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杭州:三年缓解出行难
www.zjol.com.cn  2004年07月28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说起杭州的行路难、停车难,真是一言难尽!
    
  记得10年多前,城区一条主干道拓宽,说是50年不落后,没想形势变化太快,才三五年的功夫,就有点跟不上需要了。前几年,杭州市有关部门在道路整治上的力度很大,可以说是一年一变样,几年大变样,但在有些老百姓看来,总有点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味道。
    
  现在,各个部门都很重视城市道路交通的规划。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杭州的路总会越来越顺畅的。
    
    单行线路还要增加
  
  文教区张女士:今年杭州开了不少单行线,效果比较明显。以后会不会搞更多单行线?
    
  骆晓明:针对单行线,我们还会继续调整、完善、扩大。也就是调整“三口五路”(附:注)整治路段中设立的单行线,以及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交通道路上已经设立的单行线;完善主干道如延安路、浣纱路等单行线,以及支路上的单行线。以前主干道和支路比较独立,考虑到主干道的单向通行,也一样得考虑支路上的压力。年内,我们要完成白傅路、蓟王路、菩提寺路、孝女路、岳王路、板桥路、吴山路、人民路、柳莺路、建国南路(望江路至郭东园巷)、佑圣观路(河坊街至水亭址)、中河便道(上仓桥路至河坊街)、刀茅巷、大树路、东清巷、海狮沟、灯芯巷、直戒坛巷、百井坊巷、孩儿巷等支路的单行线。
    
  我们还将结合《杭州市城市中心交通综合改善规划》,对近期(1年至2年)、中期(3年至5年),远期(10年内)单行线进行规划。
    
  我们还要对市区现有单行线进行评估,根据道路交通流量、流向变化以及道路建设和竣工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电动车辆加强控制
    
  德胜新村刘女士:这两年,杭州电动车数量一下子多了起来,但有时候我觉得电动车太快,太危险,有没有什么好的管理办法?
    
  阎浩:电动车的增长确实快了点。今年上半年,因为电动车造成的交通事故中,有死亡人数的就达17起之多。电动车速度快,但相对于机动车来说,它还是“弱者”。
    
  我们将从几方面来控制电动自行车无序发展的势头。第一,销售单位不得销售未经质检合格的车辆,上牌机关不得为其上牌。第二,建立由多个职能部门参加的统一协调和管理机构,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生产、质检等方面的管理。第三,根据路面交通状况,在确保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对部分安全隐患大的路段,实行电动自行车限制或限时行驶。

  公交优先三年规划
    
  朝晖三区景小姐:白天坐公交车,真还不如骑自行车的快。但这样的大热天,又实在吃不消骑车。杭州不是说要搞“公交优先”吗?最近有什么规划没有?
    
  卢智宏:杭州正准备建设快速公交系统(BRT),主要体现快速、便捷和优质。我们的目标是三年基本缓解市民出行难。到2006年,公交平均营运速度提高到20公里/小时(目前平均为12公里/小时),乘客的候车时间在市区将控制在3~8分钟,在市区任意两点间的出行时间不超过50分钟,公交车的正点率达到75%以上。届时,公交车将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
    
  目前,除建设快速公交系统外,我们还计划今年年底在主城区车流量比较密集的路段先试行部分准快速公交。有条件的路段开辟全天候的公交专用道,条件有限的道路争取在高峰时期能够实行开辟公交专用车道。
    
  除了道路上的优先通行权,还将尽可能在时间上保证畅通,比如红绿灯的控制等等。今年年底前,准备推出部分大容量、低入口的公交车,提高市民坐公交车的舒适度。

  智能公交减少晚点
    
  天河西苑朱先生:我出行主要靠公交车,但往往公交车太不“准点”,半个小时也没等到一辆。好不容易等到了,要么是人太多,要么一下子来好几辆,有没有好的办法解决?
    
  邵晴生: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公交车的配置不够,而是现在公交车的拥有量和道路的提供量不成比例,说到底还是交通畅通问题。
    
  目前我们也在积极想办法。譬如,上星期五我们就在11路、30路、24路三条线路上推出了“公交客运智能调度系统”,每辆公交车的运行情况不仅总调度室清楚,每个司机也都能及时掌握情况,便于及时联系,灵活调控。同时进一步推广电子站牌,让乘客知道车辆还要过几分钟能够到站。目前,南山路已有了电子站牌。我们争取今年年底装50个电子站牌,80条线1000辆车纳入公交客运智能调度系统。届时,市民坐公交车会方便很多。

  市区道路挖掘潜力
    
  环城北路丁先生:有一次我坐出租车,本来10元钱的车程,结果因为堵车,花了18元。今后几年,杭州的道路会不会好些呢?
     
  陈茜:杭州的主城区,除了快速路与高速路,整个路网框架已经形成。现在要做的,就是根据不同地段的实际情况逐步改进。目前,我们正在搞莫干山路拓宽工程、秋涛路高架等建设,此外还要通过公交优先、单行等措施,来减少某些路段的车流量。
    
  作为市民也需要转变观念。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买私家车是个趋势,但有些国家有车族上下班的时候,仍然坐地铁或其他交通工具,只有出门旅游或空下来兜兜风时,才用用私家车。这样一来,平时上下班的高峰时间,堵车情况就大大减少了。所以解决杭州的堵车问题,还需要政府部门和市民一起努力。

  挪用车库年内清理
    
  水星阁刘先生:我自己有辆小车,但现在出门就怕找地方停车,能够停车的地方太少了。而另一方面,我却看到不少停车库被挪做它用。不知道杭州这两年能不能多建些停车场,车库挪作它用的情况有关部门能不能管管?
    
  骆晓明:我们现在正在清理被挪用的停车场和地下车库,恢复其停车功能,包括清理小区内乱停乱放的车辆和杂物,保障停车场出入道路的畅通。这项工作争取在9月启动,年内初见成效。
    
  对于小区周边停车难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鼓励和引导,使部分单位能够利用时差,向社会开放配建或内部停车场,另一方面也将合理利用小区道路,增设部分路边临时停车泊位。西湖景区的停车问题,则通过临时开辟假日占道停车泊位来缓解。
    
  陈茜:我们规划部门正在分区做停车场规划。旧城区没开发的零星地块增设公共停车场所,旧城区改造时的保留地块或保留建筑将优先用于停车场所建设。
    
  目前,新建小区都已按照每户0.5至0.7个车位的标准来建停车场。老的住宅小区将根据不同情况,尽可能挖掘可利用资源,如小区有大块绿地的,可规划建设地下停车场;有些小区个别房子已经年代久远,也可以改造成停车库。另外,小区内道路比较宽敞的,可在路边开辟停车库。

  地铁建设紧锣密鼓
    
  岳王路凌先生:我们都很关心杭州的地铁建设,到底什么时候开始造?
    
  项晓明:目前我们还没有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复,但可以这么说,杭州在所有申请建地铁的城市中排名比较靠前,无论从本身交通需要还是从经济许可来考虑,都是符合条件的。
    
  其实我们现在已经在紧锣密鼓地搞地铁1、2号线的总体方案设计、沿线土地预留、换乘及站点的设置等等。只要发改委一批复,我们马上可将方案提请审查。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本报通讯员庄琪黄君凌霞应芳娟本报记者刘焜章晴张伟刚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