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天是大暑,骄阳似火。走在马路上,炙热的空气仿佛一点就着,让人窒息。但在我们这个城市中,我们的身边,有那么一些特殊行业的人,为了这个城市的建设,为了他人的平安,为了更多人的幸福生活,他们勇敢地顶着烈日,在室外五六十摄氏度甚至七十摄氏度的高温下,兢兢业业地工作着,汗水无声地渗入脚下的土地。从今天开始,我们的记者走进他们的工作,共赴高温,感受他们的平凡和不平凡。
昨天一大早,极具穿透力的阳光就预示着这是火烧火燎的一天。闷热到窒息的感觉让在烈日下出行的人们倍感痛苦,许多人都选择待在空调房里或是阴凉的地方而不愿出门。中午12点,记者前往杭州萧山机场,在停机坪上感受了给客机“体检”的机务维修员的艰苦工作。
地面温度近70摄氏度
刚进入停机坪,记者就立刻感觉有一股灼人的热浪袭来,偌大的停机坪上没有任何的遮挡物,水泥地面上漂浮着高温引起的雾气。机务维修保障部的陶副经理对我们说:“这里的地面温度绝对有60摄氏度了,午后1点到2点还会更高,今天估计会有近70摄氏度。”由于没有戴墨镜,记者的眼睛感到刺痛,露在外面的手臂皮肤更是直接受着烈日的强射,火辣辣地疼。
机务工程建权“全副武装”着:帽子、太阳镜、长袖衣服、长裤、手套,只有脸上露了出来,淌着大颗大颗的汗珠。黝黑的他笑着告诉记者,这是他们的“职业装备”,主要就是为了防晒。中午12点多,地表的温度直线上升,他们用来固定飞机的轮挡已经火烫。
一架客机“体检”30多个项目
程建权从昨天早上7点50分就开始了第一班次的接机工作,中午12点,他已“接待”了第7架班机。干接机和维修工作已12年的他,说完话就绕着客机,开始检修起这班深航的飞机。在地上摆放的飞机过站维护工作单上,记者看到包括机身检查、货舱检查、起落架检查等30多项检查内容,而夹着工作单的铁皮板也因为太阳的暴晒而变得非常烫手,没法摸。在火烫的太阳底下,程建权按着维修单上的程序,一项一项地仔细而认真地检查着。什么叫“豆大的汗珠”?这回见着了,“豆大的汗珠”不断地从他脸上滚下来,程建权以手臂当手巾,不断擦汗。在维护工作单上填写完检查结果后,他又快步跑上了客机,进入机舱检查。
前前后后忙碌了30多分钟后,程建权终于做完了所有的检修工作,他抽空跑到刚才停放在空地上的自行车边,拿出上面的矿泉水,咕噜噜地喝了几大口,边喝边告诉记者:“我们几个维修人员从早上8点工作到现在,两箱矿泉水都喝光了。衣服常常是湿透了一次又一次,有人都得皮疹了。”程建权打趣地说:“以前我们也试过防晒霜,但是没用啊,流出来的汗早把它冲刷掉了。”
高温考验才刚刚开始
程建权告诉我们,这里一共有17名维修人员,一般两三个人一组,轮流作业。他们要在飞机抵达前15分钟在停机位上等待,然后再进行半小时到一小时的例行检查。由于停机坪较大,到七八百米远的远机位等待时维修人员就要顶着烈日骑自行车前往,而远机位没有一点可以遮挡的设施。遇上飞机误点,多等半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而他们只能就像练兵一样站在原地干晒,那时,热气在四周蒸腾,胸闷、气闷,真叫难受。
今年,航线增多了,航班也明显增加,这段时间日航班量增加了10%,每天大约有85次航班要停靠。平均下来,每组人员要负责近30次航班的维修检查,这意味着机务工作人员有更多的时间要待在太阳底下干活。
当记者目送这架班机缓缓驶离停机坪时,已经是下午1点多了,正是机场停机坪最热的时候,地表温度明显升高,记者也早已汗流浃背,脚踩在水泥地上,觉得地面都已经发软了。一直走出停机坪,记者才舒了一口气。程建权说,今年比以往热得早,按照以往的经验,杭州八九月份将会更加炎热,艰苦的日子还只是开了个头。但能让每一班飞机安全地升空,是他们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