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钱塘人物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不为名所累深入再深入
www.zjol.com.cn  2004年11月24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您好,这里是早报新闻热线。”

  “您好,我找詹晓东,我有话想和他说。”

  昨天,很多读者打进早报热线,要求与本报摄影部主任詹晓东进行交流:他在暗访的时候不害怕吗?他帮助过多少外来民工?那天车祸他救了多少人?甚至有位大妈羞涩地问道:“詹晓东多大了?娶媳妇了吗?我家有个女儿……”

  为了给众多读者一个满意的答复,昨天晚上8点至9点,詹晓东做客浙江在线互动直播室,与关心他的读者“零距离接触”。

  主题:从小就对摄影感兴趣

  主持人:很多网友对你的个人经历比较感兴趣,能不能谈谈你是怎么走上摄影记者这条路的?
  詹晓东:这可能没有什么特别的,因为小时候有这种志向,所以向这方面靠近,然后去实现这个梦。

  主持人:你是几岁对摄影产生兴趣的?
  詹晓东:单从摄影我开始得比较早,主要是受我姐姐的影响,当时她们同学之间借相机玩,十三四岁的时候就把她的相机拿过来玩,然后尝试着去拍,这还不过瘾,后来又自己尝试着去冲洗,然后慢慢地跟这行业里面的人接触,自己朝着这方面去努力。

  主题:一夜成名深感惭愧

  网友1:有人说你一夜成名了,对这个说法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詹晓东:我觉得有点不知所措,有点惭愧。因为这些都是记者必须要做的事,现在我只不过把大家的日常行为写出来而已,我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所谓的成名不成名,因为还是要把自己做的工作好好地做好。

  网友2:你觉得自己为什么会成为典型呢?你觉得自己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詹晓东:这可能与我平时工作的习惯和题材的提炼以及自己经常接触社会基层有关。因为一张都市报大家的思维都在城市里面的一些日常生活、另类前卫的事,但是我做这些事的同时,还会继续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去。

  主题:深入群众深入生活

  网友3:你在工作当中深入第一线,和最普通的人在一起,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你有这样的视角?
  詹晓东:我觉得拿起相机,慢慢地在工作过程中感觉镜头应该表现什么,怎样会更有价值。它记录时代的一些变化和可喜的进步,这些镜头是它本来的面目,所以我在这方面下意识地而且很愿意地做得更多。

  网友4:作为一名摄影记者,你认为怎么样才能把握住生活中最精彩的瞬间?
  詹晓东:就是不断地深入,不能偏离生活,坚持两个文明建设。我觉得包括现在都市类报纸,普遍都讲究贴近,跟市民跟读者之间的距离拉近,通过镜头拍摄他们所感兴趣的。

  主题:摄影部是个团结的集体

  网友5:2001年12月,你将个人专栏《詹晓东的眼睛》改为集体专栏“早报的眼睛”,你是怎么想的?
  詹晓东:在开创这个栏目的时候,都是我自己去一线采访捕捉,去挖掘。我觉得应该把大家都调动起来,其实同事们也有这样的能力,所以我觉得这应该成为大家共同的平台。把集体推出来,自己在身后,这样人多力量大,会做得更好。

  网友6:在同行的眼中,你是勇敢有智慧的记者,你能不能评价你早报的同行?
  詹晓东:摄影部的同仁能吃苦不计较个人得失,大家都没有特定的双休,因为大家都热爱这个职业。

  主题: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

  网友7:我是摄影专业学生,想请您提一些意见,作为摄影新手应该注意些什么?
  詹晓东:我觉得刚毕业,除了必须在理论上有好的基础外,应该多参与一些社会实践,然后去现场采访拍摄。不妨可以到一些好的报社实习,再一个可以多投稿。通过这些,应该会给他一个正确的引导,让他知道现在的新闻摄影需要哪些东西,再对新闻的角度进行把握,我想这些对新手来说是有好处的,是他从学生走向职业化记者一个比较好的过渡。

  网友8:除了学习方面以外,作为一个摄影新手,在专业的角度应该注意什么?
  詹晓东:在学校里,我觉得应该进一步了解社会,以及增加对生活的领悟,通过相机的镜头,把思想里的一些东西,以及潜意识里的东西统一起来,然后展现给读者。

  主题:挫折让我更加坚强

  主持人:您曾经在江西的报社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因为某种原因离开了那家报社,你能不能跟我们透露一下?
  詹晓东:这是很多年前的事,当时也是由于一次报道,在人民日报发表出来后影响比较大,是揭露当时农村大规模祭祖的现象,登出来以后,当地领导可能觉得比较敏感。

  主持人:当时他们对你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你是怎么看待的?
  詹晓东:这件事让我变得更坚强,对自己的摄影生涯、摄影事业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我并不觉得给自己带来了什么麻烦,反而让我更明白工作不容易,我应该把工作做得更好。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见习记者 黄轶涵/文 徐彦/摄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