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浙江的民办教育就像浙江的民营企业一样势不可当,学校数量占了全国六分之一,全国占先。在昨天举行的西博会“中国杭州国际教育创新大会”上,专家们认为浙江对于中国教育发展的三大贡献是:教育股份制、教育券、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专家们还提出了今后民办教育的三大发展趋势:国际化、联合重组、公办学校改制。
学校数量占全国六分之一
1999年,全国第一所由公办普通高校改制的“万里学院”成立后,一批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民办专修学院和以民办机制运行的二级学院也在全省各地相继崛起。
截至2003年年底统计,全省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近1.1万所,约占全国6.12万所的六分之一,在校生总规模达131.9万人,约占全国的九分之一。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13所,在校生4.9万人;进行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试点的专修学院31所,包括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在内的各类注册学生6.24万人,占全国140.35万人的4.5%。非学历培训教育机构1076所。
对中国教育发展有三大贡献
教育股份制、教育券实践、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专家认为浙江对于中国教育发展至少有三大贡献。比如台州椒江的“教育股份制”;温州的“股份制学校”和“股份合作制学校”;衢州、宁波、绍兴、温州、台州的民办教育集团;湖州长兴的“教育券”。其他如“政府与企业合作办学”、“企业与企业合作办学”、“企业与个人合作办学”、“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合作办学”、“离退休教师办学”、“跨省合作办学”等办学形式在浙江都有一批发展健康的典型。
在各种办学形式中,集团办学已经成为浙江民办教育一个重要的增长点。浙江现有资产超亿元的教育集团17个。这些教育集团尽管数量只占民办学校总数的1.5‰,但资产总额超过浙江省民办学校总资产的25%,在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上都远高于浙江民办教育的平均水平。
我省民办教育发展三大趋势
国际化、联合重组、公办学校改制,这是专家对民办学校今后发展提出的新思路。
浙江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华教授认为,随着政府对公办学校投资的加大,硬件环境所代表的学校特色已不复存在,民办学校必须从教学特色、课程特色、管理特色、升学前景、就业前景等方面为家庭选择民办学校提供新的理由,而中外合作办学恰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高中段以上民办学校将更广泛地采用国外的教材、课程和教学设计,与国外学校进行更广泛地交流,开展课程认证与学分互换,互派教师与学生等等。
除了少数特色学校能够在目前规模上继续生存以外,绝大多数学校只有扩大规模才有可能继续生存,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里,民办学校之间、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之间、民办学校与国外教育机构之间的联合、重组将成为浙江省民办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与此相伴,多种类型的教育集团将成为民办教育领域的生力军。
而公办学校改制,目前初步形成三种主要模式:一是办学主体不变,学校按民营机制运行,即所谓的“国有民营”;二是引入新的投资主体,与原办学主体合作、合资办学,变公办体制为混合体制;三是更换办学主体,变公办体制为民办体制。通过部分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改制以调整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之间的资源配置格局将成为浙江民办教育一个重要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