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农历正月十四将自己最后收养的4个孩子送到义乌市社会福利院后,金元香的心里一下子觉得空落了许多。
这种感受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越来越强烈,“他们都是我的孩子,我多希望中秋节能有一些孩子回家来看看我。”
金元香是义乌市北苑街道湖塘西村一位农妇,今年59岁。从她23岁那年起至今,她已抚养过1000多个弃婴。这些孩子都是经民政部门审批办了手续后托她抚养的。
最初是为了得到补贴
30多年前,义乌市还未设立专门收养弃婴的福利机构,一旦发现社会上有弃婴只能找户人家临时代养。
1968年正月初四,有人在义乌县政府门口发现了两个弃婴。金元香路过,去看时发现一个已死了,另一个也冻僵了,哭岔了气。县民政部门同志问围观人群中有谁愿领去收养。
金元香一方面可怜那小孩,另一方面也为自己那困难家庭算了一笔账:抚养一个弃婴政府每月给8元补贴,而自己第2个亲生女儿正在哺乳期,自己有充足奶水不用去买奶粉,自家田里粮食、蔬菜也可提供坚强后盾,应该不会亏。
办了手续后,她就将弃婴领回去了。后来她又陆续收养了几个。几年后补贴也提到10元、15元。
但随着家中收养的孩子增多和长大,她发现那笔账算错了。孩子长大了上学要学费,吃穿、零用费用也多起来,小姑娘爱打扮了,也不能委屈他们。金元香发现,补贴根本不够用,“亏是亏定了。”她说。
但此时,她已欲罢不能。金元香对每个收养的孩子都有了浓浓的母爱。
家人非常支持她
金元香的丈夫老李已过世12年,不断有人劝她再嫁,但都被她拒绝。在她心中,没有人可以比得上老李。没有他,她就不能几十年来那么义无反顾地将那些弃婴接二连三地抱回家来。
老李抗美援朝复员后回村当了村医,为支持妻子收养弃婴,几十年来一直默默承担了几乎所有农活,还成了孩子们的家庭医生和营养专家。
金元香的几个亲生儿女也很理解父母亲,几十年来也将这些弃婴当成自己亲姐妹亲兄弟一般,从来不和他们抢东西。
36年来,为抚养这些孩子,金妈妈家境一直不大好。除了政府的补贴,家里种田、养猪的收入乃至丈夫当村医的收入都渐渐倒贴到这些孩子身上了。
孩子多时自己无处睡觉
金元香介绍,她收养的孩子,收养时间长的十几年,时间短的几个月,甚至十几天,就被民政局重新要回去让别人正式领养。“按每年大概上百个算,总数起码有1000多个了。”
最多的时候,她家中有30多个弃婴。每天凌晨4点钟,金元香就起床,趁孩子们还睡着,将他们的尿布挑到水塘洗,然后回家做饭、照看孩子。有时家中孩子多了,让他们并排横躺在家中的3张床上。夫妻俩自己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随便瞅个空在哪打一下瞌睡就当休息过了。
令金妈妈感到欣慰的是,孩子们从小就知道互相爱护、互相照顾,稍大一点就会主动帮妈妈照顾弟弟妹妹。
她不识字但她懂得爱
在金元香看来,这些孩子们被他们的亲生父母遗弃,已经是他们人生中最大的不公平,因此她和丈夫老李尽力不让孩子们在家中感到一点点不公平,不让他们感觉到与她的3个亲生儿女有不一样之处,也不让他们在外面感觉到与人家孩子有不一样之处。
“家中即使只有一个桃子、苹果,我也会把它切成片,平均分给每个孩子。”金元香回忆说。
“她就是我们的亲妈妈,甚至比亲妈妈还亲。”今年已19岁的“儿子”李民峰对记者说。他是金元香最后抚养的一批弃婴当中的一个。
李民峰说,金妈妈虽然不识字,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她的一言一行说明了人间的关爱,“她给了我们家的感觉,就像树有根一样。”
李民峰以前曾恨过遗弃自己的亲生父母,也曾为自己被遗弃而对这个世界感到绝望和怨恨。但他最终还是成长为一个健康、自尊、行为端正的青年。“这都要感谢金妈妈!”他说。
渴望中秋与孩子们相聚
36年来,金元香抚养过的孩子们或是被收回到后来成立的义乌社会福利院,由别的人家领养认养了,或是在她家长大成人后嫁出去了。如今,他们已分散各地,多数一直未能见面。
“我也知道那些后来被人领养的孩子,有些孩子现在的父母亲不愿让他们知道自己身世,或者有些孩子自己也不愿再回忆以前那段历史,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那段历史,但我还是很想念他们,希望孩子们能回来,大家中秋团聚一下。”金元香对记者说。
昨天,正好是金妈妈一个已出嫁外村的“女儿”龚新芳30岁生日,金妈妈特意挑了面条、鸡蛋、衣服、鞋子等物去她家。“这是义乌农村习俗,娘家要给女儿送这些东西的。”
曾受过金妈妈抚养的孩子们,愿意中秋节与金妈妈团聚的,请拨打都市快报义乌热线电话:13600597873。如有哪家企业愿意为金妈妈一家的中秋团聚提供帮助的,也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