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岁老宅拆得只剩下两进
www.zjol.com.cn
2004年09月1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9月16日消息 在余杭区塘栖镇的市新街,立着一栋已经有420岁高龄的老宅,宅子有个奇怪的名字“太史第弄”。这幢老宅,在近期刚结束的余杭塘栖古镇古迹普查中,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
狭长古宅像条弄堂 太史第弄位于塘栖镇市新街畔,就隐藏在街边那一溜木排门店面的后方,如果没有老人指引,想找到它并非易事。老宅子之所以被称为“弄”,是因为其整个布局:包括街边的店面,共分五进,呈纵深方向排列。总深度达到105米左右,但老宅的门面宽度却仅为12.5米,从空中往下看活脱脱就是条长弄堂。 除了狭长的房屋布局外,太史第弄的屋子仿佛也是按一条弄堂的形式来设计的。每一进的宅子均用风火墙隔成独立的院落,厢房分布在院落的两侧,中间为天井和主厅堂。 在每道风火墙上都开有一道石库门,每座主厅堂的墙也统一用木排门构成。在这里住了一辈子的范佐德说,老底子这些大门一般都是紧闭的,大家进出则是通过宅子一侧的一条暗弄堂。 暗弄宽约一米,和整幢老宅同样纵深,再加上半封闭的结构,更显幽深,我们走进略带着潮味的弄堂,惟一光源来自弄堂尽头,这样的环境就连普通日照都显得格外刺眼。 房子的每一进宅子均在这暗弄里设有门,平时居民便在这条弄堂进出。如此的暗弄在塘栖镇上并不少见,老塘栖人更是亲切地描述它:“外面下大雨,走进这弄堂不仅不用打伞,还不会湿鞋。” 古宅曾经易主 据记载,太史第弄的宅主叫卓明卿(1535-1594)。卓氏是当年塘栖镇望族,卓明卿是卓氏的七世孙,官至明朝光禄署丞,主管皇家的酒礼膳食等事宜,也是明朝文坛“后七子”派的主要代表。 40岁时,卓明卿回到故乡,临着塘栖的市河建宅,门前还建了一座月波桥。据卓氏第十九世孙卓守鹉回忆,当时宅子里挂着一块匾额名为“太史第”,这也是太史第弄名的由来。 清朝末年,卓氏家道中落,便将太史第弄卖了。当时,在塘栖经营“南永盛”米店的范家,买下了前两进宅子,第一进开作米店,第二进自己住。 100万也不愿出售祖宅 范佐德夫妇便是范家后代,范佐德有四兄弟,他排行老幺。范老伯回想过往:“我们四个兄弟一直住在一起,前几年3个哥哥都过世了,子女也搬出了。现在只剩我们夫妇俩住这300多平方米的房子了!” 夫妇俩十分珍惜这祖辈留下来的家产。上世纪80年代,曾有人想花100万元买下宅子,被范佐德拒绝了。 在范氏夫妇精心照料下,经历了400多年风雨的古宅在周围拔地而起的高楼间,更显一份难得的精致与从容。 风火墙前,两口爬满青苔的大缸盛满清水,这两口用来防火灾的“太平缸”至今也有百岁;天井两侧厢房的窗棂,用作插销的木椽,至今仍光滑、坚固。但古宅也显出了老态。“平时外面下大雨,屋子里就下小雨。”六七年前,月退休工资加起来只有1000多元的老夫妻,花了四五万元将老宅修了一次。
古宅拆得只剩两进
太史第弄的第五进宅子目前已被拆除,记者只能探访剩下的后两进宅子。 第三进古宅被卓氏子孙卖给一户姓劳的人家,劳氏早已不知所踪,一间厢房里住了一个姓沈的山东汉子。他来塘栖已有15年,卖水果为生。 由于缺乏照料,第三进宅子已破旧不堪,对此老沈也有些无奈:“我刚来塘栖时镇上到处是老宅子,暗弄也很多,可是现在老房子越拆越少,也没人来保护。” 第四进宅子同样静悄悄。惟一的住户叶姓人家已住了半个世纪。叶先生说,这一进宅子解放后成了公房,最多时住了六七户人家,这几年都搬空了。
塘栖大量古迹将保护开发
今年8月,太史第弄已被公布为杭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对于古宅的保护行动即将启动。 在余杭区,像太史第弄这样的古迹并不少见。在刚刚结束的、由余杭区文体局与塘栖镇政府联合进行的古镇文物古迹普查工作中,发现大量古迹有保护与开发价值,概括而言有一街(水北明清一条街)、一角(市南街古镇一角)、一厂(大纶丝厂旧址)及二桥、二井、二碑、十宅和十五弄。 太史第弄便是其中的“十宅”之一。此外,塘栖还存有我国著名法学家何思敬故居“何宅”,晚清国学大师俞樾的岳母家所在地“姚宅”,国画大师张大千、吴昌硕曾在此客居、作画的“吴宅”等。 余杭塘栖大规模普查后,将着手制定保护规划方案,逐步进行保护和旅游开发计划。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通讯员 唐永春 本报记者 吴乐乐 崔博/文 吴煌/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