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全国30所警官学院院长在杭联合畅想
www.zjol.com.cn  2004年11月10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今天是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建校20周年的庆典日。国家司法部、教育部及全国30多余所司法警官学院的掌门人来杭祝贺的同时,展开“全国警官教育论坛”,对未来新警官的培养模式进行联合畅想。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院长霍宪丹认为,当前犯罪现象日趋多样化、智能化、国际化,监狱劳教的职业特点和工作任务决定了未来的司法警官的职业要求应该包括知识的复合性、素养的综合性、技能的基础性、行为的规范性。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院长黄兴瑞谈到,过去学院培养学生“学一副好口才,写一手好文章,练一身硬功夫,做一名好警察”。现在面对打造平安浙江的新形势,学院积极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他认为,未来的新警官,应该有“二三四五”标准:首先是树立忠诚、守纪两种意识,学生入校之初就要实行严格的警务化管理;“三”指的是“文、法、专”的三类知识结构。即人文知识面要广,对法律知识掌握要扎实,对专业知识要精;此外还要突出培养“四”种核心能力,即政治鉴别、学习创新、组织协调、服务公众;针对未来司法警官职业岗位的现实需求,学院还重点培养学生“五”种技能,即说服沟通技能、文书制作能力、现场指挥能力、防暴制敌能力、信息处理技能。他认为,未来警官不应该只是强调“人防”,“硬功夫”,在维护社会安定和服务公众的需求下,人民警察要善于运用特定的职业语言、谋略技巧,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行为导向、道德熏陶、知识灌输、劳动安排、改造总结等。在传统的体能和擒拿格斗训练外,学生们还要学开车、练射击,掌握多方面临场应变技能。

    许多警院院长对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的教改成果非常看好,尤其是该校毕业生近几年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不仅成为监狱、劳教系统的骨干力量,而且因为学生各项素质优秀,每年还吸引了公安系统大量录用。不少校长认为,未来的警官职业化的要求更高,给当前全国警官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课题。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本报通讯员 车军 本报记者 王慧华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