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普通高校的招生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当中。在浙江省,分数线以上的考生由省高校招生办公室统一组织分批录取。而一些没有达到分数线的考生及其家长却一片焦虑。同时,一些民办高校也在这个时候,对一些考分较低的考生展开了招生攻势。
有所名叫江西科技学院的民办高校在浙江省媒体做广告宣传时明确表示:学校有部分内部招生名额,可以降分扩招录取。但在这本浙江省高校招生办主编的《考生手册》里,记者只找到了“江西科技职业学院”,它在浙江省的确有20个统招名额。那么,两个学校究竟是不是一个学校,它又怎么降分扩招录取呢?按照广告提供的地址,记者找到了这家学校在杭州的报名处,并进行了暗访,据这位招生老师介绍,广告上的江西科技学院其实就是江西科技职业学院。当记者询问自己的考分是270分,低于最低分数100分左右,能否也安排到这20人的国家计划名额里时,这位招生老师表示:270分可以,办法是有,不过要交点钱。
这位老师告诉记者要交5000元钱,说:“这5000元钱就是调档费,调出来是没问题的,你们可以自己寄到省招办,也可以交给我们。”
浙赣两地 实地揭秘 按照有关规定,我国部分民办高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一样,有国家计划的统招名额,毕业后同样颁发国家承认的文凭,但是录取的条件是:考生必须达到最低组档线。那江西科技学院所承诺的降分录取能不能兑现呢?
浙江省高校招生办公室主任叶宏表示:“这不可能,分数线以下的考生,不可能进入到我们的招生程序里来。”
在江西科技学院的招生简章上,记者发现,这个学校还能招收4年制大学本科学生。而记者赶赴江西南昌了解到,今年4月,该省教育厅刚同意把原来的“江西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江西科技职业学院”,但现在却又缩水成了“江西科技学院”;换句话说,江西科技学院这个名称是子虚乌有的。江西省教育厅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处副处长熊明放说:“目前江西的民办学校还没有本科学校”。
招生简章里还写到学校教学设备精良,运动场地齐全,后勤生活设施完善。记者按照简章提供的地址,来到离南昌市中心30多公里的校区发现,学校以前一直临时租用一个农村的房子,目前刚刚搬到新的校址,新校舍正在赶工期,争取9月1号能顺利开学。而学生宿舍和食堂都还在施工建设当中。
跨省招生 虚假广告 所谓的江西科技学院的真实情况逐渐呈现在记者面前,而像这样的招生骗局在浙江的杭州,金华、温州等地也有出现,记者在一份报纸上能找到十多条民办高校的招生广告,有的学校干脆在街头散发资料,有的学校甚至打出了“入学就意味着就业的口号”。对于部分民办高校的招生行为,浙江省教育厅和一些地方媒体也表示担忧,而考生家长们更多的却是无奈。
这几天一直在浙江招生市场明察暗访的央视记者钱江说,号称专科分数能读本科,正常途径肯定是办不到的,这类学校把这些考生骗到后,往往是采取远程的网络教育本科,或者是和其他的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联合办学本科,来蒙骗考生。这些学校公开的招生宣传中,校名有缩水或者改名字的现象,比如把职业学校、专修学校改成比如科技学校、科技学院,有什么好处呢?
比如钱江手里有两份招生简章,一份是北京外事学院,一份是西安外事学院,但是在具体的正规的规定中,这两个学校都分别应该叫做“北京外事研修学院”和“西安外事职业学院”,首先第一点,这两个学校如果改成缩水以后的名字,会更好听。听上去就像是国家统一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名称,考生和家长根本分辨不出来这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学校,他能举办什么样的教育,他能颁发什么样的学历,这样更具有欺骗性。第二点,有一部分考生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因为成绩不够,没有上线,可能也希望找一些听起来更好听,或者更正规的学校。而这些学校正是看重了考生、家长这种心理,所以钻了这样的空子。
经过采访,记者发现部分民办高校的招生骗术主要由以下几点:
1.校名缩水,往往把专修、研修、职业的字眼拿掉。
2.刻意隐瞒重要信息,在文凭性质等问题上含糊其辞。
3.编造计划名额,一些没有国家计划名额的学校自己编造出名额来欺骗考生。
4.模糊办学资格,一些只有考试培训或者专科教育资格的学校谎称自己能招大学本科。
5.夸大办学条件。
6.假承诺,常常在毕业分配等问题上夸海口。
招生漏洞 谁来查堵
那么,这些通过虚假广告的跨省招生骗术怎么能够得逞?到底哪个管理环节出现了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6章第41条规定:民办学校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应当报审批机关备案。那么,作为招生地的教育主管部门——浙江省教育厅有没有对招生简章和广告进行审核呢?
浙江省教育厅职业与成人教育处副处长陈伟光告诉记者:这些需要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我们没有审核的权力,考生的权益一旦受到损害,那么处理起来就比较困难。
而作为江西科技职业学院的教育主管部门——江西省教育厅又是否对学校进行了审核呢?
江西省教育厅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处副处长熊明放说:江西科技职业学院目前没有来备案,因为促进法里说的是备案,可以事前备案,也可以事后备案。
按照目前的有关法律,两个教育部门在管理上并没有过失。而江西科技职业学院到浙江省招生的过程中,却绕开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
显然,一些民办高校在有关政策上,钻了空子,打了擦边球。那么,他们在招生当中的造假行为究竟应该如何管理?考生和家长又应该怎样防止上当呢?
全国民办教育协会的副会长刘林说:我觉得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两边的教育部门都有责任。首先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八条规定,县级行政部门负责本区域内的民办教育工作,不仅要负责本地的,浙江省不仅要负责本地的民办招生工作,也应该负责外地学校在浙江招生的工作。第二个就是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的招生广告或者简章,应当报审批机关备案。对于进行虚假欺骗招生的这种行为,审批机关应该责令他限期改正,对于情节严重的,应该取消招生资格。所以说两边的教育行政部门并不是没有权利管,我个人认为,他们没有尽到这个责任。
可是,浙江教育厅表示:这是江西的学校,他在江西注的册、登的记,我哪儿知道他在我这儿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我没办法核实?
江西的教育部门也说了:他只是在我这儿登个记,备个案,可是他在浙江干了什么,骗没骗人我不知道?
刘林觉得,浙江省的教学行政部门提的是现实困难问题,但是对于一个学校是否有招生,教育行政部门他们之间还是有联系的,浙江教育行政部门和江西教育行政部门之间进行联系,马上就可以核实情况。民办教育法也有个规定,对于民办教育机构侵犯考生或者行使权益的,学生本人还有家长,可以向有关教育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予以解决。这种情况如果你没有发现,那是一种情况,如果有人来投诉了,他必须要进行制止,而且要维护学生的权利。但现实的情况是,民办教育管理当中非常大的困难是,人手太少,学校太多,管不过来。据了解,不仅是浙江和江西的民办教育管理机构人手比较少,北京市也是这个状况。北京市有112所民办高校,但是它的行政管理人员只有两个人专门从事这项管理工作,所以对现在的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比较薄弱,也是造成了当前民办教育当中出现一些问题没有及时地纠正、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家长考生 擦亮眼睛
据了解,有些民办学校虽然在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了广告审批,但是真正印刷的时候篡改了广告的内容,这是造成假广告的原因。还有一些学校招生简章根本就没有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备案和审批,所以,专家提醒考生,如果发现这个学校进行了虚假宣传,可以向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投诉。另外刘林觉得还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些学校进行虚假宣传的目的还是为了招生,一旦新闻部门给他曝了光,使他的形象受损,就招不到学生,自受其害。
那么,怎么辨别真假呢?第一首先看招生广告当中有没有办学许可证号或者审批的号,如果没有这个号,可能就意味着这个学校根本没有办学资格,或者这项招生的广告,或宣传的内容没有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第二要看招生简章当中公布的学校的名称和学历,和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的名称、学历是否一致。
一个可以要求招生人员提供办学许可证,学历、名称上面都有明显的标准。第二可以通过教育部的网站,或者各省市的网站,教育行政网站都可以查询。第三,要看招生简章当中有没有比较具体化的承诺。现在一些招生简章满天飞,而且上面用词非常华丽或者非常笼统地说办学条件好,师资水平好,校园环境优美,一旦考生到学校一看满不是那么回事,但是又没有具体的承诺,无从追究。所以一定要他有非常具体的或者有数字的标准,看看是不是真正的条件好和水平高。刘林提醒考生的是不能光看简章当中对于像包工作或者是出国这方面的承诺。首先这些可信程度比较低,很不容易做到。另外学生应该考虑到上大学的目的首先还是学习,首先看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质量。
按照专家的介绍,像在北京一共有112所民办高校,但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分管这块的却只有两个人。按照这种现实情况的话,恐怕完全要靠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把所有的骗子堵在窝里真的不太现实。那只有让考生和家长能够学一点基本的防身术,雾里看花的时候还得擦亮一双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