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宅残存“文革”遗迹
www.zjol.com.cn
2004年07月23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个“忠”字放着光芒,“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几个字依稀可见。近日,在余杭区闲林镇里项村童家百年老宅发现一处文革遗迹。有专家认为,“文革”作为中国现当代史中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其遗迹具有独特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清末民初童家老宅
这是一座占地100多平方米、3开间的木结构老宅,大约建成于清末民初,距今约100年。走进青石台门,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大堂上依稀可见的“文革”遗迹。一轮喷薄而出的太阳和斑驳的字迹,连同老宅特有的气氛,岁月的沧桑感猛地袭来。
“听老人说,当初这房子建造了3年辰光呢,”老宅邻居周大妈对记者说,童家祖宗原来是做黄筛纸生意的,来到这个小山村后,生了4个儿子,后来繁衍成了30多户人家,小地名也就叫童家村。如今,68岁的童伯顺和儿子、侄儿两户人家住在这间老宅。虽已破旧,但老宅内,雕工精湛的牛腿上仍在讲述着百年前的故事;老宅后的天井里,一眼山泉依然流淌着泉水,一口水井清澈透凉。
古建筑保护要规划
7月初,杭州日报报道闲林镇发现多处清代砖雕台门后,引起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高度重视,如何保护和开发这些古建筑成为研究的重点。
由于这些百年老宅处于闲林旧城区,异地保护几乎不太可能,因为老宅一经迁移,难以复原;而原地保护与旧城改造存在一定矛盾。有专家认为,在这些百年老宅中,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保存相对完好的建筑物,加以修缮,精心保护;同时,结合余杭区旅游西线的开发和西溪湿地文化保护,将闲林的清代砖雕台门这种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建筑文化,与梧桐寺、福严禅寺佛教文化、拳灯、和睦小端午龙舟盛会等民俗文化,以及芦苇荡等闲林3000亩湿地文化结合起来,这样,整个闲林的江南水乡文化更丰富、更具有旅游开发价值。
来源:
杭州日报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