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谁在追捧谁在看 对《牡丹亭》观众的调查
www.zjol.com.cn  2004年09月1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当汤显祖的传奇巨著《牡丹亭》被原汁原味地吟唱而起时,很多第一次与昆曲接触、第一次与《牡丹亭》接触、第一次与全本《牡丹亭》接触的观众对古老戏曲的青春魅力发出了无声而由衷的感叹。
  
  昨晚,由白先勇和苏州昆剧团共同出品的青春版《牡丹亭》在东坡剧院上演。戏中,花样年华的杜丽娘娇莺啼唱“不到园林,怎知这春色如许!”戏外,众多的观众同样感叹,不看《牡丹亭》,怎知这昆曲四百年之春色。
    
  谁在追捧谁在看
    
  总导演汪世瑜说,全本《牡丹亭》在杭州还从未上演过,而完整的全本传统昆曲剧目,在他的记忆里从解放后也没有演出过。青春版《牡丹亭》创了杭州昆剧全本演出的第一。
  
  记者此前猜想,究竟谁来看这出长达9个小时的全本《牡丹亭》。开场前,东坡大剧院的票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场演出只剩下380元和220元两档为数不多的票,高档票480元的中青年人买得最多,而低档票50元大部分被老年人买去。
  
  开场前五分钟,记者在观众席上粗略估算了一下观众层次,老年人、中年人和年轻的学生可以说三分天下。
    
  为什么追捧为什么看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走进《牡丹亭》?开演前,记者做了一个小型观众调查。
    
  住在石桥的俞老太太(女性,60岁)说:我小时候听过昆剧,那时候就喜欢上了,唱词唱调都很美。全本《牡丹亭》的演出,机会难得,所以买了6张20元的特价票,和老伴一起来看。
    
  和朋友结伴而来的王芳(女性,26岁)说:我没看过原著,但是基本的故事梗概还是知晓的。两岸一起打造的,宣传做得很火,很好奇,所以一定要亲身来感受一下,看看传统剧目的魅力到底有多大。
    
  一位女性观众则说:“看戏前,我特地又把大学里看过的《牡丹亭》原著翻出来重读。”她的做法恰恰应证了导演汪世瑜的话,看青春版《牡丹亭》前,最好把原著读一读,观看的时候会更入戏。而记者之前从杭州一些书店了解到,白先勇《姹紫嫣红牡丹亭》这几天搭着戏剧演出的顺风车也卖得火爆。
    
  追捧传统追捧青春
     
  《牡丹亭》当初在苏州大学的演出曾让年轻学子追捧,而昨天的演出吸引的不仅仅是青年。记者发现,对于许多中年人来说,《牡丹亭》是他们重温曾经流逝的经典传统文化的一次机会;而对于从未接触过的年轻人来说,《牡丹亭》仿佛就是一种清晰化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美与经典不再是空洞的话语,在这里,人们就是试图通过最古老版本的唱词、唱腔来寻证传统的经典。
    
  《牡丹亭》复原了传统。汪世瑜说,我们的《牡丹亭》是正宗、正派、正统的。的确,昨晚的演出的确让我们领悟了什么是经典的传统,没有什么豪华的装置,没有什么变幻的电光,有的只是对原著的忠实、有的只是原味的唱腔,有的只是青春丽影。

来源: 新民生报  作者: 记者 陈进红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