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千年夹缬见证永嘉昆曲
www.zjol.com.cn  2004年08月09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图/文张琴 

  课题名称:浙南夹缬戏文图典

  策划制作:温州都市报记者张琴

  前期采访:2003.5-2004.7

  调查地域:浙江省温州市全境(3区2市6县),台州市椒江区、路桥区、黄岩区、临海市、温岭市、玉环县,丽水市青田县、景宁畲族自治县、龙泉市以及福建省宁德市。

  作品体裁:断代史,实物求证至清咸丰年间,上溯时间为150年。

  所得结论:自清咸丰至民国期间,浙南夹缬以当时传唱于温州地区的永昆戏文为基本纹样。

  夹缬和永昆是温州的两大文化遗产。前者是中国古老的服装印染技艺,自明清后仅流传于浙南地区;后者是世界文化遗产昆曲家族里风格独异的奇葩,与南戏有着直接的传承关系---150年前,远在我们将其相提并论之前,夹缬和永昆早已结合在一起!

  通过对1500幅图片的分析,以及1年零3个月的实地调查,本报记者发现:自清咸丰至民国期间,浙南夹缬以当时传唱于温州地区的永昆戏文为基本纹样。

  从本期开始,将连续刊发记者张琴撰写的《浙南夹缬戏文图典》,现为第一篇。

   白兔记、西厢记

    这批图片里已确定的昆曲戏文有:渔家乐、白兔记、燕子笺、义侠记、孽海记、西厢记、牧羊记、慈悲愿、绣襦记、天门阵、彩楼记、疯僧扫秦、百花赠剑、张协状元、活捉王魁……

  我们在下篇将详细介绍各纹样图片,此处仅举3例。

  (备注:1.夹缬工艺是用雕版---即“被板”,紧夹待染织品,浸于染液上色;

  2.由于工艺本身的限制,夹缬纹样以两两对称为特征,即一单元里的左右部分为同一内容;

  3.浙南夹缬蓝地白纹,单色;民间用作被面,俗称“夹被”,由16个独立方框组成;

  4.纹样组合方式多样:既有16单元各自成章,也有16单元共述一戏,又有二二、四四等形式。)

纹样材质:被板

图片编号:D11—1、1—2

戏文名称:渔家乐

拍摄时间:2004年3月

    《渔家乐》作于清初,是昆曲传统剧目。温州除永昆外,瓯剧也演此戏,但沿袭必用昆调。

  此戏演绎东汉末年清河王刘蒜遇渔家女邬飞霞得救事。邬家父女打渔为生,邬父每于浔阳江边打得鲜鱼,便让女儿飞霞拿到城中出售。此日邬飞霞又去卖鱼。刘蒜遭外戚梁冀迫害,亡命浔阳江边时,追兵冷箭误杀邬父。邬飞霞葬父归来,遇见匿于舟中的刘蒜,二人约为夫妇。后刘蒜往河东举事,邬飞霞顶替民女潜入梁府,用神针刺死梁冀。刘蒜承帝位,册封邬飞霞为昭阳正宫。

  据沈沉先生的《永嘉昆剧剧目考略》称,此剧是“同福”班(清同治—民国)的保留剧目;其他昆班极少全本演出,仅有《端阳》、《藏舟》、《相梁》、《刺梁》等折子戏。

  参考《苏州戏曲志》,可知清光绪时此戏计有27折。1921年昆剧传习所成立后,将此剧整理为《卖书》、《纳姻》、《渔钱》、《端阳》、《藏舟》、《相梁》、《刺梁》、《羞父》等8折,称为《整本渔家乐》。

  对照资料,上图的2张夹缬被板纹样,1—1是《渔钱》,邬飞霞辞别渔翁父亲,前往城中卖鱼。物标为邬父头戴竹笠,腰挂鱼篓。1—2是《羞父》,此时的邬飞霞凤冠霞帔,册封昭阳。物标为手中所持鲜鱼,点明出身。

纹样材质:夹被

图片编号:Ba3216—1、2

戏文名称:白兔记

拍摄时间:2004年6月

    《白兔记》全称《刘知远白兔记》,与《荆钗记》、《拜月亭》、《杀狗记》合称“荆、刘、拜、杀”四大南戏。作者佚名,但公认为温州书会才人之作。1967年,上海嘉定宣氏墓曾出土明成化年间北京永顺堂刻本《白兔记》,其“开场”中有这样一段:“搬的是李三娘麻地捧印,刘知远衣锦还乡……亏了永嘉书会才人在此灯窗之下,磨得墨浓,蘸得笔饱,编成此一本孝义故事。”永昆的研究者们常据此认为永昆是南戏的直接传承。

  刘知远是五代后汉的开国皇帝,少时贫贱,民间盛传其曾经偷鸡、宿庙,后入赘李氏。《白兔记》描写刘被迫出走投军,妻子李三娘受尽兄嫂折磨,“白天汲水、夜晚挨磨”。后来李氏在磨房产下一子,因无剪刀,用牙咬断脐带,因此取名“咬脐郎”,托仗义的窦公送往刘知远军中。此时刘已发迹,并再娶岳氏。十六年后,咬脐郎长成,去猎时追赶白兔来到李家庄,在井台边碰见汲水李三娘。李泣诉身世,托咬脐郎寻访刘知远。咬脐郎回府言及此事,才知原是自己的生母。

  二帧图片一为《出猎》,一为《回猎》。图中戎装少年正是昆剧咬脐郎的典型装扮。二位女子,缀补丁、提水桶的是李三娘,井台前母子俩虽然相逢不相识,但李三娘的凄苦让咬脐郎好不同情;另一位纨扇轻摆的当是岳氏夫人---咬脐郎得知真相后大闹帅府,岳氏夫人出面周旋,许其迎接亲生母亲。

  夹缬制作时,染液通过细长的“水路”蜿蜒流通到被板各部,稍有阻塞、渗露,便致纹样“露白”、“带脏”,所以被板师傅往往雕个“眉眼略具”,力忌精微。此被纹样细致,人物情态如在眼前,在图典中属上品。

  

纹样材质:夹被

图片编号:Ba6-1、2、6,Ba16-7

戏文名称:西厢记

拍摄时间:2003年12月

    在我们拍摄的图片中,《西厢记》重复出镜率颇高。Ba6是此中一种,8单元构图,未按戏台上的9折戏目(《游殿》、《闹斋》、《惠明》、《寄柬》、《跳墙》、《着棋》、《佳期》、《拷红》、《长亭》)均匀铺排,而是游殿1、赖婚1、探视1、佳期1、长亭2、团圆2。现对照王实甫原文解释其中3幅:

  6-1,游殿。崔莺莺“临去秋波那一转”,竟然使得张生取消了京师应考计划,让法聪帮忙讨了间僧房,挨着西厢住了下来。

  6-2,赖婚。张生退了匪兵,一心等着招婿。谁知相国夫人出尔反尔,竟叫两人兄妹相称。张生气愤难当,崔莺莺则“泪眼偷淹”。

  6-6,长亭。西厢事发后,相国夫人严命张生马上赴京应试,博取了功名才可迎娶莺莺。于是长亭送别,莺莺一脸悲伤。

  有意思的是,Ba6—6里,莺莺手持折扇;而在同样是西厢纹样的Ba16里,这把折扇却换做了酒杯(见图Ba16-7)!究其原因,是摹底用的“粉本”每经凿刻、拓写一次,便在细节上更偏移原始手稿一些;偏移到一定程度,某些细节完全丢失后,被板师傅便临时发挥,另外添加---论“亲疏”关系,Ba16要细致得多,显然距原始手稿更近;到了Ba6,不仅酒杯变成折扇(另一只模糊成一块),而且连微微屈身的红娘也掉了个,换成了莺莺小姐!

  类似的变异还见于《义侠记》等,下章的“粉本”条目将细析。

  另外,无论是Ba6,还是Ba16,长亭里的张生都穿上了状元服!

  清代戏曲选集《缀白裘》曾经注说:“此出时下新兴俱用旦角装,不用生、丑,名曰《女长亭》。”苏昆直至民国,仍用旧习。浙昆也不例外。有浙昆“巾生魁首”之称的汪世喻先生,曾亲口告诉我们,他年轻时扮演张生至此出,必得“须眉换作女儿装”。

  永昆在这方面没有文字记载。询问民间艺人,得知旧时的永昆“张生”在此处也是作旦打扮的。而温州乱弹就无此例。乱弹老艺人麻福地曾就此事问过永昆同行,对方的回答是:莺莺是千金小姐,十里相送书生,是要被人讲闲话的,所以干脆将张生也扮作了女子。

  解释有些牵强,暂录于此。

  但是,为什么上了夹被,又成为状元打扮呢?被板师傅说,当年老师从来没谈过这个问题,可能是觉得“张生扮女”太别扭,干脆让他提前穿上状元衫。反正红火热闹就好。

    解释也有些牵强,并录于此。

    夹缬独秀浙南

  夹缬是中国古老的服装印染技艺“三缬”(绞缬、蜡缬、夹缬)之一,上溯可至秦汉。古汉语里的“缬”字,专指在丝织品上染出图案花样。顾名思义,夹缬便是利用雕板紧夹待染织物,然后使染液进入雕板的“明渠暗沟”,浸染出预定效果。

  夹缬在唐代曾是风尚之物。唐人们下至时尚青年,上至敦煌莫高窟的菩萨们,无不竞穿夹缬。诗人们在歌咏服饰之美时,往往也以夹缬装饰台面,如白居易的“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参考日本正仓院的实物图片,可知当时的夹缬织品不仅设图饱满,用色更是亮丽,在技艺上已完全进入成熟期。

  到了宋朝,赵家国力积弱日久,常以夹缬代替丝绣品为宫室日常服饰,因此一再禁令民间雕刻夹缬花版、印染彩色夹缬。如《宋史》卷一“舆服”条目记道:政和二年,诏后苑造缬帛。盖自元丰初,置为行军之号,又为卫士之衣。以辨奸诈,遂禁止民间打造。令开封府申严其禁,客旅不许买贩缬版……

  民间夹缬自此开始趋向单色。但例外不是没有。刘道广先生在《夹缬的历史回顾与现况》一文中,曾引证过一段与浙南扯着关系的公案---朱熹任浙江提举“出台趋温”时,曾经六告台州知州唐仲友的御状,罪状之一就是“又乘势雕造花版,印染斑缬之属凡数十片,发归本家彩帛铺,充染帛用”。

    撇开官商唐仲友的是非不谈,我们从中得到的信息是:南宋时,温台地区的彩色夹缬依然流行。

  至元明,夹缬的名称开始不见于典籍,但工艺尚沿用,所夹染的丝绸织品至今仍有传世。

  此时工艺相对简单的油纸镂花印染风行中原,很快一统天下。

  夹缬终于“淹没”。后世学者一般认为其在明末即已绝迹。今人专著常将其与灰缬(即油纸镂花印染,今称蓝印花布)混为一谈,如沈从文先生《花花朵朵坛坛罐罐》中的《谈染缬》、高汉玉先生《中国历代织染绣图录》中的《印染》等。二位先生才高八斗,出此误差自然是因为不曾目睹夹缬的现场制作。

  其实,夹缬一直流传在浙南,以温州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直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夹缬依然是本地的婚嫁必备之物。

  只是历经1000多年的风雨沧桑,夹缬虽然保持了本工艺的独有特征,但外观已与典籍记载大为不同---色彩单一了,蓝底白纹,不复曾经的鲜艳斑斓;功用单一了,仅用作被面(浙南地区呼为“夹被”,真是形神俱备地概括了其制作方式及功能);夹染的织品不再是丝绸,换作了棉布;单元图案的尺寸也变窄变小了,一般只有(14x45)cm2……

  最重要的是,夹缬的纹样变异了---从汉唐宋明的花草虫鸟鱼兽,变异为浙南地区晚清戏台上耳熟能详的生旦净丑!一方人情风土被定格在美丽的靛蓝里了。

  至此,中国古老的夹缬可以冠以前定词---浙南夹缬。

  昆曲的几个相关词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起源于江苏昆山一带的民间曲调,后经当地音乐家顾坚整理加工,于明初逐渐自成一派。嘉靖年间,太仓魏良辅再次对其进行改革,吸收弋阳腔、海盐腔和北方一些曲调的长处,最终形成委婉细腻的“冷板”、“水磨腔”,最早登上我国的戏曲舞台,并很快向各地流传。此后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称霸剧坛200多年,直至清朝中叶京剧兴起,才告式微。

  2001年5月,基于昆曲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及当前的濒危状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其为首批18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国内现存六团(江苏省苏昆剧团、苏州昆剧院、北方昆剧团、浙江昆剧团、湖南省湘昆剧团、上海昆剧团)一所(永昆传习所)。

  据考证,昆曲于万历年初传入浙南后,温州曲坛很快便尊其为“正宗”,并从苏州请来师傅授戏,形成瑞安、平阳二个中心。其后虽有隔断,但时间不是很长,几个有名的班社如“同福”、“品玉”等,一直活动至晚清、民国。

  (附注:1949年后,温州的几大昆班合组为“巨轮昆剧团”,挂在永嘉县辖下,于1957年易名为“永嘉昆剧团”,简称“永昆”。此后永昆命运多舛,几起几息。现仅存传习所,成立于1998年。)

  直至上世纪中、后叶,永昆仍拥有一大批功力深厚的老艺人,如杨银友、陈雪宝等。这批艺人曾于1983年远赴昆曲故乡苏州,传授60多个永昆传统剧目。2004年7月初,我们在苏州开明戏院采访《牡丹亭》剧组,苏昆剧院的尹建民副院长听说我们自温州来,就曾主动介绍:“我有好几个戏,是跟你们永昆的杨银友先生学的……”

  文化交流亘古频繁,何况永昆、浙昆、上昆、苏昆……本系一家。难能可贵的是,永昆在宗法苏昆遣词工整、器乐众备诸优势时,另在声腔上保留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永昆唱腔粗犷直率,善状底层百姓的悲欢喜怒,与其它昆系的擅描情、长拟怀,有着很大差别。如上文提到的《牡丹亭》,自传世以来,一直被视为昆曲标志性的作品;但在永昆,却只有一折插科打诨的《花判上任》……专家们在解释诸如此类的差异时,往往联系永昆的南戏背景。

  温州是宋元南戏的故乡。历史上,温州书会编写的《活捉王魁》、《张协状元》等,被认为倡始了中国的“俳优戏文”。南戏在温州的演唱声腔,学界历存疑说,一般认为是海盐腔。后来南戏消失得无影无踪,学者们认为其在发源地必然流有遗韵。故永昆的“特立独行”,通常被认为与南戏的传承有直接关系。

  温州习俗嗜好戏文,从春社至冬祭,戏事曲声几无停歇。温州的民谚里有着与戏文相关的大量话语,如“高昆乱弹,和调讨饭”,指的是本地4个较大的剧种:高腔、昆腔、乱弹、和调。随着时光的流逝,高腔、和调已先后喑灭,唯永昆和乱弹(始于清乾嘉年间,1959年改称瓯剧),尚有乡音袅袅。

唐代夹缬

 

    谬误之处 敬请垂教

    版权所有 谢绝转载

    参考书目:

  夹缬 汉声杂志1997年12月 总108期

  宋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缀白裘 清·玩花主人选 中华书局出版社1955年版

  永嘉昆剧 沈沉辑 永嘉县政协文史委员会1998年编

  乡土温州 张琴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苏州戏曲志 古吴轩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戏曲选 王起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京剧剧目辞典 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古典四大名剧 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版

  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

  沈从文著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历代织染绣图录

  高汉玉主编 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6年版 


来源: 温州网  作者: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