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钱塘人物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医界精英回义乌创业
www.zjol.com.cn  2004年07月27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每次到义乌东方医院,吴厚慧总是在忙碌。吴厚慧说:“接诊时,我从不把自己当高高在上的专家,和病人‘聊天’,能使他消除忐忑不安的心理。30多年了,我都是这样过来的。”
     
  军人风骨
   
  “我是农民的儿子。从1969年离开家乡,我就走上了从军之路。”当兵前,吴厚慧已收到金华一中的录取通知书,但他最终选择了军营。他说:“‘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我都不会后悔’,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我在部队的时间虽不算太长,但军营生活赋予我军人风骨,让我受用了大半辈子。”
   
  勤奋好学的吴厚慧在部队里很快成了出类拔萃的战士,最终作为全师两名幸运儿之一,被保送到温州医学院学习。1973年,吴厚慧学成归队,在部队里当了名拿手术刀的军医,从事外科医疗。1978年大裁军,吴厚慧因有“嘉兴女婿”的身份,被嘉兴市第一医院“抢”走。
   
  在嘉兴市第一医院吴厚慧一干就是26年,他在单位里被同事誉为业务上最爱“钻牛角尖”的人。对此,吴厚慧说:“我身上一直保持着军人的禀性,凡事都要弄明白,对于每个手术都要百分之百投入,因为我要对每一个患者负责。”
     
  上下求索
   
  在业务上孜孜以求的吴厚慧在嘉兴很快成了业务骨干,擅长脑外科、普外科手术的他,在脑肿瘤、脑外伤手术和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方面总结出了“独门功夫”。“吴医生是‘吴大胆’,人家不敢开的刀他敢开,人家怕开不好的刀他能开好。”一位经吴厚慧主刀切除了脑肿瘤的康复者这样夸他。吴厚慧说:“当医生,胆大不难,难在胆大心细技术精。精益求精应是医护工作者的工作准则。”
   
  1990年,已经有多年外科临床经验的吴厚慧受命到上海华山医院进修。华山医院是国内脑外科领域最权威的医院,在那里,吴厚慧如鱼得水,在导师的指导下,业务水平大有长进。进修归来,吴厚慧回到嘉兴后做的第一例手术就是为桐乡一位30岁女患者成功切除了双侧巨大镰房脑膜瘤。从此,嘉兴患神经肿瘤、颅脑损伤等疾病的患者可以不再到北京、上海辗转求医。随后,吴厚慧又成功进行了神经鞘瘤、垂体瘤等一系列颅脑和脊髓肿瘤疾病,不仅为危重病人解除了病患,还填补了当地一系列技术空白……
     
  德技双馨
   
  到2003年底止,吴厚慧完成了颅脑和脊髓肿瘤等危重症手术130多例,治愈率达90%以上,手术成功率在98%以上。“嘉兴一刀”是嘉兴患者出院后送给吴厚慧的“雅号”。
   
  1996年,身患小脑髓母细胞瘤的4岁男孩秦某的父母慕名找到吴厚慧,此前许多专家的会诊意见已为小秦判了“死缓”。但吴厚慧通过一次7小时的手术,为小秦成功摘除了恶性肿瘤,这一手术使身为嘉兴一院外科主任的吴厚慧声名远播。
   
  名气大了,但吴厚慧从来不在工作中“耍大牌”,对待每一位前来求诊的病人,他都以礼相待。有一次,一位义乌老乡慕名到嘉兴求诊,经济上十分拮据,吴厚慧不仅为其选定了适合他的手术方案,而且待他像亲人一般。老乡康复出院,带着感谢信到院办表谢意时,大家才知道吴厚慧此前根本不认识这位义乌老乡。
   
  为病人手术,经常会有患者送红包。面对红包,吴厚慧都予以拒绝。他说,医圣孙思邈说过:夫医者,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利用患者的疾病为个人图不义之财、谋非义之利,有违为医者的职业操守,也有悖我的为人准则。
     
  回乡情结
   
  正当事业黄金期的吴厚慧2004年选择了回到义乌,担任义乌市东方医院副院长兼大外科主任。作为主任医师,在嘉兴第一医院担任大外科主任兼神经外科主任的吴厚慧,是我省血吸虫病外科组学科带头人、嘉兴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及劳动鉴定专家库成员,他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达60余篇,其中多篇获省政府优秀论文奖。在嘉兴宣传、卫生部门“我最信赖的医生”的评选中,也以高票当选。
   
  他说:“如果我为了职位和钱,我可以留在嘉兴,那里的医院愿意聘我当院领导,并给我17万元的年薪,但我是个喜欢做事的人,搞行政工作非我所爱。回义乌一是为了侍奉八旬老母,二是因为义乌的民营医院发展潜力大。”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记者 王春雷 王志金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