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钱塘人物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一对父子演绎现代蒲松龄
www.zjol.com.cn  2004年10月20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我小时候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前日,浦江县54岁农民朱圣旺拿着刚出版的《天师小姐》民间故事作品集,开心地笑了。书里有他和81岁的父亲收集的10多个民间故事,三四万字。他还从浦江收集了30多个民间神话故事,现在已经基本整理结束,准备明年1月正式出版。不仅如此,他还根据父亲讲的故事,创作了20万字的《孟姜女外传》以及《飞盗义侠》等长篇小说,目前已经正式出版了5本书,累计达74万字。

  从小听父亲讲故事

  朱圣旺是浦江县黄宅镇勇进村后安自然村人,受父亲影响,朱圣旺从小就十分喜爱故事。朱父朱希溪,在私塾里读过一年半书,从17岁开始学弹棉花、做棉被,走村串户数十年。朱希溪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常常白天做弹匠听故事,晚上回家给街坊讲故事,被誉为“浦江东乡的故事大王”。

  从小朱圣旺就听父亲讲什么《画神何仙风》、《三小姐变猴记》、《一字不识驸马郎》等民间故事,十分着迷。1987年,浦江县文化馆编写《民间文学集成》时,特地请朱希溪讲了3个月的故事。朱圣旺说自己年轻时就想把父亲讲的故事整理出来,但由于仅有初中文化,家里负担又比较重,所以他只能把这个想法埋在心里。

  边打工边写故事

  1996年,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朱圣旺开始收集整理民间故事。在耕田劳作的空闲时间,他一边让父亲讲故事,一边记下来。由于文化程度不高,许多字要查字典才能写出来,但他硬是断断续续收集起上百万字的民间故事。

  为收集第一手资料,朱圣旺骑车走遍了浦江。去年端午,他带着干粮,骑车跋涉30多公里,先后到浦江南山、官岩山等地,采访老人,寻觅古迹,一直到晚上8点多钟才回家。

  为了生活,朱圣旺既要种田,还要外出打工。但无论到哪里,他都没有忘记收集故事。1999年4月,朱圣旺到大同云中小商品市场做生意,白天经商,晚上把听到的故事记录下来。在那里,他写出了12万字的传奇故事《寻父记》。

  2001年,朱圣旺到诸暨市上施沙场打工,住在简易工棚里,一到夏天,蚊子、飞蛾直往屋里钻,屋内温度近40摄氏度,一动就全身冒汗。朱圣旺找来一块塑料垫板,写出了20万字的《孟姜女外传》。

  朱圣旺还说,他写作都是在后半夜,“我每天吃完晚饭就睡觉,最迟不超过8点半,然后到凌晨2点起来写到4点半,再接着睡。”

  众人相助出故事

  去年春节,曾出版过20多本民间故事的丽水老作家唐宗龙得知朱圣旺的事后,花了3个多月时间,为朱圣旺修改作品。浦江县林业局的退休干部、擅长书画插图的许维浦,特地为《孟姜女外传》创作了20多幅插图。

  去年11月,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出版了这本《孟姜女外传》。作品引起较大反响。这又激起了朱圣旺的创作欲望,今年,他对书稿重新修改整理,出版了四本故事作品集。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张以进 刘伟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