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社会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曝光前曾三次遭遇暴力抗法
www.zjol.com.cn  2004年07月28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前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对丽水松阳、遂昌两地茶叶加工户违法添加色素进行曝光后,松阳县委、县政府随即召开紧急会议,并责成质监部门连夜对所涉乡镇进行突查,其后,央视曝光的几个不法加工点一一被据实查封。

  昨天清晨6点整,松阳县组织工商、公安等十个部门的执法人员,对浙南茶叶市场进行一次集中突击打假整治,暂扣涉嫌掺假的绿茶2764.5公斤,就地封存8195公斤;遂昌县委、县府也于昨天上午召集相关部门开会,专门布置对石练镇、云峰镇、大枳镇三个重点区域的打假工作。

  “无疑是自杀行为!”

  “央视曝光属实,确有不法茶叶加工户为牟一己私利,往茶叶里添加色素,”松阳县政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昨天告诉记者。

  据该人士介绍,作为贫困山区县的松阳县,几乎没有工业,茶叶是县里的第一大农业主导产业。据初步估计,全县有4万户、近十万人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和流通。

  而位于松阳县城的浙南茶叶市场又是浙江省最大茶叶交易市场。今年1至6月,茶叶的交易量达4242吨,交易额达1.95亿元。

  “毁牌容易,创牌难。往茶叶里掺杂使假,无疑是自杀行为!”昨天上午10点半,看了央视重播节目后,松阳县工商局办公室主任蔡建立摇头长叹。

  三次遭遇暴力抗法

  记者还获悉,在央视曝光前,松阳有关执法部门在当地曾三次遭遇暴力抗法,最后,不得不把市场管理员从市场全部撤出。有关人士表示,新闻舆论的监督,有助于当地执法环境的改善。

  “茶叶里添加色素的现象始于2001年,”松阳工商所程昌华所长介绍,以前本地茶叶加工户尚不知添加色素的方法,随着浙南茶叶市场的扩容,外地客商的拥入,一些不法客商教茶农如何在茶叶加工时添加色素,使其外表色泽亮丽,招人喜欢。

  见造假之风越刮越炽,今年3月11日,松阳工商部门采取行动,“每天7点之前,10名工商干部在现场抽检。”但后面发生的事情让程昌华始料未及。

  4月14日,市场管理员例行抽检时,发生第一起茶叶加工户围攻事件,“几百人把工商人员推来搡去,情况很危急,势单力孤之下,工商人员只好打110。”

  第二天,又发生同样一幕。

  “他们(不法加工户)认为茶叶里加色素没关系,不同意我们检查。”程昌华说,4月28日8时,不法加工户再次冲击市场管理办公室,暂扣的问题茶叶都被抢走,“我们的人身安全都没有保证。”

  无奈之下,全体工商管理人员次日从市场撤走。

  已有不少流入杭州

  在三四月份这场被迫中断的抽检中,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被抽查的茶叶批次中90%以上加了色素或白糖。

  “一斤白糖市场价无非一块多,一斤碧螺春最高时能卖到20块,白糖翻了十几倍,卖出了茶叶价钱。”程昌华这样解释茶农添白糖的目的。

  他还透露,问题茶叶除了流向广东、上海之外,陆续有很多春茶被卖往杭州,“这个量很大的。”

  松阳县农业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问题茶叶主要集中在低端茶叶上,像刚获得浙江十大名茶之一的松阳银猴一类的高档茶,“绝无掺杂造假的可能。”


来源: 都市快报  作者: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