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商界女杰厉玲握别银泰
www.zjol.com.cn  2004年11月08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最具知名度的职业经理人厉玲再一次掀起了浙江商界乃至企业界的波澜。坊间传闻,这位原浙江银泰百货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已经合约到期,悲伤辞别“东家”银泰。11月7日,离职的传言得到证实:厉玲已于10月份与银泰百货结束聘用关系,并在11月1日正式离开公司,对于此举,她的解释是完全出自个人原因,“合久必分。是一次没有遗憾的离开。”

    和五年前厉玲辞去杭州大厦购物中心总经理时不一样,这一次的离职,事前外界传闻多多。在银泰,厉玲的身份虽然特殊,但却与银泰的所有员工一样,是真正的打工者。1999年9月,她以惊人的速度跳槽到银泰时说,我会职业地进入,职业地退出。

    厉玲在银泰整整呆了5年零一个月,而且这一次,她干得非常好,甚至比5年半前的杭州大厦更为出色。这样一个难得的平台,她为什么突然不想干了?大多数人认为厉玲一定出于无奈,因为只有傻子才会放弃这样丰厚的待遇。所以合约到期后双方不再续约的原因让坊间有了种种猜疑。虽然银泰和厉玲本人都在竭力淡化此事,但各种说法还是不胫而走。有的说,厉玲已转向政府机关,担任某一厅局的要职;有的说,厉玲被肯付比银泰更高报酬的企业挖走了。还有一种传闻来自于银泰内部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银泰百货成立集团公司时,厉玲与集团高层在发展理念上产生分歧,集团拟迅速在全国展开收购、翻牌、布点工作,加快银泰百货的全国战略,而厉玲坚持以“竞走式”的方法先在浙江做大做强,导致矛盾最终爆发,所以她不得不走。

    传闻大有蔓延之势。面对种种猜疑,昨天下午,一直沉默的厉玲首度开口澄清:“第一,我和银泰是正常分手,双方的合同刚好在9月底到期。5年来,董事会给了我充分信任,给我一个最为宽松的经营平台,也对我这5年的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我很满足。第二,我没有跳槽,也没有所谓的下家。我只是暂时离开这个行业一段时间。这5年太忙,忙到每天都在思考明天,我想利用这段时间休息、充电、学习、思考,对商业零售市场作些研究和总结。对这一行,我至今充满热情和激情。”

    被誉为浙江商界第一职业经理人的厉玲,可以说是杭州乃至浙江百货业成长兴旺的实践者和见证人。

    1993年3月1日,厉玲出任杭州大厦购物中心的总经理,当时,购物中心排名杭州十大商场第九位。上任伊始,厉玲提出了服务“中高档”顾客定位思想,销售额直线攀升。1998年,杭州大厦率杭州商界兼并之先,成功收购新天龙商厦,使营业面积大大增加。一年之后,厉玲跳槽到银泰前,购物中心销售额已经跃居杭州大型商场首位,利润挤进“三甲”之列。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厉玲已经功成名就,得心应手之时,她突然以意想不到的快捷动作加盟当时被称作杭州商界“航空母舰”的银泰百货。其时的银泰举步维艰,正依赖大量广告苦苦支撑。1999年9月27日,厉玲出任浙江银泰百货公司总经理后,重新细分市场,摒弃了以往以商品档次来定位的固定格局,确定以“人”为中心,首先将目标锁定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和新型家庭,准确的市场定位使银泰迅速茁壮成长。五年过去,银泰不仅成为“年轻时尚”的代名词和权威发布者,它的销售额也从1999年的4.18个亿,上升到2004年的15个亿以上,利润从1999年的1500万上升为2004年的1.5个亿,书写了浙江百货业的奇迹,使百货业一个亿利润的梦想成为现实。

    再一次功成名就,却又一次功成身退。是特立独行,敢为天下先的个性使然,还是职业经理人的游戏规则过于残酷,生存气候环境恶劣所迫?浙江商界的领舞者厉玲,她想追求什么?

    厉玲说:“银泰能取得这样的业绩,离不开浙江的地域背景,依托于本地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如果换到其它地方,五年赚回一个银泰的奇迹会不会发生?银泰的成功,一是它的硬件:地段好、规模大、员工年轻;二是民营机制灵活;三是全体员工和我的努力。”杭州大厦的六年半,浙江银泰的五年,两个阶段,厉玲都成功了。但她说:“前一段是懵懵懂懂的,后一阶段是预知的,每一个步骤都有意识。”

    在商场搏杀多年,厉玲证明了自己,赢得了尊重。但在银泰的五年太忙,总感到学习时间不够,她就此下了决心,“摆脱行政事务,仍在业内,思考更多的问题。”在这段时间里,休养生息,在商路上做一次停留,准备下一次的出发。

  12年百货盛宴
  
“厉玲神话”个性化解读

  百货业是商业零售业中的老大,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当于神经中枢的末端,最为敏感和直观。相比于新兴的连锁超市,它更像是商家精心烹制的“感官盛宴”。而厉玲,就是浙江“百货盛宴”中的“大厨”,12年执杭州商场之“大勺”,厉玲的盛宴美仑美奂。

    井喷:纪录改写人

    眼下的杭州商场,“满就送”早已呈排山倒海之势,人人见惯不怪。这一招在杭州的始作俑者就是厉玲。“满300送120”,这样的实惠消费者实实在在看得见。2001年,从杭州的银泰百货开始,每年12月31日一年中的最后一天,绝大多数杭州人在“血拼”中辞旧迎新,什么“真美诗下午就断货了,巴布豆几乎卖空了,耐克、阿迪达斯被疯抢一空……”于是,一个让商界人士血脉贲张的词产生了——井喷。

    厉玲在杭州,就是井喷纪录的改写者。

    厉玲说,2001年最后一天的零售额是1450万元,她以为这是一个极限。

    2002年12月31日,真美诗一个牌子一天卖了近14万元,创全国单柜最高纪录,零售额上10万的柜台达50个之多,很多创下了全省的单柜销售纪录。单日零售额改写为2324万元。

    2003年12月31日,如潮的人流挤进商场,商品出柜之快,不得不使管理人员充当“搬运工”。厉玲说,没有想到啊,当天的销售额竟然创下3771万元的日纪录,更没有想到的是,当天,电脑操作人员就开始调试系统,以保证日销售量达到5000万元时不出现混乱。厉玲道破银泰成功的秘密:银泰有执行力最好的团队。

    定位:我“先”故我在

    1993年2月26日,时任杭州大厦总经理的楼金炎找到厉玲:“购物中心的总经理要走了,你当吧。”厉玲说:“好,我当。”3月1日,厉玲走马上任,当时购物中心的商品“大而全,但档次不高”。厉玲隐隐约约地觉得,这样并无制胜的法宝。她对商场重新定位,将产品定格为“中高档”,销售额由此直线攀升。几年过去,“老九”一跃成为“老大”。

    1999年9月27日,厉玲离开杭州大厦加盟银泰百货。有记者问她:“你会把银泰做成第二个杭州大厦吗?”厉玲坚定地摇了摇头:怎么可以去撞对手的强项,只有避开强项才有活路啊。

    她做市场调查,摒弃了以往以商品档次来定位的固定格局,确定以“人”为中心,将目标锁定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和新型家庭。5年过去,银泰成为时尚权威发布站的同时,也是“年轻时尚”的城市符号。商场获得突破性发展,用业内的话说,5年赚回了又一个银泰。

    职业经理人:理想践行者

    1999年,杭州大厦连创销售和利润增幅纪录时,厉玲毫无预兆地宣布转投银泰百货,突然走上一个充满风险的新岗位,周围多是惊讶和不解的目光。对此,厉玲的解释是:“我想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

    厉玲当年对媒体记者坦陈:她跳槽至银泰,与一本叫《搏击第一》的书有关,她说,“细读之下,我很受启发。”敢为天下先的厉玲决定拿自己开刀,做一个彻底的职业经理人。她就此成了中国职业总经理阶层的践行者。

    与五年前相比,今天职业经理人的生存土壤已经大有改善,虽然职业经理人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不规范,不成熟,有些地方漏洞百出,所以在合作中,有的经理人感叹:同享乐容易共患难难,“蜜月”总是那么短暂。

    厉玲是这样看的:职业经理人就是企业的保姆,诚信非常关键。东家给予岗位所承诺的东西都是可以实现的,反过来,职业经理人给东家承诺的业绩和目标也是可以实现的,这才形成良好的信誉。在银泰的总经理职业生涯,她说:“我圆满、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双方的合作是成功的。

  三个问题对话厉玲

  
五年前,厉玲一次有风险性的跳槽,无意中踩到了一个“新闻点”——职业经理人“转会”。从此,在浙江商界,厉玲成为一个符号。她的一举一动都很引人关注。

    留下一个遗憾
 
   
记者:您把一个杭州商场中的“老四”带到今天正处在上升势头中的“老二”,成绩有目共睹。在这个时候离开银泰,有遗憾吗?

    厉玲:没有。离开是我个人的选择,我在银泰证明了自己,赢得了尊重,学会了打理一个完整的企业,我对投资方给我这个平台,充满感激;我在这里所有经历都是一种享受。银泰员工给我的支持,我非常感动,我觉得非常富裕,很满足。惟一的遗憾是——今年是银泰的企业文化年,我没有做完。

    银泰的企业文化是“精确、细节、以数字说话”。在银泰一切用数字说话,营运计划分解为几十个数据;月度财务报表能在十二个小时里完成。数字是银泰员工的目标,每个人踩着数字攀登,达到目标,又瞄准新的数字,永远没有终点。

    杭州去留未定

    记者:有一种传言,说您从事百货业不愿离开杭州,是因为您熟悉这边的市场和模式,而且在这里有非常丰富的人脉资源。您会不会离开杭州?

    厉玲:说这个问题为时过早。我对未来没有特别的设定,很难说我一定不离开杭州,或者说一定选择呆在杭州,走或者留,这里的余地很宽。不过我会把杭州作为首选,因为我的家在杭州。

    
厉玲的选择,常常出乎人们意料,这是因为她是一个图新鲜的人。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厉玲做事并没有很强的目的性。五年前,她偶然踩上了浙江商界“职业经理人”的第一个脚印,用她自己的话说,不过是别人做了没有说,而她叫了,大声嚷嚷了出来,仅此而已。


    选择下家的标准

    记者:我们想知道:您是不是已经有了某种意向?假如让您选择下家,哪一种企业或是行业会是您的目标?

    厉玲:我现在确实没有选好下家,也没有具体的目标。我对下家的惟一判断是:企业有没有成长性,这个平台是不是能够做事,能够“出活”。至于行业,我也并非“非百货业不可”,变数很大。

    厉玲断了后路,却没有找好下家,听起来有一点破釜沉舟的味道。可能她向来看重的是做事的过程,所以她总是很乐观,昨天面对记者,身材颀长的她一如往昔,收拾得干练清爽,浑身上下看起来不染一丝纤尘,脸上没有半点悲凉和凝重,笑起来还有点调皮。

    她说话的声音不高,回荡在一个空间里,很有质感,有一股牢牢的定力,“吸”得人凝神静气听她说话,让人觉得她是天生的好老师。这话带动起她的教育情结。走入商界前,她就是杭州大学生物系的老师,后来在杭州大厦购物中心当老总,因为她总是强调员工的教育培训,被大家戏称为“杭大校长”。昨天她笑言:说不定她的下家与教育有关。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陈江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