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钱塘人物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戚大使向家乡传递卢旺达商机
www.zjol.com.cn  2004年08月09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似口碑。”这是法国侨界对他的赞誉。“我是永嘉农民的儿子,温州人到非洲,我会尽力帮助。”这是他对家乡父老的诚意---

  8日,中国驻卢旺达大使戚德恩探访了母校--温州实验中学。这是他担任大使以来首次回乡探亲。昨天上午,戚德恩大使在下榻的宾馆,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他一身浅色衣着,给记者的印象是一位内敛、忠厚的长者。交谈时,他的语速缓慢,非常诚恳、平和。也许是长期在外,戚大使一口京腔。不过,说起家乡话来,依旧乡音未改。

  去年11月,57岁的戚德恩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卢旺达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此前,戚德恩任中国驻法领事部主任。

  戚德恩原籍永嘉县桥下镇,初中和高中分别在温六中(现温州实验中学)与温州第二高级中学就读。戚德恩少年求学时非常刻苦。后来他考上了北京外语学院法语系,毕业后进入外交部工作。曾先后在中国驻多哥使馆与驻法国使馆工作。

  在戚德恩印象中,温州街头的卖烟小贩与敲梆叫卖的馄饨担,是最深的记忆。近些年每次返乡,戚德恩说自己都会有惊喜,那就是家乡迅速发展带来的日新月异。

  “温州商人到卢旺达找商机,我愿意尽力提供帮助。”采访中,戚德恩大使很诚恳地表示,非常愿意为两地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中国与卢旺达于1971年11月12日建交。自从去年11月25日正式赴任以来,戚德恩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促进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上。戚德恩还特别重视处理好当地华侨华人的关系,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戚德恩与卡加梅总统、穆里甘德外长等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上月底,卢旺达外交与合作部长夏尔·穆里甘德还专程访问了中国。

  卢旺达是非洲中东部一个内陆国家。国土面积不到3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密集,达830万人之多。在许多人眼里,卢旺达是一个战火纷飞、贫穷落后的非洲国家。但戚大使说,自从卢旺达新政权卡加梅总统上台后,当地政局稳定,社会治安良好。

  戚德恩认为,如今卢旺达正在努力发展经济,全力搞建设,应该是商机无限。虽然1992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47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但卢旺达人口众多,政府最近还专门设立保税区,吸引国外商人投资,并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卢旺达属于内陆国家,东连坦桑尼亚,南界布隆迪,西与西北和刚果(金)为邻,北与乌干达接壤。产品进入该国后能辐射周边国家。不过,卢旺达国民的购买力还不强,去年的人均收入仅为260美元,这也是在卢经商的一个缺点。

  戚大使告诉记者,目前,在卢旺达只有一家温州人开的商铺,店主是个文成人,生意不错,经常从阿联酋迪拜和中国浙江义乌小商品城进口一些小商品,卖的商品很受当地人欢迎。

  戚德恩在法国使领馆前后度过了近15年的时间。他说,“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留在了法国。”

  1981年,戚德恩刚到法国时,当地的温州人还只有3000人左右。而今,当地温籍华侨华人已经超过10万人。许多温籍侨胞,都得到了戚德恩的帮助。

  戚德恩告诉记者,在法国的温州人向来是非常受使领馆重视的。在他之前,就有两位使馆官员是温州人。戚德恩卸任之后,外交部专门找到一位既懂温州话,又精通法语的人来接替他的工作。

  在法国,戚德恩用使馆官员与温州人的双重身份,为家乡与当地温籍华侨华人做了不少贡献。从早年的帮华侨华人填表格、办居留手续,到为华侨华人排忧解难,老乡们的事情戚德恩总是“义不容辞”。上世纪80年代初,温州第一个赴法代表团到访,戚德恩全程陪同做了15天的“专职司机”。筹建温州大学时,戚德恩四处奔波,发动旅法温籍侨胞捐资助学。

  “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似口碑”--这是法国侨界对温籍外交官戚德恩的赞誉之辞。在法国,一提起戚德恩这位温州老乡,许多华侨华人都赞不绝口。

  采访中,戚德恩总是谦逊地自称是“农民的儿子”。在数十年的外交生涯中,戚德恩正是用自己的淳朴与诚恳赢得了侨界的赞誉。


来源: 温州都市报  作者: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