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追踪杭城流浪儿童个案和救助现状:"三毛"想回家
www.zjol.com.cn  2004年09月15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孩子的眼睛里找得到天堂。但是,对于那些游弋在街头的、缺衣少食的小“三毛”们,他们的眼睛里却没有天堂。
    
  来自杭州市民政局的信息表明,由于近年来到杭州乞讨流浪人群逐年攀升,无家可归的小“三毛”们也日渐增多。杭州市政府增加了对流浪人员的救助投入,今年仅对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财政拨款便已达100多万元。
    
  走近小“三毛”们的生活,可以发现,他们徘徊在道德与非道德的边缘,在正义与非正义间游走。由于没有家庭和亲情的庇护,他们很多在“人之初”的年纪就深陷黑手,被人当作挣钱的工具,不得不与邪恶为伍。而作为正义一方的社会救助力量,也在拼命试图挽留他们的步伐。为此有关专家大声疾呼:救助流浪儿童光靠政府机构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伸出无私之手,形成救助流浪儿童的氛围和合力。
    
  又黑又瘦的小葡萄有一双特大号的眼睛,流露出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忧伤。身上满是污迹,就像刚从垃圾堆里爬出来一样。他不停地用带着伤疤的手抓挠着身体,黝黑的皮肤上满是红点,原来是感染了疥疮。9岁,一个正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年龄,而他却被抛入复杂的人世,要靠自己的力量求生存了。
    
  小葡萄已经是第5次进杭州市流浪儿童救助中心,与以往被警察叔叔强制带进不同的是,这次是他自己跑回来的。他说他恨透了“老板”对他的毒打虐待,渴望和想念救助中心老师们的关爱和温暖。
    
  “一样都是人,我为什么要去偷他们的东西呢?”尚童稚的他却发出了并不童稚的提问。这是他曲折苦难的经历,令他有了对自我和他人双重尊重的发现。
    
  人间悲剧2000元被生父出卖
    
  小葡萄也记不确切家在何处了,只记得一片又一片碧绿的大草原。他不知道妈妈的样子,在他尚没有记忆的时候,妈妈就跟别的男人跑了,他从小就与爸爸相依为命。爸爸非常沉默寡言,但是平时对他也疼爱有加。虽然家里穷得只有一条被子,但总是把能吃的都省下来给他吃。
    
  然而,去年夏天对小葡萄来说,是一个黑色的季节——小葡萄生命的支柱倒塌了。有一天,爸爸牵着他的手,把他带到了一个集市上,然后把他交给了一个大肚子的中年男人。他看到那人塞给爸爸一沓东西,然后爸爸眼睛红红地说:“去吧,去跟叔叔到大城市里,去学点本事,别呆在家里受穷了。”这就是爸爸对他说的最后的话。中年男人绑架一样硬生生把他拖走了。后来他才知道,爸爸竟然把他以2000元的价格卖给了这位“老板”。
    
  很难估量,这次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出卖在他幼小的心底刻下了多深的伤痕。爸爸到底为何这样做?他小小的身影僵住了,冷漠地说:“不知道。我也不想他。”
    
  陷入虎穴学当“三级钳工”
    
  小葡萄跟着老板躲藏在运煤的火车里,颠簸了几天几夜,来到了一个江南城市——浙江湖州。那里,有很多与他一样的小孩子。到了夜里,他们七八个小孩排成一溜挤在“老板”的地铺上。一个领头模样的名叫大黑的小孩告诉他,明天他就要出去学“干活”了。
    
  这学的是什么“本事”呀?第二天,在闹市区,大黑以敏捷的身手作了“示范”,轻而易举地从一个男人的腰上搞到了一个手机。原来所谓的干活就是“偷”!
    
  培养“新人”都是三人一组。一个人动手,得手后把东西丢给旁边的人,两人分头疾跑,然后第三个人装作路人挡住被偷者的去路,这样就做好“掩护”了。刚开始,小葡萄害怕得全身发抖,第一次偷钱包时,差点把到手的钱包都掉到地下。
    
  小葡萄很快成了一个“熟练工”,“收获”不俗。他开始两人一组,一旦得手,撒腿就跑,练就了飞毛腿。就算他腿快,也难免被逮住,结果只能是挨一场暴打。
    
  伤痕累累挨打成家常便饭

    
  挨打是他们的家常便饭。贪心的老板压根就把他们当成赚钱的工具,每天还要给他们下“任务”,规定一天要偷到两个手机或者500元钱,没有完成任务的就得饿饭、挨打。小葡萄伸出伤痕累累的手,我们看见了上面一道道细长的伤痕,令我们想起了雷锋叔叔小时候被地主用柴刀砍的伤痕。“这是用剥了皮的电线铜芯打的。”小葡萄把双手举起来,做了一个狠狠的往下抽的动作。
    
  小葡萄不常哭,但在无助中,他喜欢幻想已经想不起样子的妈妈,幻想她的怀抱。
    
  繁华的都市更能发财,他们跟着老板转战杭州。小葡萄们用脚丈量着杭州市的马路,为了生存,他们像一群鱼穿梭在热闹的人群里,脑子里却盘旋着灰色的目的。到后来,他们已经练就了火眼金睛,看见别人身上的背包,就能凭直觉觉察出里面的“油水”多不多。他们更喜欢偷男性别在腰上的手机,“嚓”地一声,很容易就能“妙手空空”。
    
  晚上,他们不住在杭州,因为杭州警方管得严。在老板的带领下,他们都住到萧山的一间破旧的房子里。
    
  流浪生活救助站“三出四进”
    
  去年1月16日,小葡萄在杭州武林广场某大商场寻找目标时,被警察送入了杭州市流浪儿童救助中心。这是他第一次进救助站,对于这里的准军事化管理、学习和生活,他感到很陌生。三天后,救助中心的老师对他说,叔叔来接他了。他并没有叔叔,出去一看,竟然是老板开着车子来接他了。但是成天在街上游荡惯了的他犹豫了一会,还是跟老板走了。
    
  后来,老板告诉他,为了把他领出来,他伪造了所谓“叔叔”的证件材料。对于老板来说,之所以这么煞费苦心地把小葡萄“捞”出来,因为小葡萄“出活”快,一般每天总是收获颇丰,是一个“种子选手”。
    
  小葡萄就这样又回到了偷窃的“流水线”上。这接下去的几个月内,他又三次进救助站,又三次被“老板”接走。但是救助中心平静、温暖和纯洁的生活,老师们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却越来越使他留恋。所以,当第四次进入救助中心后,他终于忍不住把所谓“叔叔”的秘密告诉了最亲近的李喊大老师。这一次,当冒牌“叔叔”再次出现在救助中心里时,管理人员断然拒绝了他领走小葡萄的要求。
    
  (为保护未成年人,文中人名为化名)

  image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陈桔 孙连兴 张亚文 本报实习生 沈姗姗 楼顺忠 本报通讯员 王肖君 张惠法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