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一人,带着摄像机和照相机,两年里三上青藏高原,只为将家乡亲人的一份深情和牵挂送给驻守边防的子弟兵。46岁的钱立铃是德清浙江仪表厂的一位普通女工。2002年她从企业内退后,节省下不多的钱,自费往返青藏高原,走访家乡士兵,一方面送上亲人的问候,另一方面又向亲人们传递着子弟兵在部队的近况。
钱立铃说,她那个年代的女子都有一种军人情结。2000年,电视纪录片《世纪之初走边关》讲述了西藏阿里地区解放军骡马队长年执行任务,因恶劣的气候,众多将士致残甚至献出了生命。这部纪录片点燃了钱立铃心中的冲动,她想,这些子弟兵长年驻守在风雪边疆,如果将亲人的问候送到他们身边,这些子弟兵的心里该是多么温暖,他们会更努力,为祖国把好门。
2002年,她带着节省下来的几千元钱一路跋涉,来到了驻守青藏高原的某坦克师,这里有不少德清战士。钱立铃原在照相馆工作过,拍照曾是她的本行,摄像是她的业余爱好。到部队前,她走访了许多驻藏德清战士的家庭,拍下他们父母等亲人的生活情况及对他们的嘱托,制成光盘带到部队。在3000多公里外的世界屋脊,战士们见到了父母和兄弟姐妹,听到了谆谆嘱托,他们流着眼泪握紧拳头,对着钱立铃的镜头告诉亲人:“放心吧,我们要在高原建功立业。”
钱立铃还对德清籍战士在部队的学习训练情况进行了拍摄,回来后又放给他们的亲人看。
去年7月6日,钱立铃携带着她在德清13个乡镇共24户现役军属家中拍摄的图像和照片二赴西藏,克服了高原反应,穿梭11个军营,跋涉1.5万公里,向24位德清籍战士一一详细介绍了家中的情况。
对驻藏德清战士们的亲人来说,青藏高原是一块完全陌生的土地,钱立铃带回来的孩子在部队的照片和画面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安慰。德清人武部的同志说,这些画面和图片通过德清电视台播出后,对该县拥军和征兵工作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钱立铃每个月只有370元的收入,丈夫工资也不高,家里有两个孩子在读书,每次进藏,她都要把家里一点可怜的积蓄全部花光,两个孩子不得不降低生活费标准,丈夫也只能抽低档烟,虽然家人对她有怨言,但是,他们知道,看望驻藏兵是钱立铃的心愿,只要她赴藏,家人还是默默地为她打点行装,给她在行李箱里塞进必备的钱。两年多里,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已有4万余元让钱立铃用在进藏拥军上了。
钱立铃情系青藏兵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一年到部队去一两次的事,而是时时刻刻置于心上。听说德清公安局要招一批协警,钱立铃马上找到公安局领导,请求将报名时间推迟,因为她得知一批驻藏德清兵即将退伍,希望让他们有一个招工的机会。公安局领导很感动,答应了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