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浙江青田:让社会力量来培训农民
www.zjol.com.cn  2004年07月29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最近,青田县贵岙乡下坑村农民徐丽芬第一次领到了1000多元工资,高兴得合不拢嘴。今年5月,当地政府部门将她送到意尔康鞋业公司的专业培训点接受免费培训,结业后成了该厂的一名技术工人。

    为使更多的农民就业,青田县通过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培训力量,走“社会培训、政府埋单”的路子,各类培训班期期爆满。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该县投入培训经费40多万元,委托社会培训机构举办皮革、缝纫、厨师等各类技能培训班60多期,培训城乡劳动力4000人,其中实现就业的3000余人。

    当前,不少地方对农民培训缺乏针对性,出现“政府出钱没人学”的尴尬局面。青田县领导认识到,只有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培训,才能实现农民培训与企业需求的紧密对接,保证他们培训后能充分就业。为此,该县整合扶贫小康办、人事劳动保障局等部门的培训职能,采取统一发文、统一宣传发动、统一培训模式、统一鉴定考核、统筹安排资金,共同抓好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对全县10多家厨师、缝纫等社会培训机构进行整顿和考核,把它们列为职业技能培训点,委托其招收、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和城乡劳动力。培训结束后,由政府部门统一组织考核,并根据合格人数结算培训费用。

    青田是著名侨乡,中式烹饪和服装缝纫技能是许多青年出国之前的“必修课”。为此,该县常年开办烹饪和缝纫班,随到随学,学成为止。杜翩翩是北山镇人,父母前几年相继去法国做餐饮生意,一再告诉她要在国内学得一技之长才能在国外找到工作。于是,她参加了县职业中学烹饪专业免费培训,顺利拿到了初级厨师职业等级证书。

    温溪镇制鞋业近年来发展很快,需要大量熟练技工。青田县就委托意尔康、格瑞斯等企业招收本地劳动力,实行车间授课,岗位实习,定期考核鉴定,并根据合格人数支付培训费。许多学员结业后被就地“消化”,成了企业的技术工人。

    这种新的培训机制,使众多培训企业也从中受益。青田县飞鹤度假山庄以前经常招不到员工,自从设立了餐饮服务技能委培点后,已有20多位学员结业后直接留在山庄工作。企业负责人说,举办培训班不仅能创收,而且成了招收员工的最佳途径,解决了企业用工难的问题,从而形成了定点招收学员、定点培训、定点就业“一条龙”。

    机制的创新,激发了青田县各方的积极性:社会培训机构开始主动深入街道和乡村招揽学员,许多农民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也被大大激发出来,从而形成了良性互动,实现政府、农民和企业的“多赢”。

    【短评】让培训更合农民“胃口”

    对农民进行培训,使其在离开土地后能有一技之长,顺利就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许多地方党委、政府正在努力做的事。但是,不可否认,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政府花钱搞培训,农民却不愿意参加的尴尬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培训内容不合农民“胃口”。

    怎样才能加强对农民培训的针对性?青田县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的做法值得借鉴,其好处有二:一是充分发挥了社会培训机构市场嗅觉灵敏的优势,使培训内容既符合了农民的需求,调动起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又顺应了企业的需求,解决了用工难的问题,找到了两者最佳的结合点;二是政府部门对社会培训力量并未放任不管,而是强化了一系列的规范,使培训农民的工作始终在正常轨道运行。这样做,政府的“角色”也到位了。充分整合行政手段与市场调节两方面的资源,使政府部门与社会培训机构各归其位,各出其力,从而达到政府、农民、企业的“多赢”局面,这正是青田经验给我们的启迪。
    
  image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 卢俊和 县报道组 孙成岩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