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宋皇城遗址是杭州的根和魂
www.zjol.com.cn  2004年09月14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image

  严官巷南宋皇城“三省六部”遗址发掘现场。

  厚重的历史,在石板铺就的御街上变得真实可触;逝去的皇城在三省六部围墙中依稀可辨。在万松岭隧道东接线建设中发掘出来的南宋皇城地下遗址,将在充分保护的基础上,以“积极保护”的姿态进行展示,遗址在不久的将来可与市民和游客“亲密接触”。

  记录逝去的 繁华

  在严官巷南北两侧1000余平方米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南宋皇城御街、三省六部北围墙、白马庙遗址等重大考古发现让杭城厚重的历史变得触手可及。这次考古发掘所发现的遗迹,是继南宋太庙遗址、南宋临安府治遗址、南宋老虎洞官窑遗址与南宋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之后,在南宋临安城考古方面的又一重大发现。

  由于历代兵燹或旧城变迁,杭城现存的古迹已然不多。人们已很难从杭城的街头巷尾中感受出《梦粱录》所记载的繁华,也无法联想起《古今小说》中那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南宋皇城遗址是杭州历史文化的精髓,可是由于历史、地域等等原因,目前杭州能反映南宋历史文化风貌的“原汁原味”的遗迹、遗址几乎无处可寻。然而,这座皇城的“冰山一角”,却记录着那逝去的繁华。古道、水井、墙基、回廊……“重见天日”的历史元素扣动着每个杭州人的心弦。

  露天开敞式展示

  历年来,在考古发掘中,屡屡出现经抢救性发掘、发现,得以“重见天日”的重要遗址,旋即又因各种原因而被回填。

  为了更好地保护,付出上亿元代价,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南宋太庙遗址也被回填。

  有专家说,杭州不缺湖光山色,但缺乏重要的历史实证。杭州曾经是一个朝代的国都,一度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它具有大多数旅游胜地无法比拟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对这次考古发掘的遗址,在专家充分论证下有了大胆设想———露天开敞式展示。在“积极保护”、“最小干预”基础上,将分南北两大区块,集中展示南宋皇城御道和水闸两大遗址。南北遗址面积分别为281平方米、767平方米,两大遗址都将采用与遗址环境极为协调的建筑保护,在遗址纵向设人行道,使参观者能更清楚、更全面地观赏到遗址的面貌。

  “小高架”避让遗址

  万松岭隧道畅通和遗址保护让我们在严官巷遭遇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世界级难题。在专家和市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这个问题得到了初步破解。

  万松岭隧道东接线将采取南北分线的办法,高桩承台、一柱一桩,柱桩直接相连形成“小高架”避让遗址,“小高架”的桩也将采用先进方式避开对遗址的破坏。据悉,建设单位将与文保单位共同努力,使万松岭隧道在今年年底前通车。

  为了更好地保护,付出上亿元代价,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南宋太庙遗址也被回填。

  有专家说,杭州不缺湖光山色,但缺乏重要的历史实证。杭州曾经是一个朝代的国都,一度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它具有大多数旅游胜地无法比拟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对这次考古发掘的遗址,在专家充分论证下有了大胆设想———露天开敞式展示。在“积极保护”、“最小干预”基础上,将分南北两大区块,集中展示南宋皇城御道和水闸两大遗址。南北遗址面积分别为281平方米、767平方米,两大遗址都将采用与遗址环境极为协调的建筑保护,在遗址纵向设人行道,使参观者能更清楚、更全面地观赏到遗址的面貌。

  “小高架”避让遗址

  万松岭隧道畅通和遗址保护让我们在严官巷遭遇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世界级难题。在专家和市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这个问题得到了初步破解。

  万松岭隧道东接线将采取南北分线的办法,高桩承台、一柱一桩,柱桩直接相连形成“小高架”避让遗址,“小高架”的桩也将采用先进方式避开对遗址的破坏。据悉,建设单位将与文保单位共同努力,使万松岭隧道在今年年底前通车。


来源: 杭州日报  作者: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