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共青团台州市委授予抗台中为转移群众而英勇献身的共青团员、路桥区螺洋派出所夜巡队员朱琳为市优秀共青团员。
白花、挽联、哀乐,伴随着朱琳的英雄事迹,诉说着这位英雄的青春色彩。且让时间回到8月12日悲壮的时刻……
台风登陆在即,8月12日的台州路桥区螺洋街道,已是一片风雨交加。
早上9时30分,派出所接街道办事处通知,迅速成立4个应急抢险小分队,随时待命。调派人员时,所长特意安排刚参加工作不久、昨晚又通宵工作的夜巡队员朱琳,留在所里接听电话。
下午1时10分,派出所接到报警:上保村有一座在建厂房倒塌,4名外来民工被压在下面。接报后,所长立即与街道主任等奔赴现场,教导员去调巡逻队员增援,谁知道,朱琳此时已经戴好头盔,穿好雨衣,“全副武装”坐在了出发的车子里。
赶至现场,抢险队员们看到厂房的铁皮顶篷与围墙均已倒塌,4名民工被埋在砖石瓦砾下面生死未卜。朱琳他们与在场的20多名群众靠用手挖,终于救出4名伤者并送往医院。
然而,周围民房仍然随时可能倒塌,尤其是附近的一家开在简易房里的快餐店。
“迅速转移疏散群众。”在场领导当机立断。
几乎是连请带拉,几名队员带着8位快餐店员工撤到安全地带——村里的上保堂庙。因为担心店里还有人在,不放心的所长、朱琳和另一名队员仔细查看了店里的贮藏室、厨房等地方,确信无人后,三人方才准备撤出快餐店。
就在这个时候,灾难不幸猝然降临——
可能为了店里的财产安全,朱琳出门后试图把卷帘门拉上,他把双手搭在门帘上,第一下没使上劲,第二下狠劲往下一拉……
突然,朱琳“啊”的大声叫了一下,整个人就僵在了那里。“门上有电!”一旁的所长下意识地大吼起来,几个队员见状迅速抄起地上的木棍,费了好大劲才把朱琳和门撬了开来,一根电线也软搭搭地掉了下来。
此时,时间定格在8月12日下午1时40分。
几乎是一路热泪,一路呼喊,队员们以最快的速度把朱琳送往医院。然而,3小时后,医生难过地向大家宣布:先前被朱琳等人救出的4名伤者已基本脱离生命危险,而朱琳同志经抢救无效死亡。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从1时10分接警到1时40分遭电击,在短短的半个钟头里,风华正茂的朱琳走完了他的一生,就像是这场惊心动魄的风雨突然幻化出的一道彩虹,如此仓促,却又如此绚烂……
家中独子突然撒手西去,最悲痛的莫过于朱琳的双亲。
朱琳的母亲流着眼泪回忆说,台风登陆前夕,他们曾给朱琳打过电话。“这孩子说他们有防台任务,说什么也不肯回家,我们就只好嘱咐他千万要注意安全……”
谁知道,那次电话竟然成了一家人的诀别。
在父母眼中,朱琳是那样一个懂事的好孩子,还多次在电脑作品比赛中获奖。2002年从区职教中心毕业后,朱琳说服父母通过招聘考试成为一名专职巡逻队员,他盼望着能在艰苦而严格的巡逻队中使自己得到更好的磨练。参加工作后,他没有放弃学习,至牺牲前,他即将修完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自学考试的全部课程。
在领导和同事们眼中,他又是一位上进活泼的好青年。所长叶荣杰回忆,朱琳是6月3日到夜巡队上班的,距离牺牲那天只有2个多月,可在短短的60多天里,在工作上虚心好学的小朱琳已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巡逻队员。巡逻工作日夜颠倒,可朱琳总是风雨无阻,恪尽职守,把这份辛苦的工作干得有滋有味。
思想上,朱琳更是积极要求上进。一进夜巡队,他就主动向所里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凭着出色的表现,他于6月21日被派出所党支部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
台风来去突然,朱琳走的也是如此突然。一位专程赶去殡仪馆悼念的路桥区领导说:“朱琳的光荣殉职,将在我们这些生者的心中,立下一座永恒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