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电影是老人们的回忆,年轻人的时髦,孩子们的好奇心。而在这个夏天里,露天电影在社区的上映,实实在在地成了社区纳凉生活的一部分。
上周日晚上,我们在杭州朝晖一区看了一场露天电影,上映的是香港故事片《双雄》。观众们多是老人和孩子,孩子们四处奔跑,而对露天电影充满感情的老人们虽然不见得会欣赏主演郑伊健的英俊风度,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对一部电影的投入。
夜色弥漫,银幕之下,光影的气息氤氲,在老人和孩子之间,露天电影像是一场仲夏夜之梦。
7月25日,星期天。在持续十多天高温闷热之后,一场暴雨的不期而至让杭州的气温整整下降了12度。在那个难得清凉的夏日夜晚,朝晖一区黎园社区里放映了一场露天电影。
社区里的海报告诉我们,电影的上映时间是19:20,地点是在社区里的朝晖一区小学。18:30,杭州市电影有限公司放映队的汪国桢队长就带着他的助手在学校里张罗开了。
一张5.5m×3m规格的电影银幕在他们手里摊开,第一项工作就是要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把它挂上。最后,银幕被固定在学校教学楼二楼的墙面外,正对着是一个小型的活动场,再后面是操场,选这个点正好方便观看,而放映设备则要放在距银幕约18m的位置。一切收拾停当之后,在正式放映之前,汪队长才稍微空下来一点。这几天,他们这个小型的电影放映队一直在四处奔忙。作为杭州市文化局主办的“百场电影进社区”活动的具体承办方,从6月份开始,这已经是他们放映的第76场了,而他们放映的电影,都是新片,有《双雄》、《天下无双》等。
汪国桢说,这个“百场电影进社区”的活动已经办到第三年了,像朝晖一区这样的社区基本上是每年夏天都能放上一场露天电影。在社区里,露天电影的观众是孩子和老人,从来没见识过露天电影的孩子们会管电影银幕叫做“大电视”。而老人们,大多是很多年没进过电影院了,“因为电影院是属于年轻人的”,在参与放映队的工作之前,汪国桢是西湖电影院的经理,他说,“电影院里是绝对看不到老人的”。更多老人对电影的回忆直接停留在了当年看露天电影的阶段。
“19:20在操场上有露天电影,放映香港故事片《双雄》,前来观看的居民请自带椅凳。”电影开映前,小区里的高音喇叭喊了一圈。因为下过雨,19:15左右,天已经完全暗下来了,正好能保证放映效果。
与露天电影记忆的对接
离电影上映时间还早,年近七十的叶大爷就自己带着折叠凳在场地中央坐好了,“刚才听了广播,饭都没吃完就过来了,怕来晚了没位置,电影可就看不成了”。
在他的位置上坐稳,等开映,叶大爷也开始了他对露天电影的回忆。叶大爷告诉我们,在露天电影最盛行的五六十年代,他经常去的是工人路(现在的平海路)上的露天电影院,电影票是5分钱。电影院周围有低矮的小栏杆围着,看电影还是要一点小钱,每个月就有那么几天孩子们的小手紧紧攥着几分小钱奔跑着去看电影。有时候趁验票员一不留神,几个孩子连爬带摔地就从旁边的栏杆里进去了,剩下的小钱就可以等看完电影买几颗糖吃。“到了夏天,电影院里的石板凳都被放映员冲得凉凉的,一坐下就觉得舒服,专心地开始看电影,”在叶大爷的回忆里,露天电影的场景显得如梦似幻,“有时候我在口袋里放颗糖当零食,结果一看电影就顾不上吃了”。
叶大爷说,那时候最受欢迎就是“老三片”,《地雷战》、《地道战》、《平原作战》一个都不能少,小孩子们则都喜欢《小兵张嘎》和《闪闪红星》。“70年代之后,就不大看得到露天电影了,现在露天电影确实应该到社区多放放”,叶大爷对露天电影的感情使他对即将上映的新片也充满了好奇,“我知道要放的是香港片子《双雄》”,叶大爷说,“现在流行的娱乐片,只是纯粹的娱乐,谈到精神怎么比得上老一点的战争故事片呢,我们这些老人啊,就喜欢看那老三片!”
孩子们的露天电影游乐场
电影开幕的时候,一个孩子兴奋地喊,“袋鼠妈妈!袋鼠妈妈!”他妈妈告诉我们,这是他每天在家里看的一部动画片的名字,他肯定是以为“大电视”里又开始放动画片了。
孩子们没有见识过露天电影,不知道它有什么意味,但是在夜幕降临之后,在这张发出模糊的光线和声音的大幕布下,他们似乎玩得特别开心。
电影开始放映之后,银幕上就开始出现了一只摇晃的小手,这是一个孩子在投影机前面摆POSE;不一会儿,画面又停滞了,这是另一个孩子在奔跑中绊到了电线。老人们安静地坐着看电影,孩子们就四处流窜,这个临时的露天电影院气氛十分地轻松。
老人们虽然不见得会欣赏郑伊健的英俊风度,但是也丝毫不影响他们对一部电影的投入,开场10分钟之后,我们就听见两位老太太煞有介事的评论,“这是一部复仇的电影”。
夜色弥漫,幕布之下,光影的气息氤氲,在老人和孩子之间,露天电影像是一场仲夏夜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