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2万寒门学子一个不少
www.zjol.com.cn  2004年09月13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核心提示
    
  对大多数家庭和孩子来说,每学期区区数百上千元的学费也许只是一顿饭、一件衣服、甚至只是一个玩具。然而,在杭城数千名贫困生的眼里,这可能就是一家人一两个月的生活费,是一笔不得不四处筹措的巨款,是横在这些孩子书桌前一道迈不过的坎。开学伊始,总有那么多的孩子和家庭为了拥有一张平静的书桌而焦虑着、奔走着。
    
  本学期开学前,杭州市教育局的一个文件让所有这些家庭松了一口气:新出台的教育资助券实施细则把学生受助的标准和范围作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市属和区属公办、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普通班、技校、少数民族初中学生首次纳入受助范围;民办学校按相应类别、等级的公办学校相应资助项目、标准统一执行;困难家庭子女也和低保家庭子女一样享受同等的资助待遇。
    
  据估计,仅杭州市区,就将有超过3000的贫困生享受这种资助,在整个杭州市,这一数字接近2万。从去年8、9月间推出教育资助券至今恰好一年,新细则的实施已经两周,那么,资助券能否为每个需要的孩子撑起遮风挡雨的大伞?它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这些家庭的窘境?那些敏感而自尊的心灵将如何面对这种形式的资助?


    门槛:符合条件一个不少
    
  3000元,爸爸妈妈打工三四个月的全部收入。当班主任告诉她,手中那张黄色的资助券,就相当于这笔全年的学费和代管费时,杭州市广播电视中专的王丹丹开心地笑了:“我真幸运,新政策一出台,就让我赶上了。爸爸妈妈再也不用为我的学费发愁了。”
    
  幸运的不止王丹丹一个。新近出台的细则,第一次把市属和区属公办、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普通班、技工学校、少数民族初中学生里的“王丹丹”们纳入了资助券的受助范围,让这些学生可以像普通高中的孩子一样,享受教育资助。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沈建平说,这是最近出台的教育资助券实施细则最大的变化之一,换句话说,资助的门槛放低了,只要符合相关条件,就一个也不少地纳入资助券的资助范围内。
    
  “门槛”放低后,究竟有多少孩子可以享受到资助券?由于目前各个学校还在统计,我们无法得知准确的数据。不过,市教育局提供的数据表明,从去年8月推行教育资助券以来,仅2003年一年,全市就有3.4万人次接受了资助,资助金额达1219万元,其中市区共有5147人次,资助金额达274万元。今年上半年,全市有14755人次获得资助,资助金额为615万元,其中杭州市区为3170人次,资助金额为191万元。由于资助范围的扩大,据估计,这个学期受资助的学生将会比过去多出不少,杭州市区至少会超过上半年的3170人次。沈建平说,由于民政部门对市区所有的困难家庭颁发了救助证,而救助证是领取资助券的惟一凭证,这就保证了需要救助的学生能一个也不少地领到资助券。

    标准:基本解决学习费用
    
  这份文件同时规定,民办学校按公办学校的资助标准统一执行;持有效期内的《杭州市困难家庭(低保家庭、农村低保家庭、困难家庭)救助证》家庭的子女,在市属或区属公办学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享受教育资助额的标准为其所读学校的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之和;而在去年,困难家庭只能享受杂费的资助。
    
  “对那些家庭困难的孩子来说,资助券应该基本能解决孩子的学习费用问题了。”沈建平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实施“一费制”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城镇学校按照年级不同,每学期要缴的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在195至365元不等;普高和重高的学费和代管费之和分别是950元和1350元,有的中专,这笔费用约3000元。所有这些费用,低保、困难家庭的孩子都可以全免。
    
  对杭十中高三年级的赵晨来说,教育资助券帮他完成了3年的高中学业。由于父亲过世,妈妈下岗,两年前,妈妈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证明,当时赵晨正好念高一,低保证恰好派上了用场,学校减免了他200多元的学费,接下来两年,由于教育资助券政策的推行,赵晨每学期600元的学费和350元的代管费也被全部免除。几百元的费用对于普通家庭或许算不了什么,但就赵晨目前的家庭状况而言,这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幸亏有了资助券,否则真不知该怎么办了。”妈妈说。
    
  资助券基本“包”下了学习费用,但对于那些特别困难的家庭来说,午餐费等生活上的花费仍是很大的一个包袱。对此,人民助学金制度起到了很大的补充作用。
    
  按照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人民助学金由各所学校发放,各所学校要设立人民助学金专项资金,专项资金不超过学校学费收入总额的5%,其中,9年制义务教育阶段不超过学校杂费收入总额的10%。杭州市第十中学财务部一位姓金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资助券由政府买单,学校可以通过发放人民奖学金的方式来缓解学生一部分的生活压力。现在,学校每个低保家庭、困难家庭的孩子每个月都可以享受到学校发放的30元资助金。

    发放:凭券当场抵扣相关费用
    
  少年的自尊,往往使他们更愿意将自身的窘境悄悄地藏在心底而不愿张扬,稍不留意,有时候善意的帮助反而会变成一种伤害。在联系采访过程中,我们吃了很多“闭门羹”,“孩子不愿意让人家知道家里的情况。”家长的抱歉让我们觉得沉重:贫困并非孩子的过错,资助券的发放将如何面对这些敏感的心灵?
    
  “可以说,目前实施的教育资助券是一种人性化的救助办法,操作起来很方便,也很照顾孩子的心理。”沈建平说,过去的教育补助往往需要通过多种手续,多个程序,甚至公示后最终才能兑现。由于不少孩子,特别是高中学生,他们的自尊心往往特别强,不愿让同学知道自己家的窘境而拒绝资助。而现在,受助学生只要在每学期开学时向学校出具户口簿和相关救助证,学校审核后即可当场冲抵有关费用,不仅给学校和学生省去了不少麻烦,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受助学生的个人自尊。“只有班主任和学校领导才知道哪位同学申请了资助券,在最小范围内操作,这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实质:从学校掏钱到政府买单
    
  “其实,今年出台的细则只是我们对教育资助券政策的一种完善,在资助券的发放范围和标准上作了进一步的提高。”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沈建平告诉记者,教育资助券办法是去年8月正式出台的,在此之前,市教育局在去年1月曾针对困难家庭子女入学问题,发过一个相关的入学收费减免和补助工作的文件。和以前的政策相比,资助券的实施,把对困难学生的减免从各学校掏钱变成了政府买单,这是最根本的改变。
    
  在资助券政策出台之前,学杂费、代管费的减免是各个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酌情进行的,由于学校办学条件的差异,就很难保证每个困难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资助。而实施资助券后,所需的资助经费全部由政府拨款,不限人数,不受各个学校办学条件的限制,学校只起到一个具体经办的作用,这样不仅学校减轻了负担,还能确保所有困难的学生无一例外地享受资助券的帮助。
    
  与此同时,对那些已享受过教育资助,但仍因家庭困难而难以完成学业的学生,学校还可以动用人民助学金视其情况给予一定的补助。
    
  杭十中财务部一位负责人印证了这种说法。“过去我们每年都要从学校基金中拨出两到三万用于资助这些贫困学生,现在好了,人民助学金可以帮助那些更需要的学生减轻一部分生活上的困难。”
    
  沈建平认为,教育资助券的推行,对于那些困难家庭的子女入学无疑是雪中送炭。不过,要从根本上解决“上学难”问题,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最根本的是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整个社会的救助体制,并更好地推行再就业工程,从根本上改善这些困难孩子的家庭经济状况。”他说。
    
  新闻旁景    
  张洲的两个愿望
    
    
  晚上7点不到,当我们摸黑赶到张洲的家时,孩子还在吃饭,桌上零零落落地摆着三个已经快见底的菜,张洲的筷子小心地拨弄着惟一的一盘荤菜清蒸鲫鱼,挑了一小块放进嘴里。“菜都是中午剩下的,他爸爸还没回来呢。”妈妈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说。
    
  环视整个屋子,在这套只有三十多平米的房子,一切都显得有些拥挤和年深日久。整个屋子的墙面已经转黄,甚至有些发黑;厨房门上的玻璃掉了一块,中间拉了根绳子,挂上毛巾挡着;角落里的饮水机上积满了厚厚的灰尘。“一桶水要8块钱,早就不用了。”张洲的妈妈说。看见我们站着,乖巧的张洲起身进屋去找板凳,这时我们才发现,他身上穿着条肥肥大大的睡裤,一看就是大人的旧裤子改的,裤腿上还有个很大的窟窿。房间里惟一的亮色是墙上贴的一张肯德鸡的生日画片,上面写着张洲的名字。妈妈说,那是两年前,妈妈还没得病,张洲生日时去过一次肯德鸡。那以后,张洲几次嚷着想去,因为太贵,一直没敢再带他去过。
    
  和所有的困难家庭一样,下岗和生病让这个家庭陷入了窘境。2000年,张洲的父母双双买断工龄下岗,不久后,妈妈的两次生病住院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因为身体一直不好,社区给妈妈介绍的工作也只能断断续续在做。现在全家生活开支就靠张洲爸爸在一家报社发行部门打零工的收入维持着。千把块钱的收入,两人的养老金、一家三口的吃穿用、妈妈的医药费要全在这里开销。妈妈说,为了省钱,她把一天的中药分成了两天在吃,即便是这样,每个月还是要花掉200多元的医药费。七扣八扣,每个月用于家庭开支的只有500来元,孩子在定安路小学读书,但每学期几百元的学杂费已经让他们有些吃不销了。“资助券真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妈妈说,凭着资助券,张洲这个学期的学杂费、代管费共200多元全部免掉了。“是我们家半个月的生活费呢。”
    
  喜欢画画,每个学期180元的美术兴趣班却没办法参加;看到同学都买了电脑,暑假里刚参加过的免费电脑培训的张洲手痒痒的却不敢跟父母提起……现在不用为学费发愁了,“妈妈,以后我能去参加兴趣班吗?以后我们也能买上电脑了对吗?”说起这两个愿望,一直默不作声的张洲话多了起来,眼睛亮晶晶的。妈妈说,刚开始提到资助券时,小家伙还很不乐意,说是被同学知道了怕难为情,“老师很照顾他的心情,现在,除了班主任,他们班的同学谁也不知道我们申请了资助券。儿子开心,我们也松了一口气。”妈妈说,尽管资助券帮家里省下了一大笔钱,不过只要她的身体状况允许,她便会开始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补贴家用,并考虑退出这种资助。“只要有工作,我们就可以争取用自己的收入来培养孩子,这样也可以让资助券用在更需要的孩子身上。”

   image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本报记者陈欣逯海涛实习生冯洁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