
  
  记者查阅了相关文件后发现,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院)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而据记者观察,这所网吧却正好设在这所小学的两百米之内。
    
  意外
    
  午夜12点后的通宵网吧

    
  时间:7月17日晚上11点至次日8点
  
  地点:杭州教工路文一路口某网吧
    
  杭州教工路文一路口这一地段网吧云集,在两百米左右的一条路段上就有七八家规模不小的网吧。记者在这些网吧中随机选取了一家进行暗访。
  
  晚上十一点,记者来到一家位于教工路文一路口的网吧。它有两个进口,一个在文一路,一个在教工路,教工路的那个进口在7月14日后开始关闭,只剩下文一路上的这个进口了。
  
  登记之后,记者就在里面找了个便于观察的位置坐下。网吧里的顾客大多是年轻人,绝大多数在打网络游戏。
  
  在十一点半后,有个男性网管开始在网吧里不断走动,在每个顾客身后停留一段时间,一直到十二点。其间,有两三个人结账离开网吧,其他人还是很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不动。网管巡视了几遍,到十二点半,他问了一句:“没有人要走了吧,我们要关门了!”没有人回答他,他就离开了,往楼下走去。过了一会,楼下传来铁闸门拉下的声音。
  
  这时网吧里还有将近30名顾客在上网。
  
  到了凌晨两点,有人叫服务员泡方便面,有人到登记处买饼干和饮料。登记处弄了个小吧台,陈列着很多食品,大多是方便面,饼干和饮料一类的东西,吧台边上还有一个小型冰柜。
  
  记者向身边的人询问可否出去吃点夜宵。他回答说:“当然不可以了,网吧的门都已经关了,你就买点饼干或泡碗方便面将就吧,这是规矩!”
  
  记者又询问他还有哪些规矩。
  
  他说:“你第一次通宵啊,现在规定网吧是不可以通宵营业的,所以过了十二点就关了门,但里面的人照样可以通宵上网,久了也就变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既然来通宵就不能中途退出,你上到一半不想上了也不能出去的,只能在这里等到天亮了。”
  
  记者问他,万一发生意外怎么办?
  
  “意外,不太可能吧,你多虑了。不过,我也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应该不会有意外的,管他呢!”说完这个网虫就点上烟,只顾自己打游戏去了。
  
  这时,还留在网吧的都是男性顾客,他们多数在打游戏,有传奇世界、泡泡堂、奇迹等,有的在边锋上打牌,也有少数在看电影。
  
  到了早上七点半,有两个人起来结了账,可是却出不去。原来楼下的铁门还没开,钥匙在管理员手中,他对想出去的人说:“你们再等一会吧,要么找两张椅子躺一会,我们有规定的,早上八点开始营业,我会在八点准时开门的。”

  image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文/本报通讯员 徐静 实习生 杨莉 蔡蕊 摄/本报记者 吴国方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