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心理救助:凸显灾后重建人文关怀
www.zjol.com.cn  2004年09月03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云娜”台风的到来让浙江省的温岭、乐清等地遭受重创。日前,由浙江省和杭州市心理卫生机构派出的10名心理专家到受灾最严重地区,对当地灾民进行心理“救灾”,这也是浙江省首次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灾后心理干预,也是杭州市心理危机与干预中心成立后,第一次跨市执行任务。8月5日刚刚到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报到的何鸣博士后与同事们一起赶赴第一线,为灾后群众提供了及时的救援。为此,记者连线了正在江西从事心理干预的何鸣,就心理干预对灾后重建的作用、心理干预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采访。
    
  人物背景:
    
  何鸣:1989年在湖南医科大学攻读研究生时,师从我国精神医学界著名学者杨德森教授,主攻行为医学,曾在科威特、加拿大等地学习,现为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归国博士后。此前,他曾参与过美国“911”、“衡阳特大火灾”等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是一种心理疏导活动

  记者:心理干预作为心理学的专用术语,在以前的突发事件中听到的并不多,您能不能解释一下,什么是心理干预?心理干预主要针对的是哪些对象?
    
  何鸣(以下简称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件,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需要我们来应付。比如,我们把结婚带给人们的心理冲击计为50分,丧失配偶计为100分,那么,如果一个人在一年中所积累的分值超过300分,就会造成一定的心理疾病,就需要接受一系列心理疏导活动,这就是心理干预。而这次的心理干预属于针对突发性事件的灾后心理干预,比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心理问题要更紧迫和重要。
    
  相对于能预期发生的生活事件来说,台风这样的突发性事件给当事人带来的心理创伤要严重得多。比如在这次任务中,有的人在一天之内失去了所有的亲人,还有的是邻村过来帮忙,却一下子见到了五具尸体,这样的事情对当事人打击非常大。
    
  由于灾难事故是突发的,而且危害程度相当深,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遭受打击,当事人会在短时间内产生一种应激状态,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当事人往往容易产生绝望、无助、抑郁等心态,最终造成无法弥补的心理创伤。因此,对当事人进行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需要接受心理干预的除了受灾人的家属外,还包括他的邻居、朋友,以及抢救人员、目击者。
    

  心理“救灾”是让人“自救”
    
  记者:以前对受灾地区的救助主要集中在经济和物质上的救助,那这次为什么要派出心理干预队伍呢?就您看来,心理干预和物质救助两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何: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在增强。现在健康这个概念指的不仅仅是身体健康,心理状况也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政府机关也开始逐渐重视对受灾群众的心灵救助,体现了社会对受灾群众的人文关怀,是灾后重建工作的一种进步。
    
  对灾区的救助,物质救助是基础,就像先要让他们有饭吃,有房住;但是物质救援只能解决短期的温饱问题,灾区人民真正需要的是在灾后积极“自救”。心理“救灾”解决的就是这样的长远问题,鼓励他们面对现实,重新振作起来。人的心理舒适度决定了人的幸福感,灾民的心理恢复程度也应当成为衡量救灾工作成效的一把尺子。
    
  记者:心理干预对灾后群众的意义有多大?通过心理干预,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何:很多人在遭受心灵的重创后,会经历一个从否认、麻木、愤怒到抑郁然后恢复的阶段,如果这个阶段经历的时间很长,那么就会导致心理疾病,因此,心理干预也有短期和长期之分,台风这类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心理干预一般为两个星期,还需要因人而异,定期回访。
    
  心理干预对于灾区群众意义重大。首先,帮助他们回到现实,承认并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缓解心理压力,对绝望、麻木、愤怒等心情加以疏导;然后引导他们看到自身的力量,认识到自己有能力继续生活下去,重建家园;还有,引导群众把灾祸当作自身成长的一种经历,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坚强和勇敢。在回访台州、温州等受灾地区时,先前对心理工作很漠然的百姓们都对我们说:“这样的帮助太有用了。”开展心理干预工作对于受灾者的心理重建,圆满处理善后事宜,乃至灾害后的社会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干预在我国属新兴学科
    
  记者:美国的“911”事件震惊全世界,给美国民众带来的心理阴影应该说是巨大的,您也参加过美国“911”事件后的心理干预活动,那国外在心理干预这方面做得怎么样?我国的心理干预目前发展到怎样的水平?
    
  何:在国外,人们对心理干预是非常重视的,群众对心理问题的认识也要比国内深得多。比如像“911”这样的突发事件,全国各个方面的力量都会被调动起来,社区、个人参与其中,有非常完备的精神卫生网络。当时我在科威特大学卫生系担任主任医师,“911”事件爆发之后,我们很明显地感觉到科威特大学很多美国老师的惶恐,学校就马上行动起来,帮助他们做了一个心理干预,非常及时。
    
  而在我国,由于受到应用心理学发展水平的局限,心理干预仍属于一个新兴的学科,缺少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应用机构,在当前世界上还处于中下水平。心理干预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探索在我国都处于起步阶段,有资料说,在我国,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还不足200人,远远无法适应灾害事件发生后心理干预辅导和专业化干预治疗的要求。但是值得欣喜的是,我国的心理学发展速度很快,专家基础也不错,并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像这次我们去灾区进行心理干预,由于语言不通需要志愿者帮忙,结果报名者非常踊跃,当时就让我们非常感动。
    
  建立心理干预应急队伍迫在眉睫
    
  记者:心理医生现在已经慢慢被我们了解和接受,心理干预专家跟心理医生有什么区别呢?心理干预专家是否要经过专门的培训?
    
  何:心理医生开的是诊所,等待顾客自己发现问题上门求助;而心理干预的专家是要在第一时间冲到第一线的,现在中国的民众对于心理干预的认识不够深,更需要我们主动出击,帮助他们走出心灵困境。因为面对的都是一些突发性事件,所以相对于心理医生来说,心理干预专家更注重心理应急方面的研究,而且要接受专门的、严格的培训。
    
  记者:您认为目前国内还需要做什么工作来促进心理干预的发展?
    
  何:首先是宣传。现在中国民众对心理健康问题认识不够深入,需要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干预的作用,引导群众把接受心理帮助当作一个正常的事情来看,了解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是要增加专业人员培训,现在国内从事心理干预乃至精神科工作的人员并不多,像这次组成的心理专家团,10位专家对于全省50多个县市,600多个乡镇,900多万受灾人口来说,实在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我们就要开始着手培训当地的基层人员,制作心理干预培训手册,让更多人掌握这方面的简单应急知识,希望能建立一支庞大的应急队伍,在以后更好地应对这些大面积灾难性事件的发生。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文/实习生 薛莹 本报记者 孙立波 摄/通讯员 徐彦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