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家都看了有关‘软黄金’的报道,我特别赞赏早报能关注和维护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昨天上午,杭州市七医院内分泌科孙医生打进本报热线表示看法。
本报《蜂胶改头换面成昂贵“软黄金”》连续报道后,读者反响强烈,不断接到像孙医生一样的读者来电。同时,读者们纷纷倾诉自己怎么会花几千元钱购买“软黄金”的经历。
好像“放长线钓大鱼”
家住庆丰新村的唐碧霞花了6312元买了一箱软黄金(12盒),现在她特别想把货退掉,但当时对方的“热情”已无处可寻。唐女士回忆,去年10月28日,富尔得公司给她打电话,让她去参加一个老年人的活动,第二天她就收到了这家公司的请柬。10月30日,她来到这家公司的6楼活动室,看到许多老人在一起搞活动,公司的工作人员很热情,拉着唐女士一起跟老人们做游戏,还要老人们讲自己恋爱、结婚方面的故事,并给结婚30、40、50周年的夫妻发纪念品,最后公司员工就要求老人们买产品。当时唐女士没带够钱,工作人员说没关系,可以将产品先带回去,他们派人上门去取钱。不久,一位小青年就到唐女士家去拿钱,并将发票开给她。
唐女士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后悔,她说当时公司的那份热情好像是“放长线钓大鱼”,还好“软黄金”还没有吃。她说,昨天上午她打电话给送货的业务员,但对方手机关机,公司那边的电话也没有人接。
不买“上厕所都跟着” 袁先生是一位退伍军人。今年六七月份,他看到报纸上刊登一则老军人聚会的启事,就按启事上留的电话报了名。不料,7月底富尔得公司给他打电话,要他去开会并带上夫人和自己获得的军功章。他到的时候会已经开始了,台上一个讲课者大赞蜂胶的功能,并要求来开会的人购买。
袁先生回忆,当时他不买,销售人员就不让他走,甚至连他上厕所都跟着,无奈之下,他只好花3100元钱买了半箱给夫人吃。前几天富尔得公司的推销员又打来电话,请袁老先生再去参加会议。现在袁老先生家中还有4盒“软黄金”。他觉得上当受骗了,希望能退货。
拉来医生“最误导人” “我觉得这些骗老年人钱的家伙很坏,要坚决打击。”陈大伯气愤地说。陈大伯以前是乡镇企业局的,现退休在家。他说,前段时间他被富尔得公司邀请到文三路555号6楼公司的活动中心,进去后里面有很多人在开会,还有一个医生打扮的人在台上为蜂胶作宣传,在讲了一通蜂胶的神奇效果后,就要求每个人买。陈大伯不愿买急着要走,就被一个销售人员拉住了,他据理力争后,对方不再要他买,不过“陪”着他出了门。
陈大伯说,最误导人的是这家公司拉了一些医生过来,无形中让很多老人产生信任感,犹犹豫豫也就买了。前几天,又有一家公司电话邀请他去参加一个活动,他坚决回绝了。
三天两头“死磨硬缠”
“‘软黄金’我吃了才3天,感觉右手有点麻。”70多岁的屈老伯向本报投诉。屈老伯说,前段时间,在一个老朋友的介绍下,他去参加富尔得公司组织的活动,并花了6000多元买了一箱“软黄金”,因吃了感觉不好,一直想退货。
屈老伯的夫人烦恼地说:“这些推销员三天两头来找我们,一会儿打电话,一会儿上我们家死磨硬缠要我们买‘软黄金’,弄得我们都不好意思不买。”前几天,又有其他公司邀请他去开会搞活动,并要求高价购买蜂胶产品。
医生传授“切身体会”
向本报热线反映有关“软黄金”购买经历的老人还有很多。他们说,他们现在处在“弱势地位”,想退货很难,希望有关部门帮他们讨个说法。
“老年人治病容易迷信保健品,有些保健品公司看准老年人的这个心理,把蜂胶说成药品,让老年人上当受骗。”50多岁的市七医院内分泌科孙医生说,她本人也患有糖尿病,因此比较关注蜂胶类保健品。昨天,她去市一医院检查血红蛋白指标,发现指标在5.7,很稳定。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她想用自己的切身体会通过早报呼吁一些老年患者,不能迷信保健品,糖尿病等不能靠保健品治疗,要多锻炼身体,保持心情开朗、饮食结构合理。
工商部门“了解再查”
昨天,记者打进富尔得公司电话,一个男子接到电话后,非常警觉地不断盘问记者是哪里的。随后,记者联系了富尔得公司佘经理,他说这几天单位放假,过段时间还要继续营业。
记者又联系了国家工商总局,总局工作人员说,如有涉嫌违法营销,应同当地工商部门依法调查,及时处理。记者又联系了西湖区工商分局,经检队的金队长说,等了解此事后再作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