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走?向右走?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回乡流”
www.zjol.com.cn
2004年08月09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我儿子毕业留在北京了!”“我女儿留在杭州了!”
这些曾经是多少小镇父母骄傲的宣言。 大学毕业生留城,是“鲤鱼跳龙门”的象征,意味着从此成为走在宽阔柏油马路上、住在高楼大厦里的“城里人”。
要留在“城里”并不容易。在1997年以前,大学里是要凭“红卡”派发学生的,班里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才能拿到这张卡,并能有资格留在城市。
于是,能留城的喜滋滋,要回乡的灰溜溜。
时光流转。几年后的今天,留城依然是大学生们的热门话题,依然是大部分人的首要选择。毕竟城市是大部分资源的集中地。 然而在就业大军中,也悄悄出现了这么一股“回头潮”,有人将“留城”和“回乡”变成了一道选择题,有人甚至从进城读大学的那一天起,就打算着回家。
在他们眼中,留城并不是最完美的选择,与其在大城市里辛苦地打拼,可能真不如选择回乡开辟新的事业。 〈〈〈大城市向左走 繁华背后不轻松 做化工仪器销售的薛利最近面临失业的危机,因为他供职的公司就要被一家大公司兼并了。“我们的一个大股东被这家大公司请去当总经理,我们只好退出。”
去年7月,薛利和其他两个人一起出资办了一家仪器销售的公司,“我们的公司虽然小,但收益还不错,一个月平均利润有1万元。有了这家公司,我的月收入超过4000元。” 2001年,薛利从浙江大学化学系毕业,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他执意要留在杭州。“我是宁波人,找工作的时候,宁波开发区的一家台资企业希望我过去,待遇也不错,以后表现好收入会比较高。”最后,薛利还是放弃这样的机会,去了杭州的一家化工研究院。“开始3个月,我只有700元钱,最多时也不超过1000元,这点收入根本不够在杭州站稳脚跟。”
没多久,薛利就跳槽出来,到一家仪器设备公司做销售员。“我先做了半年维修,每月900元工资加200元房贴,还有近100元的中餐费,日子一下子好过多了。”后来,薛利在这家公司做起了销售员,做得好时,每月奖金就有四五千。
薛利给我算了一笔每月开销的账:房租、水电费350元,吃饭500元,手机费200元,衣服50元。“这是最基本的生活开支,这就意味着我每月至少赚1100元才能在杭州待下去。”薛利现在租了一间60平方米大的房子,刚开始是两个人合租,现在是四个人,房租每月850元,大家平摊。房间里有空调,坏了没有修,“用不起,去年夏天一个月电费就要200多元,今年只能用电风扇。”
平时出行,薛利基本上是骑自行车的,但3年里被小偷偷走了3辆。“生活开始好起来了,不像第一年吃了上顿就要愁下顿。”话虽如此,薛利觉得还是要节省。薛利说他想有机会的话,把公司开回宁波去。
(记者点评:有很多人执着地要留在大城市,有人回去了又再回来,只为搏得那一份机会。为了这个机会,他们也许要付出很多……) 同学成了父母官 林怡悦在杭州一家外资企业工作,每天制服进出,满口英文,很体面。
林怡悦的老家在丽水。和高中同学相比,林怡悦算是他们当中最幸运的一个。考上了大学,又考上了研究生,并顺理成章地留在了杭州。小镇上的人见了她父母都难免流露出羡慕的神情。
“但其实,论生活质量,我真比不上那些留在当地的同学。”林怡悦说。她开玩笑说:“开同学会的时候,同学们都腆起了大肚子,男生是肥肠,女生怀孕。就我还像根芦柴棒,形影相吊。”
小镇同学们分布在财税局、交通局、城建局、工商局、银行等机关,个个的“窝”都不错。“混得最好的已经是县宣传部副部长,我的同学成了我的父母官。那会儿我还在读研究生呢。” “还有一个同学自己办了厂,同学们一起帮忙,生意也挺旺的。更重要的是他们现在工作压力都不大,县城里事不多,人也少,稍微用点心就行了。”
最让她羡慕的是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在当地买房子很便宜,1000多一平方米,只是杭州的几分之一。别说是100多平方米的,有的都是跃层,或干脆自己盖个小别墅。
而林怡悦现在只能和别人一起合租。她觉得大城市的生活有的真是虚有其表,繁华背后的艰苦只有自己知道。林怡悦说,他们班里当年一共有10来个人留在杭州,她还算不错的,有些景况更糟的在做营销、跑市场,经常换工作,薪水也很低,只能维持自己的生活而已。
有一次回杭州的时候,林怡悦的同学开着小车,带着老婆孩子送她回来。林怡悦那一刻觉得有点搞笑。“三十而立,他们都已经有房有车有孩子,就等着好好享受生活了,而我却才刚刚迈出校门,参加工作,这边要为工作、升职而努力,那边要为房子而奋斗,前途漫漫!” (记者点评:城市里的生活特征是什么?林怡悦形容为忙碌而“崇高”。例如有人白天在大基金公司里操作着上亿美元的交易,回来一样坐地铁,租房子;例如城市人嘴里跳出的新名词,似乎总会让乡下人觉得新鲜而激动,虽然每天会自愿加班到12点。连城市里走路的节奏也要快一点,总有忙不完的事,总少那么一点自己的时间。) 左也难右也难那就笔直向前吧 毕业后在大城市拼搏,还是在小城市谋生?
大城市,是一块充满了吸引力的“高地”。学术氛围浓郁,像北京;跨国大公司云集,像上海;高科技企业遍地,像深圳。
因此,大学毕业生向往在这些大城市里寻觅到理想的职业。
大城市,也是生活压力的“高地”。现在国内大城市的房价基本都在每平方米6000元以上,物价水平、消费指数更是年年攀升,因此当许多大学生一窝蜂地涌向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之后,发现自己在大城市累个半死,真是不如在小县城的同学活得滋润,没几年就能买上房子、车子。 于是,现在有些人的观念开始改变了……
昨天,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周谷平。她的观点耐人寻味:向左向右都不对,笔直向前才是正路。
向左:面子为大
周谷平说,其实这个问题说白了就是价值取向。取名还是取利,名利双收当然好,但没那么容易。
以前之所以都往大城市跑,那是名占了上风,不管你在上海做什么,说起来俺是在上海混的,面子上过得去。而且大多数人都是为别人活着的,别人怎么说特别在乎,所以即使你在小城市做得再好,也有点抬不起头的感觉。
向右:票子为大
现在,实用主义渐渐占了上风了,有钱、有车、有房才是硬道理。所以,近些年往小城市发展的人也多起来了,日子过得舒服最重要,至于别人怎么看不重要。而且,主要是社会舆论的导向也开始转了,在小地方也不会被人看不起,面子上过得去,生活上实惠,何乐而不为呢?但是,以后小城市也不是那么好混了,人多,竞争也多,要发展还是要靠自己的本事。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周谷平告诉记者:不管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适合自己是最重要的,但怎么才叫适合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单纯的名利思想当然是不对的,但至少要把握一点,那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就像现在,一窝蜂地跑去考公务员,难道他们个个都喜欢公务员这样的工作吗?个个具有很好的管理才能吗?其实未必,这是个人追求和社会导向上出现了问题。 小城市向右走〉〉〉 父母渐老待“反哺”
离开杭州的时候,叶建强一个人去逛了西湖。毕竟在这里住了3年,毕竟是大城市,毕竟也有点儿留恋。
但逛完了也就逛完了,他从一开始就明白,自己不过是这个城市的匆匆过客,从哪里来,还到哪里去。
当年考上杭州高等医学专科学校的时候,村里着实为此闹腾了一番。叶建强的家境不是很好,父母都是农民,家里还有个哥哥,平时就在镇上打零工。现在难得出了个大学生,自然喜上眉梢。
然而就在他出门前,叔叔给了他一个“禁令”:学业完成后,必须回家,不能留在城里。
“经济压力是最现实的问题。你学的是医学,虽然专业不错,但只是大专文凭。如果毕业后要在杭州找个工作非常困难。因为一般医学硕士都不一定能进大医院。就算运气好找到了一个区级医院,一个月也就一两千元钱。”
毕业后,叶建强考上了家乡的公务员,做单位的医务室人员,一年收入有4万,他觉得比留在城里做小医生待遇好多了。现在他已经帮助家里还清了债务,父母在村里的地位似乎也提高了不少。
(记者点评:在大专、三本的大学生中,像叶建强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叶建强说,去年他们班里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都选择回家乡。一些同学是家里有点社会背景,回去能有个好工作;另一些是承受不了城市的生存压力。经济压力是很多从农村来城市求学的孩子不得不考虑的现实。如果不再继续深造,攻读硕士,那么他们已有的学历,未必能找到高薪的工作。而另一方面,他们的家庭已没有能力再支持他们,甚至需要他们早日“反哺”。因此,选择回乡就解决了房子、吃饭、交通等很多问题。) 平凡中期待突围 28岁的柴利萍是湖州农业银行的一名客户经理。她有一个美满的家庭,5岁的女儿活泼可爱,事业有成的丈夫善解人意。柴利萍说,在湖州这个城市里,她体味着平淡、安逸,这里是她的快乐老家。
1998年,柴利萍从湖州的一所中专毕业,学的是金融专业,她很自觉地选择回老家工作。
“大城市当然漂亮,可是大城市的竞争也激烈,压力很大。我认识到自已并不具备出众的才华,如果选择了在‘大海’搏击,我很可能会成为浪花拍打礁石后留下的残沫;如果选择了‘小河’,我就可能拥有更多的机会。”
刚开始的时候,柴利萍是做临柜服务工作,她在这份工作上倾注了无限的热情,每天都在“累并快乐着”的心境中度过。
她总是说:“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客户感觉到银行不仅只是一个存钱取钱的场所,更是一个可以感受关爱的地方。”
机会总是眷顾努力的人,柴利萍的任劳任怨没有白费,2001年她被授予“省级十佳储蓄员”的称号,这让她坚信平凡的工作并不意味着平凡的人生!
“小地方特别看重有能力的人,只要你努力,机会总是有的。”很快,她被领导提拔为客户经理,虽然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柴利萍还是告戒自己:从事一份工作,不应仅仅看作是一种谋生手段,更应该是人生目的的一部分。
“我渴望成功,但我更愿意享受奋斗的过程。”
其实柴利萍也羡慕外面的世界,在大风大浪中品味人生毕竟是一种惬意的事情。“但这里有我的家庭、朋友和工作,我每天都为他们乐此不彼。我要感谢这个小城市,这里让我的生活足够幸福,让我的心足够明净。” (记者点评:“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小地方反而容易混出头。一些人也是抱着这样的观念回乡。现在不是有硕士、博士也去做街道主任吗? 别说他们没出息,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只是各自所选择的路不同而已。柴利萍的选择很明智,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本报记者 梁建伟 俞熙娜 朱杨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