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挑起的邮路
www.zjol.com.cn
2004年08月23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8月16日下午,一个特别的身影进入了记者的视线——在乐清市泥石流灾区仙溪镇被摧毁的仙溪大桥边,一个小伙子用木棒挑着两只硕大的绿色邮袋,吃力地向对岸迈步…… 当时,记者急着赶往福溪乡灾区采访,来不及跟他搭话。事后,得知他是乐清市邮政局仙溪支局的投递员周寿米,就向这个支局的投递组长余东升了解情况。原来,仙溪大桥被毁坏后,交通和邮路顷刻断绝。支局的职工们想,灾区在通讯线路一时没有恢复的情况下,是多么需要从党报上了解抗灾救灾的情况和外界的信息呀!得尽快恢复灾区通邮!到了14日,当地群众在被毁的大桥边的溪滩和石头上搭起了简易竹排桥,人们终于可以过河了。周寿米原本用摩托车运的两只150多斤重的邮袋,怎么过河?他先用自行车分两次把邮袋运到河边,再用一条结实的木棒做扁担,挑起沉重的邮袋,翻过一块块高低不平的乱石,踩过摇摇晃晃的竹桥,挑到对岸,然后装上摩托车往山乡进发。“挑邮”的路途虽然只有100多米,但崎岖和沉重,加上如火骄阳,使他不得不中途歇息了四五次。 福溪邮路由小周一人负责。这是仙溪邮政支局辖区内最偏远的邮路,从支局到福溪乡政府有10余公里,而到最远的投递点有40公里。一次投递作业,至少要用五个小时。还有3个村——岭里、甸岭和岗脚村,一个在福溪水库边,两个在山沟里,摩托车进不去,他还得把车子停在山下,再徒步上山…… 几天来,连续不断地运啊挑啊送啊,小周累得够呛。领导也知道他累,但支局一共才5个投递员,分别负责着4条邮路,无法找人替换他。而小周本来就是福溪乡人,他知道受灾后父老乡亲是多么需要从党报党刊上汲取战胜灾害的力量!他因此而坚持着、挺着,从没有叫过一声苦。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本报记者 沈利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