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社会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代理妈妈”的真情故事
www.zjol.com.cn  2004年08月27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8月27日消息 在宁波市北仑区,有一群特殊的母亲——在区妇联的倡导下,她们用无私的母爱培养单亲家庭的孩子。1998年至今,“代理妈妈”已从当初的14人增加到210人。

    连接母子的“亲情热线”

    这个暑假对王梃和他的代理妈妈袁玲来说充满欢乐,王梃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

    王梃的父亲早已去世,母亲久卧病榻,家境艰苦。身为企业家的袁玲从见到王梃的第一眼开始,就喜欢上了这个聪慧的男孩子。由于两家相隔甚远,为掌握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袁玲给他家装了电话,还交足了电话费。从此,电话成了连接袁玲和王梃的“亲情线”。每次接到袁玲的电话,王梃高兴极了,还把通话内容复述给病床上的妈妈听。

    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王梃报喜的第一个人是袁玲。“我想告诉她,儿子没有让她白操心。”王梃说。

    “阿拉的亲儿子”

    在侨联干部乐规宏眼里,三山中学学生王珲就是她的亲儿子。说起王珲,乐规宏一口一个“阿拉儿子”,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乐规宏至今还记得6年前第一次和王珲见面的场景,当时天气阴冷,乐规宏去学校领瘦小的王珲。这孩子两岁就没了母亲,和姐姐靠父亲打工赚钱维持生活。看到孩子大冷天还穿着凉鞋,乐规宏的眼泪滚了下来。“我做你的妈妈好吗?”王珲点点头。从此,这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就与乐规宏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让孩子融入家庭,乐规宏给女儿做了一番工作:好吃、好玩的要多让着弟弟。懂事的女儿记下了,每次王珲来她都会热情招待,王珲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家。每逢“六一”,乐规宏都会给王珲买礼物,开学时给他交学杂费、买新文具,暑假时接孩子回家住。逢年过节走亲戚,乐规宏总会带上王珲,逢人就说:“这是阿拉的亲儿子。”

    20岁的“代理妈妈”

    今年26岁的贺巧子一个月前刚当上母亲,可她已经做了6年的“实习妈妈”。

    6年前,才20岁的她和8岁的吴笳浩结了对。见面那天,吴笳浩拉着贺巧子的衣摆,悄悄叫了声“姐姐”。“当时我的心一下子就软了,我一定要带好这个孩子。”贺巧子说。

    吴笳浩两岁时,母亲扔下他走了,父亲在外地打工,他从小和太祖母一起生活。为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贺巧子经常把笳浩接到家来住,让他和自己的弟弟一起玩。有一年过年,笳浩照常来贺家,突然发烧拉肚子,从没当过母亲的贺巧子慌了神。这时已是凌晨两点,贺巧子轻轻拍醒孩子,帮他擦洗、换衣服,天亮送医院打针。贺巧子说:“那个时候我真的觉得好揪心。”

    相处时间久了,笳浩渐渐地不叫贺巧子“姐姐”了,因为在从小就失去母爱的孩子眼中,贺巧子表现得更像个母亲。现在,笳浩经常问:“妈妈,你有两个儿子了,你会对谁好?”“两个都好,你们都是我的好儿子。”贺巧子幸福地说。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本报记者 苏晓春 通讯员 李建华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