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有句话很经典:“我要是梅家坞的农民就好了。”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看看梅家坞的农民,背靠茶山风景,烧点家常土菜,惹得城里城外的人们一拨拨赶来掏钱,真是好不惬意。
眼下,让城里人称羡的农民远非梅家坞一处,全省几乎每个县都会有那么几个充满野趣土味的地方,好些农民大半收入来自“农家乐”旅游。赏农家景,吃农家饭,住农家屋,采农家茶,学农家活,正成为人们休闲消费的新宠儿。显然,“农家乐”不光是吸引城里人休闲度假的一个新去处,还是实实在在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好路子。
但是,看了《浙江日报》前天刊登的对“十一”黄金周里各地“农家乐”的暗访报道后,倒让人乐不起来了。
我最早去梅家坞,是2000年“五一”劳动节,感觉真不错,老板娘热情,小院落清静,可谓“茶香情暖”;第二年,那儿的“农家乐”遍地开花,饭前喝茶要收钱了;第三年,“农家乐”小楼统一成黑瓦白墙,看上去顺眼多了,但新酒楼也不断翻盖出来,还挂起了霓虹灯,少了那么一点“土”味;今年劳动节,在众多拉客者的招呼声中,我们随意进了一家“农家乐”,却不幸坐在泔水味扑鼻的小溪旁;刚刚过去的长假,我们又来到梅家坞的“农家乐”,但是如果没有桂花香,我们还以为进了停车场……外地来的朋友很是不解:这就是你们的“农家乐”?我们也很惭愧:这还是“农家乐”吗?
令人不安的是,不仅是我,还有很多身边的同事都在考虑,以后还要不要带朋友去见识这样的“农家乐”。其实,已经有不少曾经颇有些名气的“农家乐”,就这样慢慢地淡出我们的记忆。
“农家乐”吸引消费者的,是山野乡村的自然生态和农家生活的自然状态。然而,当“农家乐”成为一种旅游业态特别是和农民增收息息相关时,各地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当然不能放弃必要的管理,不能任其“自生自灭”。这其中,涉及的就不仅仅是照章纳税、卫生管理、环境保护的问题。仔细分析一下,握惯了锄头的农民要学会旅游经营,还真有些“先天不足”:盲目跟风模仿,让游客产生了“审美疲劳”;一味地弃土从洋,让游客顿觉“味道淡了”;不干不净的饭菜和“室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现象,让人大倒胃口……可喜的是,不少地方已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余杭、临安两地相关职能部门开始对“农家乐”厨师进行培训,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改造排污设施,还请来专家进行环境整体规划。这种做法,说白了,就是为避免“放干池塘捉尽鱼”的倾向,让农民赚钱赚得更长久,称得上是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举。
浙江大地,处处好景,越来越多的农民也有了经营意识,如果再加上得力的引导、扶持和服务,“农家乐”是可以让农家和游人乐得更长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