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由“我给儿子买手机,是想让他能在同学中抬得起头,更方便地和同学沟通。想不到,他却用来发黄色短信。现在,我恨不得把这只手机砸了!”
家住杭州古荡新村的李女士说,昨天上午,上初二的儿子又向她要钱交手机费,她有点怀疑。于是,她特地去打印了一份话费清单,发现20多天时间单短信费一项,就有110多元,如按每条短信0.1元计算,儿子每天要发送50多条短信。
儿子到底有什么事情,要如此频繁地通过短信来交流?于是,她趁着儿子洗澡的空隙,偷看了短信的内容,结果让她吃惊的是,收信箱里竟存储着30多条黄段子,语言之露骨,让她这个做妈妈的都看得面红耳赤。
儿子一出来,她就质问他,手机里哪来这么多黄段子。不料,儿子满不在乎地说,“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闹着玩呗!”
问起这些短信的来路,儿子告诉她,“和每月包天气预报之类的服务一样啊,只要发短信到一个号码,每天都能收到1至2条这样的短信,由网站发送到手机上。我们每个人知道的可能都不一样,如果不交流,不就浪费资源吗?再说了,如果同学发这样的短信给我,我不回复一条新的给他,他会认为我省短信费而不讲义气。”
当时,张女士拿起手机就要扔掉,儿子一把抢过手机,气势汹汹地反问道,“既然你当初买手机给我,手机就是我的,我喜欢怎么用就怎么用。我就是偶尔发发这种短信,调剂一下,又没犯法。倒是你,没有征得我的同意,偷看我的短信,严重侵犯他人隐私权,说白了,就是违法犯罪,我完全可以去法院告你。”
张女士发现,自从买了手机,儿子的“业务”一直很繁忙,短信铃声更是此起彼伏。“我压根儿没想到,他说在和同学交流题目,想不到,却是用来交流黄段子。他现在15岁,人也没有成熟,主要任务是学习。可是,他成天乐不可支地和人交流些肮脏不堪的黄段子,哪里还能有心思读书。
分析
杭州教育科学研究所韩似萍老师:我认为导致这个问题,孩子的母亲不能把板子全打在孩子身上。当时,儿子提出班上很多同学都有手机,自己也要配手机,妈妈没有确认孩子的真正动机,就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一个手机上”,而给孩子买了手机。这也给很多家长提了个醒。孩子提出买手机等要求时,家长要去确认孩子要买这个东西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有无必要,再考虑是否给孩子购买。
我觉得,李女士应该态度坚决地收回儿子的手机,但在和儿子沟通上,要注意技巧,把理由说透彻:首先,他们只是中学生,如果要竞争,也是比学习成绩,综合素质,而不是“硬件装备”。客观的说,中小学生没有配手机的必要。如果要交流学习上的问题,在学校里,有很多时间共处,回家后,也可以打电话联系。否则,学校也不需要明文规定中小学生不得佩带手机了。其次,李女士的孩子在这个年纪,对性知识感兴趣,是很正常的。母亲要和儿子指出,他们接触的这些黄段子,对他们这个年纪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他们所不需要接触的。如果他想了解更多的性知识,可以好好听学校开设的生理课。最后,李女士要告诉孩子,权利和义务是并存的。孩子有隐私权,家长也有对他这个未成年人的监护权。这次,妈妈是明显地感觉到他在手机使用上有异常,才去查看他的短信,出发点也是为了他能健康成长。现在,他没有好好履行正确使用手机的义务,家长就有权利暂时收回这只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